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2 年,海南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同实施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参与院校之一,举办了3 期黎族纺染织绣技艺(黎锦)研修班,培训学员120 余人。在研培工作开展过程中,我校根据传承人的文化与技艺水平,形成“项目教学法”教学模式,取得了一系列培训和科研成果。
一、基本情况
为推动海南黎族纺染织绣技艺的传承与创新,2020 年至今,海南职业技术学院在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等部门的支持与指导下,多次围绕黎族纺染织绣技艺(黎锦)举办研修班,提升传承人技能艺能。2022 年研修班学员为来自海南省各市县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及其弟子23 人,邀请了北京服装学院王羿教授等省内外理论素养深厚、技艺高超的专家线上线下指导授课,注重帮助学员把握现代审美、文化市场需求。研修班为海南省五大黎族方言区的传承人搭建了互学互鉴的平台。
开班典礼
二、经验做法
本期研修班由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主办,海南职业技术学院承办,学校自2020 年以来,连续3 年组织黎锦技艺传承与创意设计研修班,在教学组织、教学管理、学员管理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
(一)高度重视,建立高效的领导管理机制。
学校成立以黄银珍校长为组长的2022 黎族纺染织绣技艺(黎锦)传承人研修班工作小组,副组长由学校相关职能部门领导担任,加强各部门协作,细化职责分工,制定研修班实施方案,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二)科学设置教学课程,充分发挥专业特长。
研修班根据相关文件规定研究设置教学课程,注重理论与实操课程相结合,课程内容包含非遗相关政策文件、黎族文化与非遗理论、黎锦服饰文化与设计、黎锦特色产品设计、黎锦文创产品在生活中的应用、形式美原理在黎绵纹样设计中的应用等,课程共计30 天,240 个学时。学校充分调动学术资源和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注重结合现代审美和市场需求,帮助传承人通过学习专业知识、研究技艺和技术、开展交流研讨与实践,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提高文化自信和创新发展能力。
讲师风采
(三)传承人与学生结对,拓展交流渠道
为了确保培训效果,学校安排艺术学院大一新生与传承人分组结对,共同学习,共同完成小组项目。研修班将23 名传承人与学生分为5 个小组,由教授带着小组成员进行设计构思,教会小组成员在意匠纸中画图,小组成员根据各自设计绘制的图纸织锦进行作品创作。学习过程中,传承人与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帮助,学生的想象力与传承人的经验充分碰撞,创作了一批优秀作品。
(四)以人为本,做好保障工作。
本期研修班学员都是黎族纺染织绣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及其弟子,学员各自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学校根据学员时间安排培训,确保每名学员都能全程参与。研修班举办期间,海口疫情较为紧张,学校对学员采取封闭式管理,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确保学员在培期间的顺利学习和人身安全。学校为研修班安排了专门的黎锦实训室,配备设施齐全,方便培训学员学习和交流。
课堂花絮
三、研培成果
本次培训不仅为传承人提供学习知识及技艺的课堂,同时也为海南省五大黎族方言区的代表性传承人及其弟子搭建黎族纺染织绣技艺互学互鉴的平台。学员在研修班期间互相学习其它方言区的织锦方式,分享不同传统图案内容,推动了项目的传承发展、提升了学员对黎族文化的认识。
研修班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针对学员缺乏运用现代元素、创新意识等开展教学,有效帮助学员提升了创新能力和设计水平。培训期间学员共完成由5 个主题组成的41 件创新作品。
课堂花絮
研修班设置了电商相关课程,邀请电商直播行业专家,带领学员们学习短视频制作、直播销售等内容,实地参观电商专业和电商直播基地,体验电商直播销售,有效帮助学员与电商平台对接,拓展了销售渠道。
研修班通过T 台秀的方式举办结业典礼,同时进行钉钉直播,展现研创成果,数百名师生在云端共同收看了本场盛宴,海南日报等媒体广泛关注和报道。同时,学校组织开展了非遗传承人研培计划黎锦技艺传承及创意设计研修班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进一步明确高校开展研培计划的意义和思路,优化完善研培计划课程体系建设,研究提升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传承人综合素质及职业素养的思路举措,推动传统工艺保护传承与现代设计融合,提高传统工艺的设计制作及衍生品开发水平,促进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同时,梳理总结依托传统工艺带动就业增收、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持续帮助乡村地区、民族地区群众实现脱贫致富,为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作贡献。
课堂花絮
成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