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复杂态势中,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蔓延与反复震荡,进一步激化了全球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加剧了地区间的不平衡,导致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地区冲突日益增多。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我国文化安全面临严峻复杂的态势,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族分离主义、宗教极端主义等与国际反华势力彼此交织渗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迭代演进,社交媒体舆论场上的意识形态博弈日益凸显,对维护文化安全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 因此,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我们必须不断增强文化安全意识,推进文化意识形态工作创新,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坚决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一是坚持“两个巩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人类思想史上,没有哪一种理论像马克思主义这样对人类文明产生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过程中,不断取得新的理论成果,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它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当前文化安全工作的核心就是要加强理论武装,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但是如何深入人心?就需要一大批理论工作者投身其中,需要一大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奋战在理论研究与宣传工作一线,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不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二是坚定“四个自信”,深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体系建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当代中国的伟大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书。唯有坚定“四个自信”,深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体系建构,才能夯实国家文化安全的基石,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坚定“四个自信”,并从学理上讲清楚“四个自信”,从学理上深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研究,是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重大使命。推进这一学理论证的关键在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建构。一个缺乏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会严重影响我国文化安全。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要想形成中国特色,归根到底要呈现出学术研究的主体性与原创性。
我们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融通创新,再造辉煌。
三是创新意识形态传播方式,提升文化引领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西方仍然在唱衰中国,国际舆论格局仍然是西强我弱,西方主要媒体左右着世界舆论,我们往往有理说不出,或者说了传不开。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讲好中国故事,这也是提升国家文化安全能力的重要方式。当然,讲故事不是照本宣科的政治宣传,而是要善于以文化人、以理服人。此前的一些对外文化传播,文化站位不高,手段方式刻板,容易留下意识形态宣传方式的机械印象,文化传播效果不佳。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话语的背后是思想、是道。不要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要把道贯通于故事之中,通过引人入胜的方式启人以道,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让人悟道。因此,我们要不断创新意识形态传播与对外话语的表达方式。
要不断提高对外文化传播中的站位,围绕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个视角进行深入研究,为开展国际传播提供学理支撑。努力剖析西方不同思想传统与文化心理,深刻反思“逆全球化”时代西方社会思潮与社会心理的变迁,善于通过人文交流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以“理”服人,提升国际话语权。
要注重把握好基调,既开放自信也谦逊谦和,既要有理想性,也要有针对性,既要站在人类道义制高点上讲,也要注意各国文化心理、话语方式的差别,通过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的方式,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中国文化精神弘扬起来、传播出去,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作者:林雅华
来源:中国旅游报2022年4月14日第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