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至2022 年,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作为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同实施的“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参与院校之一,共实施13 期研培班,培训学员超过600 人,学员背景涉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及其学徒、相关行业从业者、以及从事相关非遗项目创业发展的青年。在多年的研培沉淀下,学校在培训、科研、展览、展演和学术交流方面成果显著。
一、基本情况
2008 年,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与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花灯歌舞剧团开展合作办学、秀山花灯职教办学、培养专业人才、建立实习培训基地、促进学生就业等合作。为推动秀山花灯传承发展,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举办2021 秀山花灯传承人培训班,面向川渝地区招生,培训学员30 名。培训围绕秀山花灯技艺现状和传承人整体结构,依托高职院校注重实训、实操的办学特征,结合学员构成、专业方向等特点,形成了校内集中培训为主、校地联合培训为辅的实施模式,通过组织实施理论专题、实操课程、交流座谈、调研实训,结业汇报等形式,切实提高学员秀山花灯表演水平和传承能力。
集体合影
二、经验做法
(一)健全组织体系,扎实调研需求
在培训工作的实践和摸索中,学校逐步形成了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为培训各项工作的落实提供了有效支撑。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全程指导协调,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继续教育中心及时成立工作小组,细化职责分工,强化责任落实。市文化和旅游委、市非遗保护中心、秀山县文化和旅游委、秀山文化馆通力合作,在调研、教材、师资、场地、编创等方面,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学院深入重庆秀山县考察培训项目的生存环境和技艺环节,并与传承人深入交流,了解传承人的实际需求,以此制定培训课程。
(二)项目团队稳定,师资配备结构互补
在培训班实施中,学院建立了既有明确分工又密切配合的工作团队。集全校智慧,按照各职能部门、二级学院专长,组建工作小组。学院继续教育中心负责该项目申报、组织、实施,舞蹈与戏剧学院负责师资安排、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监督、场地安排等工作,党委学生工作部负责培训班疫情防控要求指导、学员参训期间安全管理,基建后勤处负责培训班学员用餐安排,防疫物资准备。同时,根据项目性质和具体要求,灵活安排人员参与项目实施,有效推进了秀山花灯培训工作的有序实施。培训班既依托学校资源优势,又开发校外资源,邀请非遗领域专家、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资深从业者、校内优秀专业教师共同组建雄厚的师资团队。
教学彩排
(三)有针对性设置课程,分类分班教学
培训班既有理论引领,又有实践指导;既重非遗传承,又重文艺引导;既重传统文化,又重现代理念。培训内容从专题讲座、现场观摩、名师指导、基本功训练、编导基础、作品赏析、基础理论等几方面开展实施,循序渐进,让学员们对秀山花灯的保护传承有全方位的了解。培训班根据学员构成和基础差异的特点,采取分类、分班、分层次、小组课、一对一的授课形式,对男、女秀山花灯分班设计课程,对学员分层次、分风格教学,按小组课与一对一实训指导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授课,强化学员创作创新意识与思维。
学员参加重庆西阳龙潭古镇闹元宵活动
三、研培成果
(一)教学模式多元化,研培之路有成长
一是在培训案例教学材料建设上,扎实开展调研,搜集地方案例,挖掘秀山花灯文化资源,汇编了教师课件。二是在研培课程体系建设上,结合培训需求,设计出了“一条主线、两个结合、三大模块、五类课程”的课程体系,使培训更具指导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三是在平台搭建上,形成了集大师、名师、技师、指导师、传承人等为一体的教学团队,在他们的设计指导、言传身教下,完成了结业汇报展演,作品呈现出有思想有深度、主题明确、技艺精湛等特点。
(二)党性课程常态化,党性修养有提高
培训班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建立良好学习氛围,通过开设四史教育等党史课程,参观周公馆、曾家岩50 号、桂园等革命教育基地,传承红色精神,提升了学员的党性修养。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之际,培训班全体师生共同组织策划党史剧目《百年回眸担使命,薪火相传耀初心》,诠释了爱党爱国的坚定信仰。
(三)宣传形式多样化,研培影响不断扩大
培训班依托班级微信群,对授课、参观、学习生活及作品创作等编写培训侧影,及时完成微信推送,有效增加了班级凝聚力。培训班形成了结业汇报视频、过程视频、宣传视频若干份,培训过程剪影报道多篇,并多渠道推送报道结业视频。培训班得到了巴南区融媒体中心、学院官网、西部文化人才培训公众号、重庆非遗培训公众号等各媒体、网站、公众号的持续关注,学员参训后演出报道登上了学习强国重庆学习平台,扩大了秀山花灯项目的社会影响力。
(四)跟踪反馈长效化,沉淀非遗成果
培训班回访工作点面结合,既关注学员个人的学习成效与后续发展,也关注从事与秀山花灯传统技艺相关的人群和社区。培训结束后,学员们积极参与戏曲进乡村演出活动,秀山花灯进社区、进校园活动,乡村振兴主题文艺节目展演活动,东西部协作鲁渝帮扶“非遗技艺”花灯舞蹈培训活动等。通过文化馆免费培训、开放专题项目,三下乡、文化志愿服务、基层文化辅导等载体,向广大群众进行文化惠民普及。2021 秀山花灯传承人培训班的开展,大幅度提升了秀山花灯的社会影响力和认同感。
结业汇报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