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纵横>>打造文旅特色县城 推动旅游创新发展
2022年05月13日
打造文旅特色县城 推动旅游创新发展
打造文旅特色县城 推动旅游创新发展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对完善县城旅游服务设施,加强县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发展文化旅游专业功能县城等作出部署。

县城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有大量历史底蕴深厚、自然人文资源独具特色的县城,不仅是城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热门旅游目的地,在这些县域内,文旅发展与城镇化建设携手共进,取得了积极成效。

突出文旅功能 发展文旅产业

《意见》提出,支持具有资源、交通等优势的县城发挥专业特长,培育发展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强化产业平台支撑,提高就业吸纳能力,发展成为先进制造、商贸流通、文化旅游等专业功能县城。《意见》还提出,根据文化旅游资源禀赋,培育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特色民宿、养生养老等产业。

随着大众旅游的繁荣发展,我国县域经济中的文旅业占比呈上升态势。一些文旅资源富集的县城,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着力展现特色,突出县城的文旅功能,有效推动了县域经济的转型升级。

近年来,山东以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为抓手,推动县域旅游纵深发展。截至目前,山东共有8个县(市、区)被评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有效发挥了示范区辐射、带动、示范和引领作用。

其中之一的齐河县,近年来深入实施“文旅强县”战略,坚持把文旅产业作为立县产业来打造,按照“项目集群化、品质精致化、基底生态化、全域融合化、品牌国际化”的发展路径,做大做强文旅产业。

齐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丁梅介绍,纵观齐河旅游10多年的发展历程,实现从“一个项目、一条路”到“一个集群、一大板块”的华丽蝶变,得益于“项目未动、服务先行”的营商环境,得益于体制机制的不断创新。齐河高标准打造黄河国际生态城,高规格建成泉城海洋极地世界、欧乐堡梦幻世界、中国驿·泉城中华饮食文化小镇等旅游景区,辐射带动黄河文化博物馆群、济高国际康养文化基地等20余个文旅项目相继落户,形成千亿级文旅产业集群。

为进一步推动县域文旅高质量发展,四川省近年来着力打造天府旅游名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的绵竹市正在创建天府旅游名县。

绵竹是中国四大年画之一绵竹年画的发源地。近年来,绵竹大力开拓农耕体验、文化研学、乡村采风等文旅产品和服务,打造了年画村乡遇画里·文创社区、年画主题公园、中华年俗村等特色项目,将年画文化和民俗文化、美食文化有机结合,让游客了解“农忙扛锄头,农闲握笔头”耕读传家的年画文化。值得关注的是,绵竹规划建设了连接城乡景点的自行车绿道系统。绵竹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钟声介绍,这条近80公里的骑行绿道从市区出发,途经孝德年画村、九龙山·麓棠山旅游区等,向游客展示绵竹独具特色的城乡之美。

延续历史文脉 厚植文化底蕴

《意见》提出,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传承延续历史文脉,厚植传统文化底蕴。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历史文化街区,保留历史肌理、空间尺度、景观环境。

我国很多县城历史底蕴深厚,文旅资源富集,当地在发展文旅产业的同时,将保护传承历史文化作为前提,采取了多方面保护传承措施,为文旅产业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安徽省桐城市历史悠久,清代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便诞生于此,一句“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乎”道出了桐城深厚的文学传统。

为守住文化根脉,让千年“文都”绽放时代新彩,桐城从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的战略高度来关注和推动文化保护工作。“文化是一座城市的底气和根脉,守护文化之‘魂’,方能留住城市之‘根’。”桐城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李立新说,为深化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桐城普查公布、建档挂牌,落实保护历史建筑206处,大到“一街一巷、一坊一屋”,小到“一树一木、一砖一瓦”,全面保护,并配备了19名专职网格管理员。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莎车县老城区内现存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这些遗址和建筑中保留的文化印记和符号元素,从不同角度见证了丝绸之路的繁华,以及不同文明的交融交汇,彰显着中华文化绵延存续的魅力。

莎车县委、县政府在老城区提升改造过程中坚持中华文化与地方特色相结合,修复了老县衙、古城墙、满洲涝坝、新中国成立初期电影院、党校旧址等,保持其风貌和文化内涵,让历史说话,让文物古迹发声。

莎车县老城街区管理委员会党支部副书记、主任麦麦吐孙·阿布都热西提介绍,莎车老城街区旅游规划按照“一街一产业、一街一景观、一街一特色”的理念,围绕打造“活态古城”的目标,先后提升改造了老城街区游客服务中心、喀赞其历史文化街区、满洲库勒历史文化街区、加满历史文化街区等173条街巷和2万户民居建筑。下一步,莎车将加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传承和利用,规范管理运营,强弱项补短板,推进高质量发展。

以县城为载体 探寻发展契机

《意见》突出县城作为城镇化建设重要载体的地位和作用,这也为文旅产业的下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如何围绕县城、县域探寻文旅产业创新发展新路径,值得业界探讨。

中国旅游研究院规划与休闲研究所所长吴丰林认为,自秦朝建立郡县制以来,县就是重要行政管理单元,中国幅员辽阔,农村发展千差万别,2000多县城镶嵌在广袤农村腹地,形成了文脉和产业的共生体。以县城、县域为视角推动文旅产业发展,契合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旅游业的基本特征。随着大众旅游的纵深化发展,我国一二线城市旅游市场渐趋成熟和饱和,正在崛起的县域旅游市场前景可观,已经成为国内旅游需求增长的重要支撑。

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旅游与社会文化地理研究室主任钟林生认为,以县域为单位发展文旅产业、打造文旅特色县城,可以推进县城市政公用服务设施和环境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促进公共服务体系共建共享,更好地满足居民文化、生态需求;有助于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践行“两山”理念;有助于促进城乡交流,通过客流带动物质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加快“双循环”,促进内需扩大,开拓新的消费空间,并促进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推进兴县富民;有助于增加文旅产品有效供给,完善文旅产业链条,优化区域文旅产业布局,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采访组成员:李晶媛 白骅 朱文文 王思超 李志刚 执笔:李志刚)

来源:中国旅游报2022年5月13日第01版

分享到: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林校南路5号   邮编:102600
联系电话:010-69243250(办公室传真)   69268094(教务处)   69268437(科研处)
网站维护: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信息中心   电话:010-69268476
官微二维码
学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