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发展步入快车道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24-05-28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旅游发展步入快车道,形成全球最大国内旅游市场,成为国际旅游最大客源国和主要目的地,旅游业从小到大、由弱渐强,日益成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成功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中国旅游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快建设旅游强国、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

本报即日起推出“迈向旅游强国”系列报道,向海内外读者展现各地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火热实践,讲述旅游业为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动人故事,凸显旅游业在增进文明互鉴中的重要作用。

——编 者

2023年国内出游人次48.91亿,较2012年增长了近20亿人次;2012年至2022年的10年间,国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0.6%。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旅游业加速发展,规模持续扩大,质量不断提升,并有力带动了诸多行业的发展,成功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中国旅游发展之路。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地位更加巩固,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刚性需求,在高质量发展中跃上新台阶。

彰显经济活力

2023年年初以来,国内旅游市场加速回暖、势头强劲。进入2024年,从春节到清明假期 ,再到“五一”假期,全国多地旅游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文旅消费热潮涌动,彰显经济发展活力。除了“老牌”旅游城市,一批新兴旅游目的地也日益受到游客青睐。“自2023年以来,国内旅游市场高开高走、加速回暖,出入境旅游供应链逐步恢复,实现了预期增长,旅游经济保持了量的预期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2024年国内旅游和国民休闲将转入繁荣发展的新阶段,经综合研判,预计2024年国内旅游人数将超过60亿,出入境旅游人数合计有望超过2.6亿。旺盛的旅游需求也推动着各地旅游产业不断升级迭代,如今,旅游已从过去单一的景区观光向休闲度假、文化感悟、科技体验等多维度拓展。各地在加强交通、通讯、住宿等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依托当地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打造特色产品和线路,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

在陕西省袁家村,基于“关中民俗”的文旅产业发展让这个不靠山、不近水的小村子成为致富典型,斩获了“全国文明村镇”“中国十大最美乡村”等荣誉。数据显示,袁家村年接待游客超600万人次,旅游业成为村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并带动周边万余村民就业。

作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广东省大力发展旅游装备制造业,并推出了一系列高科技旅游产品,如无人机航拍、VR体验馆等,吸引了大量年轻游客。广州塔灯光秀、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等,则成为城市新名片。

科技创新也为中国旅游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建设智慧旅游平台、提高旅游管理效率、为游客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的应用,不断助力创造旅游新场景。

呈现文化魅力

浙江省宁海县前童古镇的老街上,来自美国的莫森正参加当地特色的“千桌宴”,老豆腐、空心豆腐、香干、麦饼等特色美食让他大快朵颐。莫森是一名大学教授,这已是他第三次来到中国。“我喜欢中国的美食,也爱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个古镇上的博物馆里展示的传统竹雕技艺令我印象深刻。”莫森说,“我计划带上家人再来一次,感受美妙的中国文化。”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不仅仅是看风景、走景点,更是一种文化的体验和交流。近年来,在挖掘和传承地方文化的基础上,强化地域文化与旅游项目的深度融合,让旅游“火”起来,文化“活”起来,成为许多地方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妙招”。例如,陕西省西安市大唐不夜城、大唐芙蓉园、“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深入挖掘唐文化,打造沉浸式“唐潮”之旅,吸引众多国内外游客前往观光游玩。

近日在第二十二届徐霞客开游节上发布的《国内历史文化游热潮解读报告》显示,如今历史文化游迎来新热潮。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等历史类博物馆,灌县古城、磁器口古镇、朱家角古镇、塘栖古镇、前童古镇等川渝和长三角地区的古镇深受游客喜爱。在古色古香的景区里,穿着汉服“打卡”,成为颇受欢迎的“新中式”旅游的代表。去年底举办的西塘汉服文化周上还出现了不少外国面孔,他们身着传统汉服,体验多姿多彩的中国文化游。

添彩美好生活

旅游已成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指标。近年来,各地不断加大优质旅游产品供给力度,旅游景区数量不断增加,类型更加多元。目前,全国已建成A级旅游景区1.57万家,其中5A级旅游景区339家。旅游景区类型从传统的自然山水、人文古迹,逐步拓展至乡村、冰雪、红色、主题公园等。

四川省成都市的“东郊记忆”文化园区里,在国营红光电子管厂旧址上改建而成的建筑充满设计感和“艺术范儿”,举办的各种展览和演艺活动深受本地和外地游客喜爱。从曾经破败的厂房,到如今人流如织的“打卡地”,旅游业为老旧工业遗产保护打开了新大门。在重庆、宁夏、福建等地,一处处矿坑蝶变为风景优美的景区,成为人们度假休闲的好去处。通过旅游业实现脱贫、就业、致富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在浙江安吉,曾经的矿工变身民宿主,在绿水青山中接待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在吉林长白山,曾经的伐木工人成了旅游公司员工,享受到了当地发展生态旅游的红利;在安徽祁门,茶农们在家门口就能将茶叶销售一空……

各地在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康养旅游、研学旅游等形式多样的旅游产业时,也让更多游客在旅途中欣赏美丽中国、体悟灿烂文明、感受发展活力。(黄敬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