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回顾】

《老酒馆》剧照
高满堂“三老”收官作,为何锁定《老酒馆》?
继电视剧《老农民》《老中医》之后,金牌编剧高满堂“老”字系列的最后一部《老酒馆》将于8月26日“开门迎客”。“三老”收官之作为何锁定《老酒馆》?俗话说得好,好饭不怕晚。留到最后的,自然是压轴精品。
百年陈酿,酿出香醇老酒
所谓精品,都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高满堂的很多作品便是如此,像《闯关东》《家有九凤》《北风那个吹》等等,都能让观众常看常新,百看不厌。对于这部《老酒馆》,高满堂曾说:“不求一时火爆,但求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之所以有这样的底气,是因为这部剧在高满堂的心中已孕育良久,在脑海里已上演多遍,剧中的每个人物都成了他的老朋友、旧知交。
作为闯关东的后代,高满堂从爷爷那辈开始闯关东来到大连,他的父亲在兴隆街开了个老酒馆。他父亲是一个仁义、仗义、幽默、智慧、隐忍、大气的人,是这条街的主心骨。形形色色的人来老酒馆喝酒,他们喝下的是一坛坛老酒,而留下的是那个乱世最真实、最精彩的故事。就像七分钟的片花中陈掌柜的那句“咱们老酒馆是有戏的地方”,一下子点中了全剧的灵魂。
那些“酒人”的故事这些年来在高满堂的脑海里不时闪现,从最初的无意识,到不知不觉有了动笔的欲望,但高满堂敬畏历史、敬重父亲,他深知创作一部能留得下来的作品,必须在心里孕育,让它慢慢地融汇到自己的血液里。他一直按捺着,把这些故事放在心里,让它像鱼一样游来游去,慢慢培养它,使之逐渐丰满、壮大。终于,当这些故事急于要冲出喉咙、落诸笔端,高满堂知道故事的临界点到了。在父亲百年祭的那一天,高满堂在父亲的坟前对父亲说:“爹,我要写您,我要写兴隆街的乡里乡亲,我要把那时的你们传达给今天的观众。”
众声喧哗,演绎百态人生
《老酒馆》讲述的是上个世纪初闯关东来的山东人陈怀海历经磨难,最后落脚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大连开酒馆谋生计,并利用老酒馆结交抗日志士,传播爱国思想,与殖民者斗争的故事。
全剧开篇就具有突发性和爆发性,让人猝不及防地被带入其中,各种人物关系迅速展开,大幕拉起,好戏一一上演。当人物次第登场,你会发现每个人物都具有极强的辨识度,核心人物掌柜陈怀海的处世哲学、经商之道、忠孝大义自不必说,在一众人物群像中,五个生死之交的伙计各具特色,三爷冷峻幽默,老蘑菇奸猾圆滑,半拉子刚勇,聋子和哑巴忠诚,形形色色的酒客更是鲜活灵动,入木三分。
高满堂说过,人物塑造最难的两个字是准确,这种准确不一定是生活中的准确,但一定要是艺术分寸上的准确。我们有些剧作只是一味去挖掘人物的特质,但是没有赋予人物以合理的根基来烘托,因此人物容易失分寸,立不住,不可信。《老酒馆》里的众生相,个个都那么朴实动人,不知不觉你会发现他们已走进你的心坎里,你会被他们的命运所牵挂,为他们或击掌叫好、或黯然神伤,忍不住唏嘘。而整部剧的境界和情怀就在这些人物的命运中渐次展开。
爽正兼备,打造新派传奇
《老酒馆》是新瓶装老酒,爽正全都有。“老酒”当然指的是电视剧最核心的部分:内容。多年来,高满堂一直秉持着现实主义的创作理念,他说编剧是用灵魂吃饭的,在他的作品中总是隐藏着对现实的严肃思索和人文关怀。《老酒馆》传递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弘扬了“仁义礼智信”的传统美德,展现了中华儿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气节。他用民族传统辉映时代精神,对当下人们的精神境界是一种净化和提升。
“新瓶”就是电视剧所呈现的形式。高满堂在保持经典创作路线的同时,也在思考如何更好地与年轻人对接,争取打通与年轻人之间的那堵墙。他在剧作中加入网剧思维,从影像画面到叙事节奏,都兼顾爽感,打造新派传奇剧。其实,小酒馆里有大江湖,酒客们你方唱罢我登场、各方势力你来我往你争我斗本身就是一件极带爽感的事儿。值得一提的是,高满堂的台词功力相当了得,剧中人物语言幽默得体,细品起来更是有味道、含哲理,给该剧加分不少。
《老酒馆》“开门”在即,“一人一嘴,一嘴一酒,一酒一味,各喝各的味道”,来的都是客,各位看官请慢斟细品。
(以上来源:人民网,2019-08-22,韦衍行、丁涛)
《老酒馆》戏太好 陈宝国破了十年酒戒也要演
从《中餐厅》的财务总监变成《老酒馆》的内掌柜,秦海璐有啥变化呢?昨日她在北京谈起新作品透露,自己这次是为剧中“老少爷们”消除后顾之忧的人,首次与她合作的陈宝国直说“特别好”。
酒馆掌柜“陈怀海”是全剧的核心,出演者陈宝国并不是第一次跟高满堂合作,但收到剧本时还是激动了,他昨天透露为了这部戏破了酒戒,“戒了十年,没办法,戏好,没办法,就得喝”。
幕后主创分享:
其实是源于高满堂父辈的故事
电视剧《老酒馆》将于8月26日起登陆北京卫视和广东卫视,该剧由金牌编剧高满堂、李洲共同写就,刘江执导,讲述了闯关东来东北的小人物陈怀海(陈宝国 饰)历经磨难以后,来到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大连,开老酒馆谋生计,并通过老酒馆结交抗日志士,与殖民者斗争的故事。
昨天剧集在北京举行开播发布会,高满堂透露他家从爷爷辈开始“闯关东”到了大连,“居住在大连的兴隆街,我父亲就在这儿开了酒馆”。他认为回顾历史会让人更珍视未来。导演刘江就透露十几年前跟高满堂合作过一次,没想到再合作等了这么久,2017年看过高满堂创作的剧本一下子被击中,“酒馆虽小,却浓缩了百态乾坤。我看到了悬疑,看到了浪漫,看到了人生百味,看到了民族大义,看到了一个多层结构的充满创作空间的新挑战”。没等完整剧本出来,他就催着高满堂跟自己签约。刘江感叹这是高满堂“压箱底”的作品,自己实在不想错过。
有过不少成功经验的刘江,为了拍好这部年代剧,秉承现实主义创作理念,又不断求新求变,为创作注入新的活力:“年代剧容易产生很强的戏剧性,都市剧离大众生活比较近,太戏剧化可能大家不信了,但是年代剧有着更戏剧性的创作空间,戏剧性是能够吸引观众的一个法宝。”
据悉,为了还原历史风貌,剧中的好汉街高度复刻了高满堂记忆中的兴隆街,在各种细节处展现了这一历史时期大连独特的城市风貌。除了熙来攘往的闹市街景,剧中还有一段发生在丛林中的复仇情节,为了最大限度地还原细节真实,刘江率剧组扎在原始森林中足足待了20多天。
幕前演员心得:
陈宝国欣赏仗义重情义的北方爷们
陈宝国为饰演“陈怀海”这个角色破了十年的酒戒,高度评价这个角色的陈宝国总结说,这是个仗义重情义的北方爷们,演好他需下番功夫,“其实这个角色的种子,不是开机的那一天才撒在我的创作里,而是很早就已经进入”。
在《老酒馆》的构想初期,陈宝国就与高满堂共同探讨了许多关于人物原型的经历和故事,这让陈怀海这一形象在他心里变得真实立体起来。与以往角色相比,陈宝国觉得这次体会更深,“陈怀海是父亲,是兄弟,是丈夫,我到了现在这个年纪,对于他经历的所有,都有了更加真实的感触”。也正因感同身受,让一向以不怒自威的硬汉形象深入人心的陈宝国在剧中流露出更多铁汉柔情的敏感细腻,很多戏到深处热泪不止,在他看来:“把对人物更真切的感受归还给角色本身,这就是表演的神奇之处。”据悉陈宝国在剧中有一场独白大戏,让看着监视器的刘江都泪流不止。
如果酒馆中陈怀海是外掌柜,要周旋于各色酒客之间,那谷三妹就是内掌柜,大小事务都得安排妥当。最近凭着《中餐厅3》话题不断的秦海璐出演此角,她说自己的出现解决了酒馆一帮爷们的后顾之忧,“我觉得我真正的意义是替他们扫地、做饭、洗衣服。”身为东北姑娘的秦海璐还说高满堂编剧的台词很亲切,“好像回到家乡的感觉,说了很多是方言的词,我觉得特带劲。” 虽然戏里被秦海璐“狂追”,第一次跟秦海璐合作的陈宝国就说两人合作起来(感受)特别好。
(以上来源:人民网,2019-08-23,陈慧)
《老酒馆》编剧高满堂:要带给年轻人有营养的东西
46集年代大戏《老酒馆》正在热播,该剧由陈宝国、秦海璐领衔主演,讲述了大连好汉街上山东老酒馆的掌柜陈怀海和他开办的老酒馆中发生的故事。开播以来,该剧凭借浓郁的年代质感、扎实精良的剧作、丰盈饱满的人物塑造和妙语连珠的台词,收获了众多观众的喜爱。
如果说当年的《闯关东》是一部全面回顾我国历史上真实的人口大迁徙“闯关东”,今天的《老酒馆》则是高满堂在历经十年岁月沉淀之后,以一种全新的故事语境,将“后闯关东时代”的小人物大情怀进行了多维度的延展扩充和升级表达。
“带给年轻人有营养的东西”
如今的大连有近半数的人口来自山东,高满堂祖上从爷爷那辈开始闯关东来到大连,他的父亲就在大连的兴隆街上开了酒馆,《老酒馆》的故事就源于此。高满堂记忆里最深刻的便是小时候父亲饮酒后的美妙时光:“我父亲每次喝完酒都会拉起他那把破二胡,唱《空城计》就是喝美了,唱《徐策跑城》就是喝得差不多了,如果再来一出山东吕剧,这就差不多该睡了。”父亲口中那些走南闯北的酒客,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生故事,豪气干云的侠义之情,激发了高满堂的创作欲望:“写父辈那个年代的故事,写得畅快,越写越有精神头。”
“一个旅顺口,半部近代史”,怀着对历史的敬畏,在父亲诞辰百年祭的时候,高满堂终于落笔开始书写这个已在脑海中千回百转的故事。《老酒馆》从中国1928年民族危急之际,一直写到1949年,高满堂认为这当中的苦难历史不该被人们忘却:“我们不仅要珍视未来,也要回顾历史,向当下的年轻人,他们在享受生活的时候,作为艺术工作者的我们有必要带给他们一些有营养的东西。”
剧中的老酒馆历经半个世纪的沧桑巨变,在不同年代几经更名,最后在2013年重新用回“山东老酒馆”这个名字,这样的老字号其实是一种传统的延续,背后喻示着不忘初心的精神传承。《老酒馆》是高满堂写给父亲的感人家书,是写给大连这座城市的纪念,也是献给观众的一首悠长隽永的浪漫诗歌。
“每一个人物都流淌在我的血液里”
剧中,陈怀海无疑是最亮眼的:在家为父,爱护妻儿;在酒馆为掌柜,关心兄弟;在好汉街是主心骨,扶危救困;他是《老酒馆》的核心,也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式人物。身为“闯关东”人的后代,高满堂直言:“我教育不了观众,我只能用我的艺术形象来感染观众,用陈怀海身上的这些特质去充实现代人,让传统的精神重新回归到我们的新时代。”
2015年凭《老农民》获飞天奖的陈宝国,在颁奖典礼上特别向高满堂致以深情的感谢:“满堂老师,您的戏难演但是长本事,您的戏出演员。”于陈宝国而言,高满堂是前辈、是伯乐,是艺术生涯中的贵人;同样,高满堂也将其视为挚友,创作中的灵魂伙伴。两人合作十年,留下了多部精品之作,此次《老酒馆》更是高满堂为陈宝国量身打造的作品。在剧本创作初期,他就曾多次与陈宝国推心置腹,向他讲述了许多剧本背后的原型人物和真实历史,让这个故事在陈宝国心中生根发芽。
在以陈怀海为核心的基础上,《老酒馆》通过群像叙事的手法将个人命运与家国情怀紧密相连,上演了一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传奇大戏。在高满堂看来:“这里面的每一个人物都流淌在我的血液里。陈怀海相当于一个稳固的主线和枢纽,来往的酒客们就是一根根纵横交错相互融合的支线,这些人物进出开合,收放自如。”
“创作应该深入生活”
高满堂是土生土长的东北“糙汉子”,骨子里天然有着吃苦耐劳的秉性,一部《老农民》,他走访六个省份,采访二百多人才完成;为了《钢铁年代》《大工匠》的炼钢工人素材,他甘愿待在钢铁厂工作三年;《闯关东》更是历时十年之久,横跨黑、吉、辽三省,直至胶东和鲁西南,行程达上万公里,在苦寒之地甚至只能蘸着大酱吃豆腐充饥。对此,高满堂有着自己执拗的坚持:“创作,应该深入生活,在坚实的大地上起飞,像老鹰抓地一样,能抓起一把土。”
在追求短平快体验的当下,创作也越来越趋向碎片化、流量化。高满堂对此不无痛惜:“这样的故事太虚、不扎实,是悬浮着的故事。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只有感受、触碰、历练,才有创造的冲动。我愿意让创作速度慢下来,有了原创,中国的电视剧才有长久的生命力。”
(以上来源:齐鲁晚报,2019-09-15,唐诗)
【数据分析】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与此相呼应,荧幕上一批追溯激情岁月、致敬英雄模范的电视剧随之涌现,《老酒馆》作为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百日展播活动”的优秀电视剧之一,凭借质感细腻的镜头表现、紧凑写实的剧情、演职员的神仙阵容和戏骨们精湛生动的演技,一开播,就获得了观众的关注与喜爱,连续14天收视破1 ,三网收视排名第一,在腾讯视频累计播放量达4.6亿,豆瓣评分8.3,成为九月份以来名副其实的“剧王”。
首先,该剧从编剧到演员,从台前到幕后,都让观众看到了满满的诚意。《老酒馆》是金牌编剧高满堂的作品,高满堂这个名字可能有的人并不熟悉,但是提到他之前的作品——《闯关东》,可谓是家喻户晓。高满堂祖上从爷爷那辈开始闯关东来到大连。他介绍,如今的大连有近半数的人口来自山东,而他的父亲就在大连的兴隆街上开了一家酒馆,《老酒馆》里迎来送往的故事一半是戏,一半则来自他父亲的生活经历。这也是《老酒馆》让无数人产生强烈共鸣的原因之一。除了优秀的编剧,《老酒馆》的成功也离不开好演员们的优秀表演。陈宝国、秦海璐等“老戏骨”带领一众演员对《老酒馆》的故事进行了精彩的演绎。
其次,《老酒馆》不仅深化了中华酒文化的豪情,也诠释了中华民族的情意深重”,一部大剧,点燃了中华民族酒文化的灯火;一个人物,寄托了中华儿女爱国的情怀。《老酒馆》中体现出的酒文化和传统精神也引起网友们的强烈共鸣,网友在微博刷起“老酒馆开门迎客”的话题,分享他们与酒之间的故事。
《老酒馆》是一次极具感染力的文化寻根。正如编剧高满堂所说:“血脉是传宗接代的根本,也是文化传承的本,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无论到了哪一代,这种血脉不能断。”
来源:文化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