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纵横>>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群众幸福感
2022年01月20日
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群众幸福感
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群众幸福感

2021年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文化和旅游部表彰了一批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其中,重庆市共有5个单位入选“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集体”,11人获评“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工作者”,5人上榜“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劳动模范”。作为重庆文化和旅游领域的优秀代表,这些单位和个人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优秀文艺作品、文化产品和优质旅游产品为抓手,深扎一线,为建设文化强市和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集体武隆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塑造旅游国际化发展新标杆

近年来,武隆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简称“武隆区文化旅游委”)以推进旅游业全域发展为主要抓手,取得丰硕成果,全域兴旅铸就金字招牌。

武隆区有芙蓉洞·天生三桥·后坪天坑世界自然遗产、仙女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仙女山·天生三桥·芙蓉洞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4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凭借丰富的旅游资源,武隆区文化旅游委近年来把文化旅游业作为统筹扶贫开发、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带动全区48个贫困村、3.1万户、10万余名农民脱贫致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万元,于2017年成功脱贫摘帽。“武隆旅游扶贫入选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全域乡村旅游扶贫模式入围全国乡村旅游发展典型案例,武隆旅游扶贫模式得到了原国家扶贫办等部委的充分肯定。”武隆区文化旅游委相关负责人说。

新时代背景下,武隆区文化旅游委坚持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加大自然遗产观光、康养度假、户外运动等国际文旅产品的供给,打造了“绿色发展实践国际论坛”、仙女山国际露营音乐节等一批文旅产品;《变形金刚4》《满城尽带黄金甲》《极限挑战》等在武隆选景拍摄,《印象·武隆》累计演出3000余场,川江号子走出国门到10多个国家开展交流,国际赛事品牌——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已成功举办16届,武隆已成为重庆市乃至全国的热点旅游目的地之一。2019年,武隆与瑞士、匈牙利、新加坡等11个国家进行了友好合作交流,缔结格林瓦德等3个国际友城,与瑞士少女峰“共建景区”,成为重庆市重要外事接待和入境游目的地。

武隆区文化旅游委建立了多主体、多部门参与的宣传营销联动机制,形成了全民兴旅、全域营销的“武隆模式”。2021年,在首届中国武陵文旅峰会上,武陵山区域四省市80余个市(州、区、县)达成了跨区域携手合作的广泛共识。

截至目前,武隆区先后荣获“全国首批生态文明示范区” “国家标准化旅游示范景区”“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国家绿色旅游示范基地”等30余项国家级殊荣,荣获联合国颁发的“可持续发展城市范例奖”,被生态环境部评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创新实践基地。

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劳动模范陈涛:谱写重庆杂技新篇章

由重庆杂技艺术团打造的驻场演出《魔幻之都·极限快乐Show》如今已在重庆国际马戏城上演700余场。作为重庆杂技艺术团负责人,陈涛带领着团队不等不靠、狠抓艺术创作,不断创新剧场运营模式,充分发挥国有文艺院团优势,大力拓展演艺市场,不但打造出深受本地市民和游客喜爱的《魔幻之都·极限快乐Show》,填补了重庆主城驻场演出的空白,还结合重庆国际马戏城场地优势,打造出了全国首个杂技艺术研学教育基地。

“将杂技和教育融合,开发以杂技、魔术为内容的研学项目,通过现场观演加互动体验的形式,对广大中小学生进行艺术普及和推广。”陈涛表示,这不仅实现了剧院资源的有效转化,也探索了一条适合重庆杂技艺术团发展的新路子。

驻场演出的推出,研学教育活动的开办,节假日主题演出活动的举行,以及对外包场、租场等业务的开拓,不仅提升了公司的营业收入,也将重庆国际马戏城打造成具有杂技特色的重庆旅游新地标。

近10年来,陈涛带领重庆杂技艺术团持续开展“杂技进万家”活动,广泛深入西部地区农村开展杂技演出,累计为中西部地区8个省市近900个乡镇的2000个村庄和社区街道奉献了约2000场演出,观众突破150万人次。重庆杂技艺术团荣获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先进集体等荣誉。

在响应国家扶贫工作要求、开展文艺扶贫的同时,陈涛从团队实际情况出发,在市内各贫困乡镇招收了17名8岁至12岁的孤儿和贫困家庭儿童,进行了为期6年的杂技专业培训,学习期间免收学杂、生活、服装等费用,毕业后直接录用,彻底解决其教育和就业问题,将扶志与扶智相结合,为我国脱贫攻坚事业的顺利收官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个杂技人,始终秉承的就是杂技精神:吃苦耐劳,勇争第一。这对杂技人来说已刻入骨髓。”陈涛说。30余年来,从杂技演员到杂技院团管理者,陈涛正是秉承着这种精神和初心,以及对杂技的深深热爱,促使他不断地创新,使杂技这门传承了3000多年的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活力。

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工作者刘帅:赓续红色血脉 弘扬红岩精神

刘帅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重庆人,从小就听大人讲重庆红岩村里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奋斗历程,熟知重庆歌乐山下江竹筠、王朴、刘国鋕等先烈的英雄故事。红色故事,耳濡目染;英雄事迹、长播心田,让刘帅自小就立志要当一名红岩讲解员。

18岁时,刘帅得偿所愿,成为一名红岩讲解员。至今已有20个年头,7000多个日夜,进行了3万多场讲解。红岩村、白公馆、渣滓洞、烈士墓,刘帅将青春镌刻在了先烈战斗的地方。

在老一辈红岩讲解员的引领下,无论酷暑还是严寒,刘帅都保持勤学好问、刻苦钻研的精气神,学业务、正发音、精服务。迄今为止,刘帅已为100多万观众讲述了红岩故事,赴北京、上海等20多个省区市传播红色文化。一次次精心准备,一场场细心讲解,刘帅以绵薄之力感染群众、弘扬正气,也让自己不断净化内心、提升境界。

“一次我们去西藏雪域高原开展红岩精神宣讲,面对观众渴望了解红岩精神的目光,我和同事们克服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圆满完成了讲解任务,受到了广泛好评。”在平凡的岗位上,如何干出不平凡的事业?在刘帅看来,唯有热爱自己的岗位,努力把职业当成事业。“作为红岩讲解员,就是要传承红岩精神、服务人民群众。”刘帅说。近年来,他在重庆市大中小学校广泛开展红色基因传承工程——“让烈士回家”、举办“寻找红岩发声人——红岩故事厅”活动、推出红岩故事100讲等宣教品牌。他还精心推出“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红岩革命故事展演活动,在湖北武汉、四川成都等地演出338场,观众38万人次、网络点击量突破600万次。

“当看到观众了解先烈事迹后油然而生的敬佩目光,我打心底感觉自豪、光荣。当参观学习红岩精神的人们得到净化提升时,我真切地感受到红岩英烈黄细亚遗诗所言的会心与欣慰——在凯旋的号声里,我们将交换一个微笑。”刘帅说。

作者:侯文斌

来源:中国文化报2022年1月20日第1版

分享到: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林校南路5号   邮编:102600
联系电话:010-69243250(办公室传真)   69268094(教务处)   69268437(科研处)
网站维护: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信息中心   电话:010-69268476
官微二维码
学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