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纵横>>提质创新 推动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迈上新台阶
2022年01月19日
提质创新 推动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迈上新台阶
提质创新 推动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迈上新台阶

2021年4月,文化和旅游部、中央文明办印发《2021年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工作方案》,充分肯定了志愿服务在弘扬革命精神、促进民族团结、推进乡村振兴、助力经济复苏、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学雷锋活动和景区文明旅游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也是对全国旅游景区、文化单位火热的志愿服务的一次总结。本报选取山东曲阜、河北秦皇岛、湖北十堰、四川成都四地的杰出志愿服务范例,展示志愿服务在全国文化旅游建设中的创新做法。

河北秦皇岛图书馆“文化助盲志愿服务”

“我是你的眼 带你看世界”

范海刚  李秋云

志愿者为盲人按摩诊所张贴春联 秦皇岛图书馆供图

“大家把智能听书机再测试一下,搞卫生及消毒的时候注意物品一定要放回原处……”春节临近,河北省秦皇岛图书馆阅读推广部主任张嘉叮嘱该馆的文化助盲志愿者,为今年春节前的文化助盲活动做好准备。

“近期我们主要开展为视障读者送春联、清理盲人诊所卫生、为盲人读书、智能听书机外借等文化服务。”张嘉介绍,这些活动都是“我是你的眼 带你看世界”——秦皇岛图书馆文化助盲志愿服务项目的常规活动之一,该服务项目自2015年开展以来,积极帮助视障群体减少阅读障碍,参与项目的注册志愿者人数超过300。

据统计,秦皇岛市约有2万名视障者,看书难、学习难、出行难是他们的主要障碍。如何满足视障读者持续增长的文化需求,保障残疾人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缩小视障群体与信息时代的“阅读鸿沟”?立足服务阵地,秦皇岛图书馆于2003年成立河北省首家盲人图书室,经过多年探索,“我是你的眼 带你看世界”——秦皇岛图书馆文化助盲志愿服务项目应运而生,充分运用人性化、多元化服务理念,走出了一条全新的文化助盲发展之路。

该文化助盲志愿服务项目运营以来,大力开展“一送二建三代四免”服务措施,即对到馆困难的读者,可电话预借、续借、送书、送电脑到家;在山海关特教学校、北戴河残疾人康复中心建立图书流动站,在三县四区图书馆设立服务点,配置智能听书机、盲文图书、阅读设备等方便县区视障人士就近阅读;为盲人代购学习用具、生活用品,为有需求的读者代刻光盘、录磁带、印文献等;免费培训、免费上网、免费使用盲文设备、免费制作有声读物。

据了解,四项服务措施开展后,极大地改善了当地视障者的阅读状况。王卫国是2003年盲人图书馆建立时的老读者了,18年来,从盲人阅览室的“摸读”盲文书籍到参加盲人电脑培训班,从玩转盲人扑克到学习盲人英语,王卫国的内心有太多的感激。

“认识了这些亲人,让我的人生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给我支持、给我帮助,真心实意地关心我、照顾我,让我在这个社会有了坚实的后盾……”由王卫国口述、其家人代写的感谢信中这样写道。2006年,王卫国成为北京联合大学盲人大学生;2020年,他取得盲人按摩中级职称资格。

解决了视障者普惠化阅读的问题,那么如何做好个性化需求服务?秦皇岛图书馆文化助盲志愿者服务项目通过“个性化阅读+普惠化阅读”“数字阅读+面对面朗读”等,搭建学习平台,受到了视障读者的欢迎。

“第九章,前深线.……”对于文明里正康盲人按摩诊所来说,能听完《解剖列车》一书,是去年新年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诊所视障者宋少辉表示,之前《解剖列车》这本关于筋膜的按摩专用书籍没有盲文版,图书馆就安排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定期面对面朗读,让他们特别感动。

据了解,为满足视障读者对不同书籍的阅读需求,秦皇岛图书馆开展了“让我为你读本书”面对面朗读志愿者服务。馆内文化助盲志愿者根据反馈,面对面朗读服务转化为有声读物,并下载到电脑、手机或读书机供视障朋友反复阅读;对馆内没有的图书,开展“你看书我买单”的快借服务,采取“网上下单+快递到家+志愿者朗读”的模式,实现个性化阅读。同时,馆内购置了50张8G阅读卡,将电子书、有声读物和无障碍电影存放在内,免费借给视障读者使用。

统计显示,2015年至2020年,秦皇岛图书馆开展适合视障群体各类阅读活动、助盲活动125次。其中2017年至2020年,秦皇岛图书馆共服务盲人读者2156人次,接听盲人热线咨询电话560余次,为盲人读者上门送书、送读书机、送电脑130余次。“多彩的平台、丰富的活动让他们走出小家、融入社会,营造了残健融合的浓郁书香氛围。”张嘉表示,学习平台、交流平台的搭建,使服务成果十分显著,多名盲人在图书馆的帮助下考上北京联合大学、长春医学院;多名盲人按摩师获得帮助后顺利晋级医师、副主任医师。

“我们会定期为盲人诊所和盲人家庭做防控消杀和卫生清洁,为盲人代购生活用品,帮助视障人士导盲出行等。”已经服务8年的秦皇岛图书馆文化助盲志愿者刘莹说。

“‘我是你的眼 带你看世界’文化助盲志愿服务一改以往传统图书馆‘等读者上门’的阵地服务模式,采用‘主动上门+阵地服务’‘个性化阅读+普惠化阅读’‘数字阅读+面对面朗读’的方式,极大地满足了视障群体的阅读需求。”秦皇岛图书馆馆长郝富贵表示,通过文化助盲志愿服务让志愿者与视障者共同成长,促进了残健融合,营造了全民阅读的良好氛围。

湖北十堰竹溪县“李军经典一百悦读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换来“五心”

瞿祥涛 王永娟

“李军经典100悦读志愿服务”现场   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6年时间,发展“经典100悦读社”13家,累计关爱帮扶2000余名留守儿童和爱好诵读的孩子。这是截至目前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李军经典100悦读志愿服务”项目交出的成绩单。

“李军经典100悦读志愿服务”项目于2016年发起创办,以国学经典传承为基点,将优秀图书馆资源与国学经典文化课相结合,以课外辅导的形式关爱留守儿童,并形成志愿服务队、图书馆、乡村学校“馆校联动、三位一体”的志愿服务模式。

前些年,做过中学老师、教育局干事,在十堰市一个街道办干部的岗位上退休后,李军回到了故乡竹溪县蒋家堰镇黑龙洞村。刚回到家乡不久,发生在家门口的一幕让她揪心不已。那是2015年暑假的一天,“砰”的一声巨响把正在午睡的李军惊醒。她出门一看,自家新安装的窗户玻璃碎了一地。在门外的空地上,一群手握石头、棍棒的小孩正准备逃跑。

李军叫住他们一问,得知这些孩子的父母长年在外打工,孩子们放学后无所事事,不是拿着大人的手机玩游戏,就是在泥沙堆里翻滚打闹。回忆自己的儿时,家里5个孩子上学,但不管多忙,母亲每天晚上都会抽出时间陪孩子们诵读《孟子》等国学经典,讲解其中做人做事的道理。“国学经典以文化人,塑造品性,增长见识。何不给孩子们建一个诵读国学经典的地方?”于是,李军在新建的房子里腾出一间,用退休金购置了一批桌椅、书柜和几千册国学经典读物,为黑龙洞村留守儿童创建了第一个“家庭式读书屋”。这便是第一家“经典100悦读社”,意为“愉悦地反复阅读经典”。

得知这一消息,李军的兄弟姐妹纷纷响应支持:“黑龙洞村的山水养育了我们,做人要学会感恩。”他们在全村发起倡议:凡6岁至12岁孩子,均可到“经典100悦读社”接受课外辅导,表现优异者不仅有奖品、奖金,李氏兄妹还将资助其完成中学到大学学业。

黑龙洞村村支书袁金国至今还清晰地记得,书社开张第一天,附近两个村子的村民闻讯赶来,很多白发苍苍的老人恳请收留小孙子。

每天放学后,“经典100悦读社”准时向孩子们开放,分年龄段引导阅览内容。每月一次阅览总结,根据签到次数、阅览书数目给予奖励。每到周六、周日,李军就陪着孩子们诵读国学经典,还开设了体育、美术、棋类课程。

不仅是诵读经典,李军还强调“知行合一”。她给孩子们定下10条规矩,包括敬老爱幼、礼貌待人、团结友爱、遵守纪律、爱护公物、热爱劳动、讲究卫生、爱护花草、文明用语、无不良风气。每月评比,鼓励大家争当“十好少儿”。

从一个点到遍地开花,从一个人到一个团队。李军的善举,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6年来,她和兄弟姐妹共同投资50余万元、接受社会资助20余万元,全部用于留守儿童教育。“经典100悦读社”发展到如今已有13家,分布在竹溪县5个乡镇13个村。

李军介绍,每个“经典100悦读社”室内面积均在70平方米以上,室外活动场地500平方米以上,每家固定聘请了1名辅导老师,同时招募各个乡镇中心学校的老师和县直机关的志愿者,定期轮流投身到“经典100悦读社”的关爱活动中,志愿服务3万多小时,累计有2000多名学生参加读书活动。

目前,“李军经典100悦读志愿服务”项目的志愿服务团队,以15名诵读老师为专业支撑,以100余名文化志愿者为工作骨干,吸引了2000余名机关干部、企业家、普通群众等各界爱心人士参与其中。

“政府放心、家长安心、孩子开心、村民舒心、学校省心。”竹溪县相关负责人表示,“经典100悦读社”的创立,让孩子们在空闲时间有节制地使用电子产品,接受文化熏陶,培养良好品行,也让家长没了后顾之忧。对孩子们来说,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精神世界;对学校来说,承接和弥补了校园教育思想政治课在时间和实践上的不足,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很大帮助。

目前,该项目唤醒了全社会的爱心,志愿服务精神得到广大弘扬。竹溪县各乡镇均建立安幼养老中心300余家,有效解决了“三留守”的社会问题。

四川成都博物馆“巴蜀千年 薪火相传”文化讲解服务讲解员和观众一起入文博的“坑”

付远书

“我手上拿的这个小碗其实是个灯,这就是成都话‘你娃不是个省油的灯’的由来。”在成都博物馆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虽然来自社会各行各业,但共同讲述着这座古都的灿烂历史,引领观众触摸千年之城的文化与变迁。他们来自“巴蜀千年 薪火相传”文化讲解服务队,是“让文物‘活’起来的”践行者、传播者。

据介绍,“巴蜀千年 薪火相传”文化讲解服务项目是由成都博物馆组织发起,旨在通过发展一支具有知识性、专业性的志愿文化宣讲团队,以更贴近群众观感体验的视角多维度推广天府文化的传播,增强文化认同,为城市发声。

项目的成立并非突发奇想。近年来,成都博物馆的观众不断增长,观众的讲解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发展社会志愿者显然已成为博物馆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发挥社会教育功能的方式之一。自2016年招募启动以来,通过严格的筛选、培训、考核,“巴蜀千年 薪火相传”文化讲解服务队成员已达60人。截至目前,他们围绕成都历史文化脉络“花重锦官城——成都历史文化陈列”古代篇、近世篇以及民俗篇3个部分,已累计开展义务讲解2.18万小时,接待观众10万余人次。

朱凌正在进行志愿讲解  成都博物馆供图

作为招募的首批志愿者,曾在航空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企业管理的朱凌已在成都博物馆志愿服务近6年。“每当外地亲戚朋友来到成都,我都会告诉他们要看古迹就去杜甫草堂、武侯祠、都江堰,要热闹就去宽窄巷子、春熙路和锦里。”朱凌说,起初自己对文博并不感兴趣,直到第一次走进成都博物馆,才喜欢上徜徉在博物馆去探寻文物奥秘的感觉。在成为正式的志愿者讲解员后,她花几年时间恶补历史文化知识,增强文学艺术修养,努力用第一手资料不断打磨修正讲解词,让文明素养通过志愿者的言传身教影响观众。

热爱,这是采访中记者听得最多的一个词。在很多人眼中,“巴蜀千年 薪火相传”文化讲解服务不同于其他专职讲解,凭的是他们对文博事业的热爱。由于志愿者来自各个行业,性格各有不同,讲解风格也形成了差异,这反而满足了相当一部分游客体验者对个性化的追求。

“刚开始逛博物馆看不懂,也记不住。”曾在北京从事互联网工作的陈硕总是不知道该如何更好地参观博物馆,2019年回到家乡成都后,陈硕多次被不同的志愿讲解员带领参观,还加入了文博爱好者的微信群,一起听讲座等,收获很大。

除常规展厅文化讲解服务外,10余名文化志愿者自发根据展览内容以及业务需求,结合自身专长,策划业务培训课堂,组织开展了“成小犀英语角”“讲解词规范”“语音规范与科学用嗓”“走近成博”4个专题讲座共计50余场,同时开通线上直播,影响观众5万余人。

2021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成都博物馆又隆重推出“红星耀蓉城·百年铸辉煌”主题特展,从讲解服务队里筛选出7名优秀共产党员,在1个月展期内共提供红色讲解服务200余场,接待5000余人参观,为弘扬红色精神、传承革命薪火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山东“曲阜百姓儒学文化志愿服务”

护起来,读起来,百姓儒学“活”起来

苏  锐

曲阜市百姓儒学文化志愿者在开展活动    曲阜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1月14日,山东省曲阜市城区街头,几位刚放寒假的中学生正在老师的带领下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正读初中二年级的陈晓晓说,他们参加的是“曲阜百姓儒学文化志愿服务”项目,主要为低年级的同学讲解曲阜的历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曲阜市息陬镇的种粮大户王全伟加入的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志愿服务。“我包地种粮食,但总感觉对社会贡献不大。”王全伟说,两年前,他到镇上听了文化志愿者的讲课后非常受震动,在闲暇时也加入百姓儒学文化志愿服务队伍,去村里宣传文物保护。

近年来,曲阜市文化和旅游局践行百姓儒学理念,以“曲阜百姓儒学文化志愿服务”为品牌,走出了文化志愿服务的新实践。几年来,曲阜市采用“流动文化服务+”, 让百姓儒学“动”起来,鼓励演出走出剧院、图书走出书屋、展览办到村头,让基层的艺术进城来、城里的精品下乡去。此外,为推动文化精准扶贫,当地还深入偏远乡镇、贫困村开展流动志愿服务。

近年来,曲阜市努力激发志愿者参与积极性,鼓励、支持各项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培育打造了一批具有传统特色的文化志愿品牌。

据悉,曲阜对志愿者进行注册、登记管理,采用“包保到村”的网格化服务模式。在文物保护领域,组织文化、文博等各类志愿者开展了“用儒家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古建筑技艺体验小课堂、公众考古体验、乡村历史文化整理等各类活动,有效激发了社会各界群众的文化自觉。

创新全民阅读,也让百姓儒学“活”起来。在“图书馆+尼山书院”、乡村儒学讲堂等公共文化服务模式的基础上,曲阜市深入开展“舞前一堂课”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以遍布城乡的文化广场、百姓大舞台、广场舞队伍为依托,以“人人唱·村村演”文化活动品牌为载体,组织文化志愿者在跳广场舞之前为活动群众进行一堂国学经典诵读课。

“图书流转进家庭——扶贫·扶智·扶志”志愿活动从2019年开始,逐步在全市范围贫困户家庭中选拔有阅读需求的作为图书流转家庭,由文化志愿者为他们送去图书,进行阅读跟踪指导,读后归入农家书屋藏书。流动图书服务则提升了农家书屋建设和服务,集中打造了精品农家书屋120个。此举有效盘活了村居农家书屋的固定资源,吸引了基层群众特别是孩子们加入阅读队伍中。

曲阜又创新文化惠民,让曲阜百姓儒学演起来。2018年以来,当地深入开展“百场大戏进农村”“千场演出惠民生”等各类文化惠民活动,年均超过5000场次,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

据曲阜市文化和旅游局负责人介绍,“曲阜百姓儒学文化志愿服务”项目开展以来,共创新打造了百姓儒学节、百姓儒学“六进”、儒学讲堂、图书流转进家庭、文化遗产小课堂、庄户剧团巡演、新时代文明实践文旅志愿服务等百姓儒学特色品牌,建立基层文艺队伍486支,累计开展各类活动2万余场次,惠及群众100万人次,儒学让当地老百姓的精神生活更为幸福。

来源:中国文化报2022年1月18日微信公众号

分享到: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林校南路5号   邮编:102600
联系电话:010-69243250(办公室传真)   69268094(教务处)   69268437(科研处)
网站维护: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信息中心   电话:010-69268476
官微二维码
学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