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纵横>>在传承汉字文化中讲好中国故事
2021年03月26日
在传承汉字文化中讲好中国故事
在传承汉字文化中讲好中国故事

在传承汉字文化中讲好中国故事

樊树林

汉字文化是深厚的,它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历程,记录着中华文明的兴衰嬗变。认识中国首先认识的是汉字,从这个层面上讲,汉字文化的自信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的源头活水。

去年,全国人大代表、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授安然曾在全国两会上建议将二十四节气的谷雨当天设立为“汉字节”。今年安然再次建议国家设立“汉字节”,深入探讨如何以此提升中文交际价值和国家语言战略能力,构建国际话语权。这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和热议。

早在2010年,联合国新闻部宣布启动联合国语言日,并将中文日定在农历二十四节气之“谷雨”,以纪念“中华文字始祖”仓颉造字的贡献。汉字产生以来,一直承担着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塑造与滋养中华民族精神、统一与团结中华民族的作用,而每一个汉字,都可以讲出有趣的故事。设立“汉字节”,对传承好我们的汉字,讲述好汉字故事,培养我们的文化自信具有现实意义。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汉字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更大进展,国际人文交流合作逐步拓展的今天,我们的“方块字”大放异彩,受到许多外国人的喜爱。

设立“汉字节”的最终目的不仅在于推广中文汉字,传承优秀中华文化,更要着眼于提升文化自信、语言安全和话语权的构建。中国是一个东方大国,国际地位得到了极大提升,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持续提升汉字的国际影响力,发挥中文在国际文化、经济、贸易等方面的功能,构筑我们的民族精神是中国巩固国际地位的必由之路。

汉字作为让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自然也是中国向世界发声的重要途径。通过设立“汉字节”,让世人了解汉字蕴含的东方智慧,让汉字在发展过程中衍生的文化内涵植根于更多人心中,让世界各国人民通过汉字了解我们的思想、文化和文明,是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中不可替代的助推器。

在历史的向前发展中感知汉字的魅力,在现代的责任中构筑汉字的文化谱系,是当代中国人的使命,更是责任和义务。让汉字在历史与现实中充分贯通,传递出更美的中国声音,书写好中国故事,让中华民族为世界提供更厚重的文化、文明样本,是构筑文化自信的、培养民族自豪感的重要途径。

来源:中国文化报2021年3月26日第2版

分享到: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林校南路5号   邮编:102600
联系电话:010-69243250(办公室传真)   69268094(教务处)   69268437(科研处)
网站维护: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信息中心   电话:010-69268476
官微二维码
学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