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数据 内容分类:
热门标签列表

歌剧《艺术家生涯》的当代解读

2017年11月23日   阅读  次   编者 文述   责编 麦子
【内容分类】 艺术经纬
【内容摘要】

11月3日,中央歌剧院的演员在表演歌剧《艺术家生涯》。作为意大利著名作曲家普契尼的代表作之一,《艺术家生涯》讲述了诗人鲁道夫与绣花女咪咪之间的爱情故事。

【标签】 歌剧 《艺术家生涯》
【正文】

【热点回顾】

李卫带着《艺术家生涯》玩转天桥

普契尼的《艺术家生涯》被穿越了,100年前事被安置到今天。这两天,喜欢标新立异的歌剧导演李卫这次又玩儿上了,故事的核儿没变,音乐唱段也都没变,但是剧中人物全都穿越到了今天的西方社会。

中央歌剧院和《艺术家生涯》的渊源

《艺术家生涯》和中央歌剧院有着深厚的渊源,早在1986年,帕瓦罗蒂同热那亚歌剧院在中国演出时中央歌剧院就有多位演员参演这部经典歌剧。到1998年中央歌剧院李丹丹导演即带着中央歌剧院的全套班子将普契尼的这部经典歌剧以音乐会版的形式搬上了中国的歌剧舞台。2009年国家大剧院和中央歌剧院联手推出了舞台版《艺术家生涯》。2012年韩国国立歌剧院到中国演出这部歌剧,再次联手中央歌剧院,邀请了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担任乐队演奏。此次,中央歌剧院再次将目光投向了普契尼的这部经典歌剧,并将以舞台版的完整形式奉献给热爱歌剧的中国观众。歌剧院邀请了当今中国具有国际水准的歌剧导演和制作人,也是执导外国歌剧最多的中国导演李卫和舞美设计王琪配合歌剧院打造在当代语境下发生的《艺术家生涯》。

青年艺术家演绎《艺术家生涯》

《艺术家生涯》是一部关于青春与生命、爱情与艺术的咏唱,具有永不凋谢的艺术生命力,其中包括了“冰凉的小手”、“人们叫我咪咪”、“哦可爱的少女”、“漫步街头”、“我要回到寂寞的家”、“他们走了”等多段耳熟能详的经典唱段。剧中演绎了一群生活在巴黎底层社会的青年艺术家,而中央歌剧院也派出了以青年演员为主的班底演绎这部经典大戏,而观众现场看到了的也是一水儿的青春面孔。打造这部戏的主创阵容强大,以音乐总监、首席指挥杨洋为指挥,由歌剧院副院长、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么红饰演咪咪,特邀男高音歌唱家薛皓垠饰演鲁道夫,联合歌剧院众多一线歌唱家阮余群、刘怡然、於敬人、李晶晶、陈艺宝、赵一峦、宋沣润、陈野、苏雪冰、纪懋懋、包京辉等,以及中央歌剧院合唱团、交响乐团和舞台美术设计制作中心联袂推出中央歌剧院2017舞台版普契尼经典歌剧《艺术家生涯》。

李卫:离开普契尼是为了回到普契尼

作为一名歌剧导演,李卫算是歌剧界的一朵奇葩。可能是因为他是会计专业出身,他所导演的歌剧作品从来不受传统窠臼所左右,“标新立异”是他的歌剧作品的标签。这一次,他为中央歌剧院打造《艺术家生涯》,更是将100年前的普契尼大戏“搬”到了今天。他说:“当今歌剧改编比比皆是,且良莠不齐,物理式的硬改编不少。我不同意没有理由的现代版,如《托斯卡》,受其历史时代的严格限定而不宜现代化。但《艺术家的生涯》则必须投身当代,因为这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故事,很可能类似故事还在发生。”李卫列举了历史上很多艺术家生前潦倒的人生——画家莫迪利亚尼,生前目空一切、放浪形骸、贫病缠身,死后身价上亿;毕加索经常晃着一把左轮手枪;郁特里罗到死还欠人自行车钱,现在巴黎满大街都是他画的明信片;拉威尔一伙人整夜弹琴喝酒,搞得街道天天报警。他们皆曾生活在这部歌剧的场景里。普契尼边写边说:列位看官,让我来告诉你们艺术家是如何诞生的!其实他本人就是其中之一,昔日他与列昂卡瓦洛同宿一屋,两人没少闹事,偷教堂管风琴管子卖了换钱,抢女朋友等等。李卫表示:“这部歌剧和普契尼的生活一样,充满千百个生动细节。普契尼是一个戏剧作曲家,只要深究其音乐,将发现诸多密码。正如这次的演出版本,很多处理会非同于常规做法。如果说这个版本在年代上离开了普契尼,正是为了更好地回到普契尼。正如彼得·布鲁克所言:只有离开莎士比亚才能回到莎士比亚。”

舞美王琪:

歌剧《艺术家生涯》的故事描写一群生活在巴黎蒙马特地区的流浪艺术家的悲剧爱情故事,全剧充满了生活的自由和青春爱情。舞美设计师王琪表示,以往欧洲的各种演出版本多是写实的还原艺术家的生活空间,而这次李卫导演对舞美的期望是现代、简约、大气。“我回想起在巴黎的时候,住在蒙马特高地达利故居旁,那里的视觉感官最大的特点是可以俯瞰整个巴黎,灰色的天空,远处的埃菲尔铁塔、灰色的玻璃、橘色的烟筒,感觉就置身一个艺术的阁楼。而伟大艺术家的精神世界不就是空中楼阁吗!”王琪说,遵循这种第一感觉,舞台上便设计了一组贯通的平台,这组平台下是美丽繁华的外部世界,而艺术家生活在阁楼,也就是平台上,由此区分出了室内外的空间。整体空间色调没有颜色,灰色系是视觉主体,就像巴黎沉稳的灰色天空。第二幕咖啡馆场景瞬间让空间移动到埃菲尔铁塔下,通过平台的转换,能够构成一个衔接埃菲尔铁塔的平台,穿着华丽的穆赛塔正从埃菲尔铁塔上下来。第二幕圣诞夜舞台上热闹,气氛推向极致,为第三幕的悲情埋下伏笔。

新闻链接:《艺术家生涯》

《艺术家生涯》讲述了一群艺术家诗人鲁道夫、画家玛切洛、音乐家萧纳尔和哲学家科琳的故事,他们生活虽然贫苦,内心却充实而乐观。一天,诗人鲁道夫巧遇绣花女咪咪并对她一见钟情,与是把她带到了朋友们正在聚餐的酒馆之中。此时,画家玛切洛过去的情人穆塞塔也带来了自己的新情人——阿钦多罗。但其实在穆塞塔内心深处,仍然希望和玛切洛言归于好,于是穆塞塔设法把阿钦多罗支开,趁机又投入了玛切洛的怀抱。没想到数月后,穆塞塔和玛切洛的感情又日趋恶化,而咪咪和鲁道夫之间的爱情也濒于破裂。最后,咪咪得了严重的肺病,当她和鲁道夫最后相见时两人重新和好,并幻想着将来的一切。可是咪咪最终病重离世,鲁道夫悲痛欲绝。穆塞塔和玛切洛也因此深深被打动,决定共同守护人世间最珍贵的爱情,互相忠于彼此,不再背叛爱人。

(以上来源:信报记者 张学军 2017-11-06)

中央歌剧院将经典歌剧《艺术家生涯》搬到当代语境

中央歌剧院即将推出的普契尼经典歌剧《艺术家生涯》集合了幺红、薛皓垠等中国一线歌唱家。值得一提的是,主创们将故事的发生背景搬到了当代。

《艺术家生涯》,亦称《波西米亚人》《绣花女》,是意大利歌剧大师普契尼的经典四幕歌剧。这部作品自1896年问世以来,便以其波澜壮阔的音乐叙事、细致刻骨的情感内蕴、永恒真挚的爱情故事成为歌剧舞台上传颂不衰的经典名篇。

《艺术家生涯》和中央歌剧院有着深厚的渊源。早在1986年,帕瓦罗蒂同热那亚歌剧院在中国演出时中央歌剧院就有多位演员参演这部经典歌剧。到1998年中央歌剧院李丹丹导演即带着中央歌剧院的全套班子将这部经典歌剧以音乐会版的形式搬上了中国的舞台。2009年国家大剧院和中央歌剧院联手推出了舞台版《艺术家生涯》。2012年韩国国立歌剧院到中国演出这部歌剧,邀请了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担任乐队演奏。

此次,中央歌剧院将以舞台版的完整形式把这部经典奉献给观众。中央歌剧院合唱团、交响乐团和舞台美术设计制作中心联合参与演出和制作。该院音乐总监、首席指挥杨洋执棒指挥,歌剧院副院长、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么红领衔女主角咪咪,男高音歌唱家薛皓垠受邀饰演鲁道夫,歌剧院众多一线歌唱家阮余群、刘怡然等人都将参演。

著名歌剧导演李卫此次特邀执导《艺术家生涯》,“我不同意没有理由的现代版,如《托斯卡》受其历史时代的严格限定而不宜现代化。但《艺术家的生涯》则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故事,很可能类似故事还在发生。”

他坦言,每每排演这部戏都常想起那群人:画家莫迪利亚尼,生前目空一切、放浪形骸、贫病缠身,死后身价上亿;毕加索经常晃着一把左轮手枪;郁特里罗到死还欠人自行车钱,现在巴黎满大街都是他画的明信片。他们皆曾生活在这部歌剧的场景里。普契尼本人亦是其中之一,昔日他与列昂卡瓦洛同宿一屋,两人没少闹事,偷教堂管风琴管子卖了换钱,抢女朋友等等。这部歌剧和他的生活一样,充满千百个生动细节。“正如这次的演出版本,很多处理会非同于常规做法。如果说这个版本在年代上离开了普契尼,正是为了更好地回到普契尼。”

《艺术家生涯》讲述了一群艺术家诗人鲁道夫、画家玛切洛、音乐家萧纳尔和哲学家科琳的故事,他们生活虽然贫苦,内心却充实而乐观。其中的经典唱段“冰凉的小手”“人们叫我咪咪”“哦可爱的少女”“漫步街头”都令人回味。

(以上来源:中新网北京 应妮 2017-10-28)

持续推出精品剧目,推动文艺繁荣兴盛——《艺术家生涯》演出成功落幕

2017年11月4日晚,中央歌剧院在天桥剧场继续为观众奉献普契尼的经典歌剧《艺术家生涯》。

19世纪30年代,法国巴黎拉丁区,四位青年艺术家用自己的青春演绎着“爱情与生命、执着与孤寂、贫穷且现实的物质生活与崇高又飘渺的艺术追求”矛盾冲突的悲喜生涯。面对拮据潦倒,他们年少轻狂、放浪形骸,为了生活甚至还耍一些狡黠的小手段,却丝毫没有泯灭内心的真诚善良。在寒冷的冬夜,阁楼里的那盏烛火微弱飘摇,却能划破暗夜、温暖人心。这就是传唱百年,震撼心灵的《艺术家生涯》。

秀花女咪咪、诗人鲁道夫,画家马切洛、女工穆塞塔,音乐家萧纳尔、哲学家科林……他们会被情绪蒙蔽理智,会因为无法承担而选择放弃和逃避;但他们又那么真实、那么可爱、那么悲伤。中央歌剧院的艺术家们正是深刻体悟到了剧中人物的气质和魅力,领悟到了故事的主题和基调,用全情投入的状态完成了整出剧目的表演。无论是作弄房东的机智诙谐,还是朋友间的嬉戏打闹、相互扶持;无论是相爱的炽烈却不得爱的痛苦,还是面对生命逝去的无尽遗憾与哀伤,艺术家们都表现得淋漓尽致。随着剧情的不断推进,艺术家们的表演与歌剧情感达到完美统一,使得观众与剧中人物进行了一场情感世界和心理世界的交流。观众们始终为艺术家们的一举一动所牵引,笑中有泪,情绪起伏。

整部歌剧音乐演奏旋律优美、色彩丰富;演唱情感充沛,张力十足。随着鲁道夫绝望地呼喊“咪咪”的名字时,整场演出累积的情感得到了完全宣泄,观众眼含热泪,报以最热烈的掌声。伴着巨大的色彩艳丽的油画从天而降,整场演出落下帷幕,连续两天的《艺术家生涯》演出圆满结束。

(以上来源:搜狐文化 孙玉莹 2017-11-05)

【数据分析】

《艺术家的生涯》是享有国际声誉的一部名歌剧。素材取自法国作家亨利·缪尔杰的小说《波希米亚人的生活情景》。在这部作品中,普契尼的着眼点不在于描绘巴黎拉丁区落魄的艺术家们的生活,更多的是描述绣花女咪咪与诗人鲁道夫的爱情悲剧。剧中贯穿着篇幅不大的独白、灵活的歌唱性的朗诵调和尽情吟唱的段落,使得这部歌剧很受听众欢迎。

《艺术家的生涯》有着普契尼歌剧最鲜明的特点,几乎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出优美动人的旋律。第一幕,咪咪的娇美迷住了青年诗人鲁道夫,他唱起如清风美酒般醉人的咏叹调《冰凉的小手》,表现了诗人的憧憬和自信。接着咪咪以天真活泼而又深情的曲调唱出《人们叫我咪咪》,表现了沉浸爱河的甜蜜之情。这两首咏叹调位列歌剧史上最著名的唱段,让人百听不厌。

除了咏叹调,歌剧的重唱部分也给人留下非常深的印象。第三幕最后两对情侣的四重唱“再会吧!甜蜜的爱” 是意大利歌剧史上最优秀的四重唱之一,鲁道尔夫和咪咪为了不幸的爱情在悲叹;而另外一对,画家马切诺和女朋友穆塞塔正在打情骂俏。一边在伤感,一边在吵嘴,喜剧和悲剧两种因素巧妙地在舞台上叠合,充分体现出普契尼的高超作曲技巧。

在第四幕,咪咪临死前的爱情二重唱尤为感人。第一、二、三幕所发生的一切都在音乐中重新回顾了一遍,但声部全换了,男角唱女角的旋律,女角唱男角的旋律。这个时候咪咪虽然在歌唱美好的往事,但音乐的节奏和背景音乐里有个沉重的低音衬托着,似乎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向死亡,好像穷人给自己唱的葬礼进行曲,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艺术家生涯》是一部关于青春与生命、爱情与梦想的咏唱,具有永不凋谢的艺术生命力。此次中央歌剧院将这部作品重新搬上舞台,也是对这部作品的致敬。正如歌剧里面的经典唱段一样,“冰凉的小手”、“人们叫我咪咪”、“哦可爱的少女”、“漫步街头”、“我要回到寂寞的家”、“他们走了”,《艺术家生涯》将随着时代的更迭,不断地在舞台上绽放着属于自己的光彩。

【资料来源】 文化大数据
打印】 【收藏】 【关闭


京ICP备06023340号  版权所有 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