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数据 内容分类:
热门标签列表

陕西佳县古枣园——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探析

2015年12月10日   阅读  次   编者 文述   责编 麦子
【内容分类】 文化遗产
【内容摘要】

陕西佳县古枣园作为第一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栽培历史、种植规模、种质资源、传统技艺、文化情结、营养和药用价值及其生态功能等方面具有多重价值。

【标签】 农业文化遗产
【正文】

【热点回放】

陕西佳县千年古枣园走向世界

陕西省佳县朱家坬镇泥河沟村,号称“天下红枣第一村”---千年“枣树王”的故乡,是晋陕黄河峡谷红枣的优生地,境内存有一片神奇的千年古枣园。走进村庄一派幽静。古枣园内,一棵棵古枣树历尽千年沧桑,仍根深叶茂、生机勃勃,枝叶上挂满了一串串半青半红的硕大红枣;老枣树的枝干粗实硕大,或舒展或盘曲,姿态各异,神韵毕现,真是“山环水绕泥河沟,黄河岸边青纱帐”,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世外桃源。

从佳县林业局和朱家坬镇政府获悉,佳县泥河沟村千年古枣园核心保护区占地面积36亩,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唯一一处栽培历史最长、面积最大、品质最好的原始枣林。2013年5月该枣园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全国首批、陕西第一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4年4月28日该枣园被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OA)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是中国西北地区唯一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农业系统。

该枣园共生有各龄枣树1100余株,其中干周3米以上的有3株(最大3.41米);干周在2米以上的有30株;干周在1.5米以上的有106株;干周在1米以上的共300余株。这些古树虽饱经风霜,仍枝繁叶茂,果实丰盈。林内春季生机盎然,夏季枣花弥漫,秋季硕果累累,冬季虬枝苍劲,既有田园风光,又有沧桑古韵,已成为游客流连忘返的休闲所在。特别是泥河沟千年“枣树王”经专家科学考证,有1300多年的树龄,其树高8.3米,树围3.03米,冠幅13.4米,至今每年产枣百余斤,被誉为枣树的活化石而收入《中国枣树志》。在“枣树王”周围,仅次于它的上千年枣树还有10余株,皆根深叶茂,果实累累,形成了一个奇丽多姿的古树群。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佳县红枣产业知名度的提高,来枣乡领略红枣风情的游人逐渐增多。2006年,佳县人民政府为古枣园树碑一座,碑中央雕刻着由原榆林市委书记周一波题写的“枣源”二字,喻意深长,庄重典雅,给古枣树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此同时,县政府还在泥河沟河滩的巨石上和黄河峡谷悬崖石壁上雕刻了“枣韵千年”和“天下红枣第一村”的朱红大字。

泥河沟古枣园记载了中国红枣的起源与发展,也记载了中国古农业文明、中华文明和黄河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是一片不可多得的枣树“活化石”。不仅成为佳县文化旅游的一大品牌,彰显佳县红枣产业的蓬勃发展,更是国家及世界的宝贵财富。泥河沟村村民武花生告诉记者:“我们这一片千年古枣林的全部枣,早被海南合作商预定了,村委会与海南合作商签订了收购今年一年红枣的书面协议,村民都在协议上按了手印,不用愁销路!”

(以上来源:新西部网,王永程 )

陕北泥河沟村:“千年古枣园”申遗给村庄带来变化

万里黄河水,千年古枣园。2014年4月,一个从大洋彼岸传来的消息让陕西省佳县泥河沟村人为之一振。联合国粮农组织在意大利罗马召开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指导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会议上,该村有千年历史的古枣园系统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同年,又一利好消息传来,泥河沟村因保存了完整的旱作农业景观和山地传统聚落形态,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转眼申遗成功一年了,为表达喜悦之情,泥河沟村人决定自己编排一台晚会庆祝。日前,长期帮扶该村的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孙庆忠,乡村文化保护与发展志愿者协会联合发起人、文化部青联委员蒋好书,带领着来自北京、陕西等地的文化志愿者前往,协助村民组织这台周年纪念晚会。记者跟随入村采访发现,这个往日“冷清”的村庄正逐渐“热闹”起来。在专家顾问、文化志愿者的帮助下,这个黄河边几乎被人遗忘的乡村,正在逐渐迸发出内在的活力。

申遗成功后,以前生活如黄土般朴实无华的泥河沟人,也开始接触“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国家级传统村落”这些新名词,并逐渐领会这个身份的文化意义。

蒋好书认为,泥河沟村现有的核心资源是村里良好的自然生态、淳朴的民风以及被专家们奉为典范的传统生态生活方式。然而,在城市文化的喧嚣下,当地群众一度对古枣园系统的历史、文化、生态价值认识不够,差点走上“冒进之路”。

“申遗成功后,有的人认为应该好好把枣园的围墙修整一下,于是忙着把枣园原有的具有历史感的石头移走,换上了城里的砖头水泥。”蒋好书说,“这类‘一切模仿城市’的做法,背后隐藏的还是城乡之间‘文化自信’、‘美学自信’的不对等,导致中国乡村真正宝贵的本土文化不能更好地延伸。”

长期的历史进程中,红枣文化已渗透到当地传统生产、知识、节庆、人生礼仪等重大社会、个人的文化行为中,衍生出了独特的红枣食俗、红枣民俗、红枣礼俗、红枣风俗等。如结婚仪式上必定有枣,早(枣)生贵子;大年初一,孩子脖子上会挂枣串串,寓意吉祥;剪纸里枣的题材更是多种多样。枣下来,泥河沟人必把最好的枣献给枣神,回敬枣的恩赐。泥河沟人还在村口为枣神建了庙。

村庄未来在于村民,如何让村民拧成一股绳,共同参与到村庄建设中来?“丰富的文化活动对一个村子的精神面貌提升和社区凝聚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蒋好书说,“在办晚会的过程中,志愿者一直在引导更多的村民都参与到本次活动中来。最终目的是使村民有一种对自我价值、合作创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认知,获得集体荣誉感和方向感。”

如何让乡村既能健康发展又能涵养自己的独特文化?具体实施过程非常重要。为此,志愿者针对性地给出了方向和建议,邀请建筑界、手工艺、乡村旅游等方面的专家志愿者对村民进行培训,提高大家对村庄未来发展的建设能力,培养对村庄建设的自主性。如提出“一树、一院、一品”的特色民俗发展模式,利用各方资源进行众筹共造;协助成立“五个一”,即一支卫生队伍、一支文化队伍、一支创业队伍、一支窑洞建筑队伍、一个乡友会;帮扶产业品牌孵化,设计手绘古树等文化产品……

“我一直认为,志愿者应该带着学习的态度进村,与村民交朋友时逐步发现和培育人才,帮助村民在朴素的本土生活与积极创业的未来愿景之间找到一个平衡地带,让每个乡村通过自主选择和学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道路,同时也为自己能够‘反哺乡村’而感到欣慰。”蒋好书说。

(以上来源:农民日报,蒋培玲)

陕西佳县古枣园农业文化遗产发展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受森林资源承载能力的限制,山区农民“靠山吃山”的无奈选择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成为了一个难题。开展古枣园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不仅可以更好地保护好千年古枣林,保护好红枣的优良种质资源,同时可以提高古枣群落的知名度,促进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社会经济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对于佳县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古枣园农业文化遗产中蕴含着丰富的生产经验、传统技术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有许多先进的理念可以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佳县古枣园农业文化遗产的申报,将促进当地农民对传统农业知识和管理经验的更好认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和经验来应对现代农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结合, 增强佳县现代农业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利用千年古枣园农业文化遗产品牌,开发古枣园相关产品,既可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度,也有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随着多功能农业的不断发展,红枣相关产品可以融入旅游业中,既丰富了旅游业的发展内涵,也为农业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保护拓宽了渠道,进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佳县红枣不仅是社区居民的重要经济作物和生计来源,还对地区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生态系统平衡的维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古枣群稀疏的植株为其他物种的间作提供了生存空间;繁茂的枝叶为喜荫植物的生存创造了宜生环境;坡度生态区种植缓和了水土流失问题;高大的树干和郁密的枝条是“天然蓄水库”“防风保障屏”;凋落的树叶,增加了土壤的有机含量,改善了土质,提高了土壤肥力。

当前, 国内外对于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已经达成共识,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日益受到重视。农业文化遗产是凝结着广大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的宝贵财富。我国有着悠久灿烂的农耕文化历史,加上不同地区自然与人文的巨大差异,创造了种类繁多、特色明显、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高度统一的农业文化遗产。这些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笔留给当代人的宝贵经验和财富,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业文化遗产面临着诸多威胁和挑战,我们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这些农业文化遗产进行合理和必要的保护与利用,以实现传统农业文化和现代社会的和谐共生与发展。

(以上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梁勇)

【数据分析】

农业文化遗产植根于悠久的文化传统和长期的实践经验,传承了故有的系统、协调、循环、再生的思想,因地致宜地发展了许多宝贵的模式和好的经验,蕴含着丰富的天人合一的生态哲学思想,与现代社会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一脉相承。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要重视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和推广,也要重视对农业文化遗产的挖掘和提高。

虽然我国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走在了世界前列,但在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加快推进和现代技术应用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系统有效的保护,一些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正面临着被破坏、被遗忘、被抛弃的危险。发掘和保护农业文化遗产仍存在一系列挑战。

一是农业文化遗产底数不清。中国民族众多,地域广阔,生态条件差异大,由此而创造和发展的农业文化遗产类型各异、功能多样。但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内尚未对农业文化遗产进行系统普查,更谈不上对农业文化遗产进行价值评估和等级确定。

二是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亟待提高。一些地方政府没有从关乎人类未来的发展的高度认识保护工作的重要性,片面认为农业文化遗产只代表过去,而没有认识到遗产一旦消失,其独特的物种资源、生产技术、生态环境和文化效益也将随之永远消失。

三是对农业文化遗产的精髓挖掘不够。没有系统地发掘农业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经济、生态和社会价值,在活态展示、宣传推介和科研利用方面没有下大力气,导致传统理念与现代技术的创新结合不够,不利于农业文化遗产的传承和永续利用。

四是发掘与保护机制有待健全。虽然各地探索了一些有关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方法和途径,但仍存在重开发、轻保护,重眼前、轻长远,重生产功能、轻生态功能的做法,忽视遗产地农民的利益和农业的持续发展,难以实现遗产地文化、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还是一个新生的事物,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的40年发展不同,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和保护理念还没有像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那样为人所熟知;农业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丰富而巨大的生态、经济、文化的价值也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国家对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保护的投入还不够;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如何与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信息化以及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建设相融合,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加强科学研究,以推动农业文化遗产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

一是明确农业文化遗产的行政管理职能,完善保护工作机制。赋于农业部负责农业文化遗产的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行政管理的职责,并在部内设立专职的管理机构;尽快出台《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办法》,推动在《农业法》及其他相关法律修订中增加“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内容;将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与保护列入国家公园建设体系。

二是加强与粮农组织等国际机构的合作,继续保持我国在该领域的话语权。向FAO派遣工作人员与专家,推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公约》的制定;利用南南合作等平台,向其他国家传播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经验;争取在中国建立FAO“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中心”。

三是强化农业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研究,建立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科技支撑体系。农业部联合科技部设置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行业专项或科技支撑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业文化遗产普查,在农业文化遗产的战略安排、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宣传展示、示范推广以及政策导向等方面开展深入的科学研究,对农业文化遗产价值进行科学评估,确定分区、分类、分级保护重点,鼓励多学科跨部门的综合性理论研究与示范工作。特别是开展农业文化遗产的多功能评估与生态补偿、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能力、农业生物文化多样性保护与资源可持续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和宣传普及工作。

四是探索可持续利用模式和多方参与、惠益共享机制,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能力建设和社会参与程度。农业部联合财政部设置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专项,对已经认定的农业文化遗产给予专门支持;利用世界粮食日、文化遗产日等,加大宣传力度,不断增强全社会的保护意识,积极营造有利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的良好氛围。

21世纪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历史阶段。现代化的农业应该是高效的生态农业。面对新世纪,只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为指导,融合传统精髓与新技术,不断创造和提高,中国的农业就能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资料来源】 文化大数据
打印】 【收藏】 【关闭


京ICP备06023340号  版权所有 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