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回顾】

文化和旅游让阿尔山有了“大靠山”
2020年,我国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众多赴贫困县挂职的文旅干部奋斗在一线,依托非遗、音乐、旅游等文旅资源,发挥文化和旅游扶贫工作的独特优势,当好带头人、做好助推器,为取得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发光发热,践行使命和担当,实现光荣与梦想。
“阿尔山已是我的故乡,我愿竭尽全力去发现、守护、延续它的美。”
地点:内蒙古阿尔山
场景:2016年,57岁的张浩来到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山市,以副市长的身份在这里挂职两年。如今,虽然任期已满,但为了阿尔山规划发展的延续性,请示上级组织后,他决定留在阿尔山,为当地全域旅游发展和文旅扶贫工作继续奔忙。“退休前在这里奋斗最后3年,值了!”张浩感慨。
扶贫一线:阿尔山有着丰富的原生态资源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在张浩看来,脱贫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当地发展的“关键发力点”,而旅游可成为实现阿尔山脱贫的内生原动力。
张浩介绍,文化和旅游部在资金投入、品牌创建、规划编制、项目建设、市场营销、智力支持等方面,给予阿尔山源源不断的扶持和帮助,支持阿尔山市获批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成功进入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支持阿尔山市编制《阿尔山市旅游产业扶贫行动计划(2015—2019)》;支持阿尔山国际养生度假旅游区项目入选2015年国家旅游局优选项目库并获批27.9亿元授信资金。如今,文化和旅游不仅让阿尔山声名远播,更成为当地民众脱贫致富的“金钥匙”与“大靠山”。这让张浩深感欣慰和骄傲。
在张浩和同事们的努力下,阿尔山形成了全域旅游的完整思路,除了编制旅游产业扶贫行动计划、旅游扶贫调研报告等,还积极推行“边贸+旅游+扶贫”模式、“旅游专列+扶贫帮困”模式、“全域旅游+五小经济”模式,以发展家庭宾馆、农家乐、林家乐为主体,带动特色种养业、传统手工业、餐饮服务业、乡村运输业等业态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的普惠效应和富民效应。
“阿尔山的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正稳步推进,接下来我们将探索如何把文旅融合的发展思路进一步贯穿于扶贫工作中。”张浩说。
(以上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2019-09-23,薛帅)
文旅扶贫干部的光荣与梦想 | 定点扶贫区就是“战区”
2020年,我国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众多赴贫困县挂职的文旅干部奋斗在一线,依托非遗、音乐、旅游等文旅资源,发挥文化和旅游扶贫工作的独特优势,当好带头人、做好助推器,为取得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发光发热,践行使命和担当,实现光荣与梦想。
“对卢文斌来说,定点扶贫区就是战区。”山西省娄烦县文旅局局长郭伟生说。
地点:山西娄烦
场景:为了解娄烦文旅扶贫工作开展情况,记者几次与山西省娄烦县副县长卢文斌预约采访时间。采访时间定在9月17日的上午11点。不想,当天上午10点左右,记者接到卢文斌的来电:“不好意思,我的身体出了点问题,马上要进手术室。”截至发稿时,卢文斌仍在病房中。
扶贫一线:虽然当下娄烦县已进入脱贫摘帽后的巩固期,但脱贫攻坚任务依然繁重。卢文斌自今年4月履新以来,便步履不停地奔赴贫困一线开展工作,希望协助娄烦打赢脱贫攻坚战。
“敬佩”“不易”“务实”,这是卢文斌周围的工作人员谈起他时用到的词。郭伟生介绍,卢文斌担任庙湾乡脱贫副总指挥。庙湾乡是一个纯农业乡,也是娄烦县的深度贫困乡,背包下乡、走村入户,对这里的扶贫干部来说是工作常态。这几年,在一批批卢文斌这样的扶贫干部的积极扶助下,该乡发生了巨大变化:村里的饮水问题解决了,新修了公路,土特产卖到了云南等地……
据了解,在文化和旅游部的支持下,卢文斌负责的各项扶贫工作开展顺利:4月21日至24日,以非遗旅游研学、木版年画培训为内容的“非遗+扶贫”活动在娄烦官庄村举办;5月30日、31日,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在娄烦开展慰问演出;6月24日,中国社会艺术协会“儿童艺术启蒙工程公益慈善项目”快乐音乐教室捐赠仪式在娄烦举办……
文化和旅游部出资支持娄烦编制完成了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卢副县长有长期在旅游系统的工作经验。我们对全域旅游怎么干、以什么项目做支撑进行了详细论证,希望在完善旅游业配套设施和推广宣传的基础上,把娄烦几大旅游带传播出去,让旅游业成为带动全县人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郭伟生说。
(以上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2019-09-23,李静)
文旅扶贫干部的光荣与梦想 | 文化为贫困家庭带来希望
2020年,我国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众多赴贫困县挂职的文旅干部奋斗在一线,依托非遗、音乐、旅游等文旅资源,发挥文化和旅游扶贫工作的独特优势,当好带头人、做好助推器,为取得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发光发热,践行使命和担当,实现光荣与梦想。
“扶贫干部必须真正沉下去,同群众一起干,不蜻蜓点水,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地点:山西静乐
场景:“静乐县自今年7月始,便进入了百日脱贫攻坚关键期,10月会迎来‘省检’,明年上半年迎来‘国检’,能否让静乐摘掉贫困县的帽子,这几个月是关键。”电话里,孟宪璋的声音带着坚定的使命感。
扶贫一线:孟宪璋现在是山西静乐县副县长,今年4月履职。到任后,他用一个月对静乐基本情况做了调研。“静乐隶属于忻州,忻州的贫困县是省里最多的,而静乐又属于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其贫困程度和扶贫难度可想而知。”孟宪璋说。
在静乐,条件稍微好一点儿的家庭,会把孩子送到忻州或太原求学,留在静乐的多是条件一般或比较贫困的,生源问题导致这里的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很少。
孟宪璋说:“如果能为静乐提供优秀的教育资源,培养出一批年轻人,不仅能为贫困家庭带来希望,也能缓解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基于此,他到任之初即产生了与中国交响乐团结对子的想法,现在已签约落地。据介绍,中国交响乐团将从静乐的高中生中选拔优秀学员进行辅导,组建声乐和器乐两个班,希望经过3年的培养,选送一批学生进入高等艺术院校学习。
对于静乐的旅游资源,孟宪璋也做过深入的走访调研。他说:“静乐既有旧石器时代的遗迹,也有红色革命的遗存。如何将旅游资源变为扶贫开发的有效抓手,是关键所在。”
当前,静乐正在全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把旅游业发展为支柱产业。“我们要从当地的文化和历史上做文章,结合全域旅游打造示范项目家庭扶贫、景区岗位就业扶贫、旅游商品技能扶贫、旅游合作分成扶贫等新模式,辐射带动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加入旅游产品的制造与营销中,彻底实现产业脱贫。”孟宪璋说。
(以上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2019-09-23,李静)
文旅扶贫干部的光荣与梦想 | “扶贫事业是一种家国情怀”
2020年,我国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众多赴贫困县挂职的文旅干部奋斗在一线,依托非遗、音乐、旅游等文旅资源,发挥文化和旅游扶贫工作的独特优势,当好带头人、做好助推器,为取得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发光发热,践行使命和担当,实现光荣与梦想。
“扶贫事业是一种家国情怀,是一份责任担当,更是一项德行善举,是真正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有幸参与祖国‘三大攻坚战’之一的脱贫攻坚战,是一生中难得的经历和宝贵财富。”
地点:广西巴马
场景:6月2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瑶族自治县党委常委、副县长蔡山帝来到位于巴马寿乡广场的新华书店,这家正在改建的书店未来会以集合阅读、互动、亲子、餐饮等功能的新面貌问世。这项工程是“书香巴马”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希望借助‘国家文化云’,推出大数据云平台‘巴马文旅云’。同时,在国家图书馆等的支持下,推进巴马县图书馆总分馆建设,营造实体书店和各级文化空间的书香氛围,最终实现数字阅读和实体阅读的并轨提升,让巴马的文化层次与国内国际优质旅游区成功对标。”蔡山帝说。
扶贫一线:今年3月,蔡山帝来到巴马挂职。推动“书香巴马”,建设学习型社会,是县里交办给他的重要任务。
初到巴马,蔡山帝走访了县辖区的多个乡村,看到不少地处偏远大石山区的民众,过着靠天喝水、靠地吃饭的贫困生活。如何借助文化和旅游的力量,啃下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成为萦绕在蔡山帝心头的一大问题。“文旅融合,助推脱贫攻坚;交流互鉴,共筑巴马自信。”蔡山帝暗自定下了个“小目标”。
在巴马东山乡,城镇化的加快让瑶族传统节日、非遗项目“祝箸节”的传承与发展日渐艰难。“我们计划请专业团队围绕祝箸节对瑶族特色文化进行全方位、整体性开发,找到它与当代社会的衔接点,进行包装和提升,让它融入社会、创造产值。”蔡山帝说。
蔡山帝努力为当地学校和贫困学生创造交流机会,纾解经济困难。在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的支持下,蔡山帝促成巴马“布努飞歌童声合唱团”到北京参加中国国际合唱节“童声合唱团提升计划”,还积极联系社会机构、企业家代表捐资助学,为巴马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公益力量。
巴马既是文化和旅游部定点帮扶的贫困县,也是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下深圳市大鹏新区的对口扶贫县。如今,“部市合作”的相关项目已经初见成效。
(以上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2019-09-23,宋佳烜)
【数据分析】
在全域旅游大背景下,文旅与扶贫工作的结合,为贫困地区“精准”裁量了一个适合地方特色的经济发展方式,激发了地区的内生动力。这种结合,彰显了“精准扶贫”工作的内在要求,是脱贫工作的趋势所需。
全域旅游所具有的系统性、全局性特征,使得旅游业的发展有了更多的空间和更为丰富的条件。由此带来的文旅扶贫,也维持了其“保护+开发”的发展模式。
扶贫要先认知自我。无论采取何种扶贫方式,都需要先深入了解地区实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症结所在,找准扶贫发力点。阿尔山地区正因为有了发展全域旅游的思路,从而在此基础上推行“边贸+旅游+扶贫”模式、“旅游专列+扶贫帮困”模式、“全域旅游+五小经济”模式等,发展家庭宾馆、农家乐、林家乐为主体,带动特色种养业、传统手工业、餐饮服务业、乡村运输业等业态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的普惠效应和富民效应。这种做法就是建立在对地区充分认知的基础上的。
扶贫要先扶智。上文案例中,“书香巴马”和山西省静乐县的文化扶贫,都属于“扶智”。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虽然文化教育对经济效益的带动作用在短期内不是很明显,但长远来看,这种作用是尤为重要的,是根本的。人民文化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他们的认知水平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力量。只有“扶好智”,才能实现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广西巴马和山西静乐都在“扶智”上找到了恰当的发展路子。
扶贫要因地制宜。上文案例中所采取的措施,无一例外地契合了地方特色资源和发展趋势。正因为如此,这些地区的扶贫事业有了亮点。文旅脱贫在与地方融合的过程中,必须掌握文化旅游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核心要义。只有兼顾这两个内容,才能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任何脱离地区实际的扶贫创新都是不现实的。
精准脱贫,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也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在全域旅游的发展带动作用下,相信越来越多的贫困地区会找到适合自身脱贫的经济发展道路。也相信在众多脱贫事业坚守者和支持者的共同努力下,精准脱贫的目标一定会早日实现的。
来源:文化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