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化的力量推进军地共建共享
杜洁芳
2017年,原文化部与武警部队签署了《关于文化建设军民融合发展合作协议》,重点在设施资源、人员交流、组织文艺创演等方面开展合作。浙江金华、湖北黄冈、新疆和田作为试点地市迈出了军民文化共建的步伐。两年来,三地先行先试、携手共建,结出累累硕果。
为总结推广试点工作经验,12月4日至5日,文化和旅游部、武警部队在浙江金华举办文化建设军地共建共享试点成果现场推广会。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张旭、武警部队政治工作部主任高伟出席会议并讲话,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朱国贤出席会议并致辞。文化和旅游部系统相关单位、武警部队各级单位有关负责人通过聆听会议、参观展览、观摩演出等形式,学习文化建设军地共建共享经验,交流心得。
东中西因地制宜
探索共建新路径
张旭表示,军地双方高起点高标准谋划推动试点工作,建立互惠合作机制,坚持项目带动,因地制宜探索文化建设军民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形成了一批示范典型,取得了预期成效。高伟对军地双方合作取得的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并强调要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军民融合的重要意义,把握总体要求,加强统筹推进,形成融合发展合力。
项目带动是促进融合的重要载体,也是试点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试点方案中确定了4项重点工程和12个具体项目,通过项目推动使合作共建深耕深扎。在设施资源共建共享方面,三地积极推进军民融合文化场馆,武警部队数字图书馆和军营开放日项目,挂牌设立了近200个军民融合文化场馆,60多家图书馆、文化馆在武警支队和中队设立分馆;国家图书馆建立武警数字图书馆、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开设武警文化共享超市,累计向武警部队提供电子图书2万余册、音视频资源40余万部。在文艺创演合作方面,三地积极开展地方文艺演出进军营、军队文艺作品进社区、优秀文艺作品联排,地方文艺团体到武警基层连队慰问演出上百场次,武警文艺团队进社区演出60多场次,一大批优秀文化活动品牌脱颖而出,有效增加了军地基层优质文化产品供给。
三地还因地制宜开创特色做法。金华充分运用多媒体和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建设多功能体育馆、数字灯箱、喜马拉雅听书站;黄冈发挥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联手推进红色教育基地、红色文艺作品、红色文化营区建设;和田提出文化扶贫、文化团结等文化建设共建共享方向,部队帮助建设的乡村文化广场和广播宣传系统为群众输送文化营养,让党的声音传遍千家万户。
感受文化滋养
激发崇军情怀
此次活动内容包括经验交流、参观展览、实地调研和观摩演出。在经验交流环节,试点地市以及国家图书馆、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有关负责人先后作了发言,其他地区代表也纷纷表示会将这些宝贵经验进行复制推广。
实地调研中,与会代表走进武警金华支队、义乌中队、特战中队进行考察。记者在军营中看到,一座座明亮、舒适的图书馆在军营中落地,定期更换的图书、数字化的阅读设备一应俱全,朗读亭朗诵、喜马拉雅听书等当下流行的阅读方式也走进战士们的生活。武警金华支队图书分馆管理员王琛介绍,自分馆开馆以来,受到了官兵的热烈欢迎,平均每日百余人次借阅,每月近5000人次借阅。在武警义乌中队,战士辜承不同字体的精致篆刻作品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他说:“自从业余生活中有了艺术种子的播撒,我开始对篆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除了每天抽出一个多小时去练习,还经常向老师请教,几个月下来,积攒了一些功底。有了篆刻的陪伴,休息的时光变得很充实。”
在观摩演出环节,战士们为大家上演了一场军地融合的特色演出,舞龙舞狮、广场舞表演……原本平常的表演在战士们的演绎下,更显英姿勃发。
坚持问题导向
巩固试点成果
两年多的探索实践使双方合作更加顺畅,也对文化建设军民融合发展的认识不断加深。当然,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试点整体数量和规模偏小、缺乏政策指导和标准规范等。张旭指出,下一步,要坚持问题导向,巩固试点成果,加大工作力度,在落实中央强调的“统”“融”“新”“深”上下功夫,重点从加强政策制度建设、打造军地文化建设精品工程、完善评估机制等方面推动文化建设军民融合工作深入开展。与会代表也表示,这将是今后工作的主要着力点。
军地文化共建共享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建共享,因为在这一过程中,大家从文化的力量中汲取了积极向上的动力:武警战士通过文化的滋养,生活更加绚丽多彩;文化工作者通过对部队的了解,开拓出新的创作土壤;驻地群众接受了国防教育,激发出浓厚的崇军尚武情怀。
来源:中国文化报12月9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