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全面小康》白皮书发布
中国的全面小康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小康
9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厅发布《中国的全面小康》白皮书,并举行发布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徐麟,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赵辰昕,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刘焕鑫出席,介绍白皮书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徐麟表示,白皮书回顾中国小康社会建设的不平凡历程,介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成就,展望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美好前景,是一部记录和反映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探索实践的重要文献。
白皮书介绍,全面小康,重在全面。中国的全面小康体现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小康;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需求,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小康;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多维度、全方位的小康。
“中国的全面小康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小康,既是仓廪实、衣食足,也是知礼节、明荣辱。”徐麟介绍,我国精神文化产品不断丰富,目前,中国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达到81.3%;去年,我国电影票房收入超过204亿元、位列全球第一,今年1月至8月我国电影票房收入达328亿元,继续位列第一。
同时,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不断增强,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六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到去年年底,全国公共图书馆超过3200个,博物馆超过5700个,美术馆超过600个,文化馆超过330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超过3.2万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达57.5万个。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基本实现免费或者低价开放,更多高标准文化设施正在建设中。
此外,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有“钱”有“闲”,“说走就走”成为现实,“诗与远方”触手可及,人们在旅游中领略大好河山、感悟中国之美。2019年,国内旅游总人次超过60亿,旅游总收入达到5.7万亿元。
徐麟指出,国家的发展强大、精神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显著增强了中国人民的精神力量。“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在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扎实迈进,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多的期盼和更好的要求。共同富裕既是物质上富有,也是精神上富足。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文化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着力在普惠性、多样化、品质化三方面下功夫,不断提升人民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徐麟表示。
来源:中国文化报2021年9月30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