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推动皮影艺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推动皮影艺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陕西师范大学2021 陕西省皮影艺术传承人研修班

2016 年,陕西师范大学成为中国非遗传承人研培计划参与院校之一,迄今已举办了17 期研修培训,涉及剪纸、刺绣、泥塑、皮影、面花、陶瓷、雕刻、木版年画、社火脸谱等项目,培训学员665 人。

一、基本情况

皮影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包括皮影雕刻和皮影戏演出两部分,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陕西是皮影戏的发源地之一,明清鼎盛时期,仅华县(今渭南市华州区)一地就有皮影班社100 余个。近年来,受影视、动漫等现代艺术的冲击,皮影戏市场萎缩,许多传承人被迫改行,保护和传承皮影艺术迫在眉睫。因此,陕西师范大学于2017 年以来累计举办了5 皮影研培班,共培训的学员102 人。2021 年陕西省皮影艺术传承人研修班旨在推动皮影艺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培训学员20 人,提升了学员的技能艺能。

集体合影

集体合影

二、经验做法

陕西师范大学承担研培计划8 年来,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教学管理模式,实行项目主持人总负责制,由文学院原党委书记孙清潮研究员担任项目主持人,依托设在本校的陕西省非遗研究基地和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陕西皮影)具体组织实施,根据需要,由美术学院、音乐学院等相关二级学院协助完成,主要做法是:

(一)领导高度重视。省厅、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研修班工作开展,并参与研修班结业仪式。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任晓伟教授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长马晓云等领导全程指导皮影研修班结业展演。校党委书记李忠军、安康市岚皋县委书记周康成等现场指导皮影研修班结业雕刻和皮影文创作品展览。

(二)教学组织严谨。开班前,团队深入华州等地调研,制定了详细的课程方案。聘请了省内外的高校教师、专家学者、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优秀文化企业负责人组成高水平教学团队。学员入校时,每人或每个演出团队提交一份代表性作品,供课堂老师点评和学员相互观摩使用;结业时每人或每团创作一个结业作品,供结业展览展演使用。学员入校时,每人递交一份从艺故事,供教学辅助活动相互分享使用;结业时,每人再提交一份心得体会,供座谈会上交流使用。教学方式沿用往届“通识课+ 专业课+ 拓展课+ 点评课+ 创作实践+ 现场教学+ 参观考察+ 座谈研讨+ 互动交流+‘作品、故事、心得’三维展示展览展演”的教学体系,形成了独特的管理模式。

(三)丰富结业展示。2021 年6 月23 日晚举行了皮影戏结业成果展演,学员和大学生们表演了皮影戏《王小赶脚》《杀马》《狼牙洞》等10 多个剧目。6 月24 日上午举行了皮影雕刻和皮影文创作品结业成果展览和结业仪式,展览由“非遗文创”“皮影雕刻”“传习掠影”三部分组成,其中“非遗文创”为十二集非遗动漫《神奇的岚皋》,受到广泛好评;“皮影雕刻”作品既有历届皮影研培班学员的作品,也有大学生在历届研培学员指导下完成的优秀作品;“传习掠影”以历届皮影研培班学员和大学生皮影艺术协会相关活动照片为主,图文并茂。同时,展览现场搭建皮影戏台,开展皮影戏演出。

学员交流

学员交流

学员交流

三、研培成果

(一)故事和心得编辑成册。将学员提交的从艺故事和心得体会编辑成册,遴选优秀故事和心得,与历届研培班优秀故事和心得一起精心编排,书稿已交至陕西师大出版社,即将正式出版。

现场教学陕西省非遗陈列馆

现场教学陕西省非遗陈列馆

(二)教学成果实现创造性多维转化。在陕西省文化馆主办的《百花》杂志上,开设了“非遗研培”和“陕西皮影”专栏,发表学员的作品、故事和心得。利用皮影研修培训资源成立了大学生皮影艺术协会,其成员在2021 年第七届中国“互联网+”大赛陕西赛区复赛中,《小洞天——皮影文化创意体验馆》获得了省级铜奖、《非遗“大风车”——助力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新模式》获得省级银奖。与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汪天稳合作,在本校建设了“汪天稳皮影艺术馆”,该馆由皮影表演工坊、雕刻工坊、文化长廊和艺术展厅4 大区域组成,目前,除艺术展厅正在布展招标外,其余3 大区域已投入使用。与传承人学员合作,制作了十二集非遗动漫《神奇的岚皋》,主要用皮影、剪纸、木版年画等非遗形式表现本校乡村振兴帮扶单位——安康市岚皋县美丽的民间传说,惟妙惟肖。依托历届研修培训资源,研发了“皮影戏体感交互平台”,运用 Kinect感应技术实现人机互动,用现代科技演绎传统文化,实现跨界交融,古今碰撞。

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

(三)研修学术成果显著。对陕西51 位皮影传承人进行了口述记录,完成了20 万字的《陕西皮影传承人口述史》,已由陕西师大出版社出版。2022 年1月24 日和9 月27 日,分别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和中国文化报推出皮影研究专版,共发表了6篇研究成果。2023 年1 月26 日在人民日报第7 版发表了1 篇皮影研究文章。《陕西皮影》教材已完成10 万字撰写任务。

出版著作

出版著作

(四)聘请优秀学员长期授课。利用历届皮影研培班资源,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6 门皮影公共艺术选修课;2023 年第一学期,在文学院研究生美育教学模块中,开设了包括皮影在内的《中国民间艺术》选修课;课程理论部分,由本校老师完成,实践部分均由传承人亲自授课,每学期36 课时,记2 个学分。

(五)研培成果广受关注和肯定。陕西电视台2021 年4 月14 日以《高校开设皮影选修课非遗传承人授课记2 学分》为题,对研培计划资源转化为大学生课程成果予以报道。《“六维一体”传承皮影艺术培根铸魂增强文化自信——陕西师大文学院皮影艺术进校园案例》荣获2022 年度陕西省“非遗进校园”十大典型案例。

学员作品展示

学员作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