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对旅游工作的重要指示中指出,旅游业日益成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旅游业属于民生产业和幸福产业,这是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业的新定位。这一全新的定位给旅游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旅游业的民生产业和幸福产业属性,更加凸显了旅游业所具有的惠及所有人群、服务美好生活的社会功能。这为资源利用、市场开发、产品研制、业态培育以及产业体系构建、融合发展领域、科技赋能等方面都开辟了新的赛道。疗愈旅游就是具有民生产业和幸福产业特征的新赛道之一。
1 疗愈旅游的市场基础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缩影,城市生活充满了刺激、创新和活力,但城市生活的空间场所是环境逼仄的水泥森林和亚健康的生活方式。信息技术进步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技术压力”,人们越来越多地受手机束缚,成为“低头族”,强迫性地分享、更新,渴望不断被“连线”。具体症状表现为焦虑、头痛、抑郁、精神疲劳、眼睛和颈部疲劳、失眠、烦躁、易怒、发脾气等。现代社会中,患精神疾病、成瘾症、孤独症、抑郁症和恐慌症的人也越来越多。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压力是21世纪的流行病。未来最大的健康挑战是如何找到应对压力的方法。疗愈旅游可以满足亚健康人群、术后康复(护理、矫正)、部分慢性病患者、抑郁症患者、失能人群、保健养生爱好者等生理和心理需要,具有非常广泛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覆盖各个年龄客群。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目前全球大约有75%的人口处于亚健康状态,达9.86亿人。此外,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披露,全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约1.9亿,占总人口数的13.5%。另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现有8500万残疾人,约占我国总人口的6.21%。这些海量的亚健康和失能人群为疗愈旅游的发展奠定了民生产业和幸福产业的市场基础。
2 疗愈旅游的典型代表
目前,全球最为流行的疗愈旅游主要有森林康养、温泉水疗、阳光海滩等。我国疗愈旅游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无论是森林康养还是温泉水疗,大都只是停留在概念炒作层面,较少关注疗愈的功能和作用。
森林康养起源于19世纪40年代,德国在巴特·威利斯赫恩镇设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森林康养基地。到20世纪80年代,德国的森林康养基地超过了350处,并且每个森林康养基地都配备具有专门执业资格的医生和理疗师。同时,德国还把森林康养项目加入医疗体系。20世纪80年代,时任日本林野厅长官秋山智英将“森林”看作是“植物温泉”,首先提出“森林浴”(shinrin-yoku)的概念。秋山智英在引进德国森林疗法和1930年俄罗斯杜金(B.P. Toknnh)教授研究发现芬多精(phytoncide)的基础上,对森林的健康和保健功能进行较全面的研究,提出了“森林浴”的概念,并与传统文化相融合,如松尾芭蕉的俳句和能剧、花道、茶道、神道教和佛教禅宗中的“幽玄”“侘寂”,开发出与欧洲单纯在森林里进行空气浴不同的日本“森林浴”文化,并将“森林浴”的概念推广到“森林疗法”和“森林医学”。日本林野厅已构建了“医疗福祉型森林”“疗养保养型森林”和“预防生活习惯病森林”3种类型的森林康养基地,形成了完善的森林康养基地标准体系和资格认证体系。除了硬件外,还对经营人员提出专业性要求,如经资格认证的森林疗养导游和森林疗养师。
森林浴之所以具有疗愈功能,是由于森林具有净化空气和除尘效应,能降低PM2.5浓度、增加负氧离子含量(特别是在水体旁)、增强自然杀伤细胞活性、降低皮质醇水平、提高氧分压,此外,森林中还富含芬多精、萜烯、植物(花香类、叶片类、根类、青草类、木质类、树脂类、树皮类、柑橘类、种子类)精油等。人们在聆听鸟鸣声、散步、做操、正念、冥想、瑜伽、禅修等活动中,充分与森林的各种元素接触,如树木所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如芬多精、萜烯等)。在芬多精环境下,可以显著增加人体的自然杀伤细胞的数量和活性,同时增强抗癌蛋白的活性;显著降低应激激素水平;延长睡眠时间,减少紧张或焦虑,缓解疲劳,促使心情愉快;显著降低血压和心率;增加心率变异性;抑制交感神经活动,增加副交感神经活动,平衡神经系统,让人感到舒适和放松。
3 森林旅游的发展潜力
我国是森林资源大国,森林面积达220万km2,居俄罗斯、巴西、加拿大和美国之后,位列全球第五,森林覆盖率24.02%。我国共有国家森林公园900多处。2020年3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认定了107处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第一批)。这些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基本上仍是沿用国家森林公园的开发利用模式,对于森林的疗愈资源挖掘、利用和开发(理化指标测定、医用价值评价等),森林浴产品的开发与医旅融合发展等方面还有很多的空白领域。森林浴成为森林资源最有价值的利用方式之一,这是森林资源继工业原材料向生态观光旅游转化后,再转向森林疗愈旅游演进,由康养旅游体验向实现疗愈功能的升级,是森林资源的深化利用,实现森林资源价值升维的一次飞跃,也是未来森林旅游发展的新赛道。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旅游学刊》执行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