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纸化”入场——
一张电子票带来数字化新生态
演唱会开场前观众扫码入场
演出现场求票心切遭遇假票,恶劣天气交通停运门票在手无法转赠,千辛万苦到达演出现场发现忘了带票……看一场演出,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状况”。然而,随着现场娱乐“扫码观演”的实现,种种烦恼或将迎刃而解。
1月1日19点30分,张信哲《未来式》世界巡回演唱会无锡站在江苏省无锡市体育中心举行。巡演现场,大麦网购票用户全部凭电子票扫码入场,这是无纸化技术在国内大型演唱会现场的首次规模化应用,也预示着无纸化技术正逐步走向成熟。
“无纸化”是指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演出行业的新理念,即通过电子票、人脸识别等环保、安全的方式入场,助力行业数字化提效,便于用户观演。2019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开展期间,4天35万人次观展,90%购票用户凭电子票扫码入场,一度创下中国单场次游戏展无纸化入场规模新高。
这项技术如今又被成功地复制到了演唱会现场。张信哲无锡演唱会开演前,购票用户通过闸机设备核验入场,人均核验1秒以内,入场效率较纸质票提升2倍。
“不同于展览,大型演唱会代表着高密度人流的集中入场,对现场网络和核验要求极高。大型演唱会实现无纸化,代表着数字化现场服务的最高水平。”大麦网无纸化项目负责人高初表示,人流越大,意味着对现场基础网络稳定服务能力、数据化票面的量产能力、电子化核验快速准入能力的要求越高。三种能力同时高配支持,才能实现无纸化的批量应用。
大麦网票务与现场产品负责人滕杨表示,无纸化现场全部采用智能组网,能够保证8个小时以上的稳定网络,同时,在数据存储上采用预产码模式,电子票提前缓存到用户手机,即使现场出现断网情况,核验也不受影响。
除了保证现场的基础核验服务外,用户细节体验也有升级。
通过开设电子票转赠功能,因特殊原因无法现场观演的用户,可以一键转送好友;在转送过程中,为防止“黄牛”倒买倒卖,大麦还增设了被转送人身份信息的核验,将电子票和观演人信息进行了身份绑定,保证票证合一。
在现场核验环节,针对演唱会品类的高复杂入场流程,推出了智能现场导引,地图和场馆入口信息实时在线,票夹导流蓝色电子票入看台,红色电子票入内场,优化人员的动线,避免观众拥挤排队。同时,依托阿里的生态优势,这张电子票还将连接出行、用餐等消费场景,为用户打造多样化的服务。
高初透露,在不断优化现场娱乐行业的线下服务外,还将开放演出票夹,设计行业票仓,提升演出商、场馆、分销渠道以数字化的行业服务能力,共建现场娱乐数字化生态。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无纸化还具备了全面杜绝假票的能力。电子票采用银行级动态二维码,每分钟实时刷新,能够有效杜绝截图、仿制、盗取等不法行为。可以预见,随着无纸化的进一步落地,用户购票将更加安全。
除演唱会外,无纸化技术还将“进军”体育赛事领域。2019年12月,大麦网与CBA达成了无纸化赛事合作意向,双方将共同推进篮球赛事的无纸化观演进程。
编 后
大型现场活动往往给人以“拥挤”“无序”的印象。大型演唱会中,往往出现观众与检票工作人员的冲突,既容易引发公共安全风险,也影响观众的消费体验。5G时代的到来,观众群体的日益年轻化,进一步推进了演出行业的数字化进程。
去年,一位粉丝翻遍3吨干垃圾寻找不慎丢掉的演唱会门票的新闻登上热搜;早些年,王菲《幻乐一场》复出演唱会因“天价票”引发争议,有关部门立案调查后,发现是有组织、有规模的黄牛炒作行为。
“无纸化”等数字化在行业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票是主体、人是附属”的行业惯性,弥补了纸质票易丢失、流转不畅的短板,同时,将身份信息与票面信息进行绑定、验证,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黄牛炒票”。
在便利观众的同时,通过数据分析进行演唱会画像,可以清晰地判断不同歌手在不同城市的受众情况,以此来判定巡演规模,改变以往根据主办方经验操盘演唱会的模式,这无疑也是数字化对于娱乐演出行业的反哺。
本报记者 宋佳烜
来源:中国文化报2020年1月7日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