当前位置: 首页 >>聚焦传承人 激发非遗保护活力

聚焦传承人 激发非遗保护活力

——内蒙古师范大学2021 好来宝传承人研修班

2016 年,内蒙古师范大学参与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根据非遗项目类别,由不同教学学院与研究院共同承办研培工作,迄今举办了“江格尔”“蒙古象棋木雕技艺”“马具制作技艺”“好来宝”等研培班,培养了近120 多名学员,在高校非遗研究和学员能力提升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研培经验。

一、基本情况

“好来宝”是以蒙古语进行说唱表演,同时以四胡等乐器自行伴奏的曲艺形式,以各句唱词中头一个音节的谐韵为主要特点。其内容、修辞手法、题材等丰富多样,体现了蒙古族的生活、语言、艺术和创作能力,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本次研培班面向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认定的旗县级以上“好来宝”相关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招收了30 名学员。学员招生涵盖了内蒙古东、中、西部盟市,保障了地域上的广度和项目内容的地方特色,通过组织一系列理论和实操课程,全面提升学员对“好来宝”相关知识和实践的系统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集体合影

集体合影

二、经验做法

本次研修班建立了专门的研培任务项目组,由项目负责人敖其教授担任组长,统筹管理全面工作,制定每位成员具体工作和任务,保障整个过程的规范性和有效性。项目组的成立和明确分工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包括:学校内部和外部的协调工作、研培计划相关规章制度的学习、学员日常生活管理、课堂教学环节的保障、图片影音等方式的记录和宣传、后勤保障等。

研修班开展前,项目组对好来宝的传承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和专题研讨,了解其目前的传承人群、传承方式、传承区域、相关文献记载等,制定出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真正做到以学员为中心。课程设置以研培计划项目的特点,教学方案和目标,学员水平和需求为基础,保证内容的针对性。教学内容不但涉及到学员现有知识的提高,也包括了非遗前沿问题和国外非遗保护现状。课程确保政治站位,强调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非遗传承人的立场和文化自信。课程帮助学员结合实践理解非遗相关的理论知识,开拓眼界,启迪思想。

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课件、教学主题内容、教学期间的讨论交流、教学成果等都做了系统的整理和备案,尤其对每堂课进行了全程录制。学员如有疑问点,可通过备案材料进行第二次学习。从而加强了非遗的系统资料库建设,做到了内容丰富,既有学者的观点,又有实践者的经验,更宝贵的是相互间的交流和提出的问题。采用了互为师的教学模式,即师生间互为师,理论课教师从学员的实践经验中进一步提升理论;学员与学员互为师,来自自治区不同区域的传承人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不断提升自身的技能,这些均成为我校非遗研培的经验和亮点。

灵活开展学员成果考核。通过这种方式,既能保障学员的课堂学习效果,也能促进学员与教师间及时沟通交流,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对学员阶段性成果的反馈和指导有助于提高最终教学成果水平。成果展示上,“好来宝”在学校容纳500 人的音乐厅中与结业典礼共同举行,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展演,并全程录制,对非遗走进校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通过学校广播、微信公众号、电视台、报社等渠道进行了文字、音视频的宣传展示,从而将研修班形式、非遗项目、学习效果更广泛地传播到各领域和不同社区、不同人群中。研修班结束后,注重学员的回访,通过微信平台持续保持学校与研修班学员之间的联络,学员们不断在微信群中交流自己的新成果,从而能够了解到教学内容对学员个人的影响,对当地非遗保护工作的促进作用。

教学场景 (教师与学员交流互动)

教学场景 (教师与学员交流互动)

教学场景 (专家与学员交流互动)

教学场景 (专家与学员交流互动)

三、研培成果

学员在研培班期间,通过学习和交流,创作了多种类型和题材的好来宝,充分挖掘了自身的创作能力。包括集体好来宝《共产党颂歌》、单口好来宝《神州六号》、群口好来宝《丰功伟绩》、本子故事《李白思母》、对口好来宝《话语之幽默》、经典好来宝《铁牤牛》、即兴好来宝等。这些作品既体现了学员好来宝创作能力,也体现了非遗保护的理念、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认同、发展和传承。

研修班的集中学习虽然只有一个月,但效果影响是长期的。学员以研培班为契机,结识了其他地区好来宝传承人,形成长期相互的交流学习。很多学员经过研修班的学习,将所学知识带到家乡,传授给当地人,实现了研培计划以点带面的目标。“好来宝”研修班中有位来自通辽甘旗卡镇的学员包那日苏,虽然视力残疾,但是这并未减弱他对乌力格尔、好来宝的痴迷程度,他反而凭借敏锐的听力和刻苦学习,一直坚持好来宝的学习和传承。他不断提升自己能力的同时,将部分时间精力投入到培养更多好来宝传承人中,通过师徒制模式收了10 名徒弟,将自身所学分享于他人,切实促进了非遗传承,激发了年轻一代学习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决心。

结业汇报演出

结业汇报演出

此外,内蒙古师范大学在研培教学过程中,近距离接触了传承人,深入了解非遗项目在各盟市的保护现状和困境,以及同一个非遗项目在地方间的关联性,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经验,形成了符合地方的教学模式。基于研培班,内蒙古师范大学在非遗研究上,搜集整理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建立了非遗档案资料,发表相关论文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