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回顾】

某国博主“抄袭”李子柒的视频创意 引发网友讨论和关注
近日,有网友曝光某国博主“抄袭”李子柒的视频创意,引发网友讨论和关注。这位博主的视频无论是拍摄内容、镜头语言、叙事节奏,还是发型、穿着、厨房摆设,甚至连出镜的小狗和奶奶等元素,几乎都是“复制粘贴”。
事实上,这并不是第一次有模仿李子柒的视频出现。最早李子柒并没有开设海外社交账户,结果一些国外网民盗用视频自称是李子柒本人。随后,她出面澄清,这才开始“进军”海外,并且影响力越来越大,在海外某视频平台上订阅人数已超过1110万,视频播放量超过15亿次,创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海外传播的奇迹。
抛开是否抄袭和侵权不谈,许多人模仿借鉴恰恰从另一面说明,李子柒视频中展现的创意和中国传统田园文化有着广泛受众,中式的田园慢生活能被广泛认可。
有网友担心,海外这些模仿视频会取代李子柒,这大可不必。因为,海外网友被李子柒圈粉,更多的是被她视频中呈现的田园牧歌生活、中华传统文化所打动。李子柒通过互联网短视频的方式,将镜头对准田间地头,记录慢生活的美好,为无暇“归园田居”的人们带来特别的体验,脚踏实地、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在海外圈粉无数,激起了许多国家的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况且,有一句俗话说得好,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海外的模仿视频也只是模仿了形式。比如最搞笑的是,某国博主也在视频里设置了一只狗和一个奶奶,这样的模仿视频又岂能穷尽和参透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
从这个层面来说,李子柒视频展现的不仅是一种恬静的中式田园生活,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度与张力,一种润物细无声的价值传递。所以,对于各类模仿与借鉴,我们更应该本着开放与自信的心态去看待。只有开放与包容才能推动中华文化不断发展,也唯有开放与自信才能创造出更多的李子柒,更多优秀的中国文化故事。
当然,这并不是说李子柒的团队就可以觉得万事大吉,对疑似侵权现象就可以置之不理。李子柒“被模仿”提醒我们:应该更加注重版权保护,比如申请商标保护、打造文化IP,甚至形成固定的商业模式等,增强“走出去”的力量,向更多人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提升中华文化的海外影响力。
(以上来源:广州日报,2020-07-03,刘琛)
“李子柒”出越南版?视频版权不容侵犯
近日,有网友曝光越南博主抄袭李子柒的视频创意,无论是拍摄内容、镜头语言、叙事节奏,还是发型、穿着、厨房摆设等,几乎都是“复制粘贴”,甚至视频里也有奶奶和小狗。此越南博主在YouTube平台介绍,自己住在越南北部的小村里,视频主要拍摄她自己种植的最健康的食物和蔬菜。目前该博主单视频播放量已高达百万,不少海外网友也留言称与李子柒的视频过于相似。
四川绵阳90后姑娘李子柒因其打造的“中国式田园生活”系列视频不仅在国内大火,更是在国外媒体走红。从手工阿胶、桂花酿酒、腊味合蒸到文房四宝、古法胭脂、手工造纸,中华民族上千年的美食文化与传统工艺被子柒完美展现。网友被她对生活的深深热爱所打动。此次被曝光的越南博主从各个角度,仔细“临摹”了李子柒的生活。这样的行为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抄袭,严重侵犯了他人的著作权。
其实早在这位越南博主抄袭李子柒视频之前,YouTube上就已经有很多人搬运李子柒的视频,甚至篡改李子柒的国籍,这些行为无论在哪一国家都是违法的,不只是李子柒,其他众多短视频创作者也正在被自身版权问题所困扰,侵权现象频发,而维权难度大成本高,处理一次还勉强可以接受,长此以往难免太累。
要想让李子柒们的创意被保护还需要社会各界形成合力,构筑短视频版权的防火墙。首先,短视频创作者要增强自身版权意识,及时进行版权登记;其次,短视频平台方应落实自身主体责任,对上传视频进行内容审查,防止侵权;同时,有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在面对版权侵犯问题时,要有零容忍的态度,及时发现及时举报及时处理,将侵权行为扼杀在摇篮里,将权益损失降到最低。
李子柒是中国人,不能够被简单搬到越南去,这样的事从另一角度看也彰显了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但并不代表能轻易被他人照搬照抄,因为李子柒的背景是五千年文化的中国,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她那双灵巧的手,她那份坚毅的性格,永远无法被复制。
(以上来源:红网,2020-07-03,孟凡杰)
张涛甫:李子柒被“山寨”,该包容吗?
近日,有网友曝光越南某美食博主抄中国网红博主李子柒的“作业”,指出这位越南“山寨李子柒”在海外社交媒体上发布的视频,无论是拍摄内容、镜头语言、画风,乃至发型、穿戴以及厨间摆设等等,均“复制粘贴”自李子柒,甚至连有个奶奶,也都是抄袭的。据说已有大批中国网友到该博主的账号下吐槽她。那么,我们该怎么看这种跨国文化抄袭现象?
越南美食博主“效颦”中国当红博主李子柒,引发中国网友的不适反应,这可以理解,也会点燃网友乃至当事人的维权冲动。李子柒是中国的,这股清流怎能让他人染指?姑且不论这种抄袭背后的版权纠结,若要较真,只能交给专业的法律人士去处理。从过往经验看,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不妨绕开版权纠结,从文化传播的角度进行深入思考,或许能从这个案例获得深意和真意。
中国出了一个李子柒,她的视频效应不止于引起我们的味蕾反应,展示“舌尖上中国”的魅力,更关乎中国文化的韵味,激起了中国文化的光环效应。李子柒之所以成为“李子柒”,而不是简单的直播带货的博主,在于李子柒的故事中,添加了很多的文化“食材”和“调料”。因有文化的味道在其中,使得李子柒的故事散发浓郁中国风的韵味。这股无形有味的文化穿越时间和空间,在山川异域、网络同天的互联网空间里,李子柒俨然成为中国的“文化符号”之一,引发海量粉丝的关注和想象。人们把李子柒与中国文化联结在一起,这就让本来就显得抽象复杂的中国文化,变得可亲、可及、可感了。
对于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而言,连中国人自己都难以说清楚、表达清楚,至于远在域外、对中国文化不甚了了的外国人,就更难理解中国文化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下意识是神秘、复杂,靠他们的经验和想象力,是难以真切感知和深切理解中国文化的。于是,中国文化就被困守在传播的“盆地”里,难以出圈。这些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成了上上下下的心结。这其间,有诸多原因限制了中国文化向外辐射感染力。其中有三个关键限制:
一则,中国文化本身就是抽象、驳杂的,难以三言两语、简洁明快地表现出来。二则,我们的传播理念和传播方式还需改进。我们太习惯于以己之心度人之腹,从他者的期待和接受习惯出发,精准把握目标受众的偏好,实现传播者和接收者之间的精准连接。三则,文化壁垒的阻隔。在全球化空间里,文化壁垒仍然强固,文化偏见有碍文化的沟通和理解,特别是在西方文化的傲慢与偏见仍无处不在的今天,中国文化出海,路阻且长。因此,中国文化走出去,是出关的远行。
“李子柒现象”成为全球性媒介景观,这背后有诸多启示值得发掘。对于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来说,仅靠一个李子柒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更多的“李子柒”们,站在广袤的中国文化地图中,从各自的文化点位,用各自的方式,向世界传播更多形式的中国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以文化为核心的李子柒们还是太少了。再者,现在的李子柒还不能安于现状,需要继续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以今天之我刷新昨天之我,脚不停步地往前走。这样才能让东施们永远只能停留在“效颦”的段位上。
所以,对李子柒被“山寨”,我们可目光长远些,有文化上的包容之心。东施效颦,只会反衬西施之美。我们还有巨大的中华文化富矿有待挖掘,没有必要与东施们计较。现在,更需要的是涌现出更多的有中华文化韵味的符号人物,有更多的各美其美的李子柒。中国文化的舞台足够大,可以有千千万万的李子柒通过不同的形式和侧面来展露风采,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代言者。
(以上来源:环球时报,2020-07-03,张涛甫)
【数据分析】
近日,李子柒视频被越南美食博主抄袭事件引起广泛关注。这个名叫山间厨房的博主从衣服到发型,都和李子柒一模一样,也有奶奶和小狗,短视频中背景配乐都那么似曾相识。越南抄袭我国,不是新鲜事,但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如此赤裸裸的抄袭,也是少见,越南网红终究是掩耳盗铃。但这件事从侧面让我们看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也引发我们进一步思考,在信息化时代,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我国优秀文化、更好地维护短视频版权。
抄袭事件从侧面凸显了我国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实际上,别国抄袭我国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从电视剧到原创歌曲,再到此次的短视频,越南抄袭的方式是直接将剧集内容中文字幕直接换成越南语,并上传到YouTube及越南各大网站上。之前李子柒出面澄清自己是中国人,并进军海外视频市场,就是因为越南将李子柒视频字幕换成越南语并上传到油管,让很多人误以为李子柒是越南人。另一种就是抄袭明星选秀组合,比如泰国组合“MILLENIUM BOY”模仿我国EXO组合,当时吴亦凡退团,团里模仿吴亦凡的成员也被迫退团,EXO伯贤与少女时代队长泰妍恋情曝光时,MILLENIUM BOY中担任“伯贤”一角的成员也公开了自己的女友。抄袭手段十分明显和低劣,但众多人的模仿、借鉴恰恰也说明了李子柒式的中国传统田园文化、中国影视文化、中国风歌曲在海外有着广泛受众,并被广泛认可,是文化输出成功尝试。从出走海外,再反哺引起国人重视,比如李子柒被写入期末考卷,相信在一来一往的过程中,更能让国人看清中华文化的优势、找准自身在国际社会中的定位,有助于加强文化认同感。
频繁被抄袭提醒着我们保护自身文化版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只有创意度高和较为受欢迎的文化内容才容易被抄袭,从这一方面来看,被抄袭是好事。但优秀的文化输出是原创者智慧的结晶,我们应该看到他们创作背后辛勤的付出,他们的权益应该受到重视和保护。尤其是近年来,短视频正成为网络传播主流,保护视频版权显得格外重要和紧迫。在2018年底,我国就颁布了《网络短视频平台管理规范》、《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等法规,国内短视频版权维护进入有法可依的阶段。未经许可擅自使用他人的短视频引发的侵权纠纷,未经许可将影视作品、综艺、体育赛事等内容的片段进行传播引发的侵权纠纷,短视频中使用他人的音乐作品、文字作品等引发的侵权纠纷,这三类行为被判定为侵权。此次,越南博主高度雷同抄袭事件李子柒事件确权不难,问题关键在于跨国,这将让维权成本和难度增高,这不仅涉及我国国内短视频法规、著作权法,还涉及知识产权的国际公约或双边协议,维权难度大。因此,保护短视频原创内容还应从技术手段做好防盗,并及时做好视频版权登记,必要时进行投诉和反不正当竞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