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世界上的文化交流变得更加频繁、便捷,文化传播渠道愈加多元,不同类型的文化、思想、意识形态借助网络可以迅速传播扩散,文化交流进入多元化时代。在这种文化交流、信息传播的背景下,外语教育要实现创新发展,一方面要认清信息传播与文化交流形势,挖掘多元文化交流、融合发展对语言教学的积极性支撑;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多元文化背景对语言教学纯粹性、教学质量的冲击,建构科学的教学体系、创新的教学机制,努力规避消极影响,找到适合当前文化交流形势的外语教学模式。在此过程中,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化、形形色色的思想意识形态,如何抵御不良文化的影响,找到恰当的方式将文化教学引入外语教学中,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文化自信是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是繁荣发展民族文化事业的基础。在外语教学中,我们既要积极融合外来文化的优秀发展经验,发挥文化元素对语言教学的辅助作用;也要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引导学生高效有序地参与到文化交流中,让其在中华优秀文化与目的语国家文化的碰撞融合中,提升语言学习能力,培养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语言交流能力,为推动民族文化传播发展与跨文化交流做出积极贡献。
多元文化发展趋势中保持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文化是一个民族、国家的灵魂,文化在国家综合国力的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当前,各国愈发重视本国文化的输出与传播,这是建立良好国际形象的基础。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不可避免,多元化是当前国际文化交流的总体趋势之一。文化的正常交流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创新,然而,不正当的文化交流甚至国际上的文化霸权主义等,则会导致对本国优秀文化的侵蚀,影响对青年人才思想意识形态的塑造,对于人民的文化自信也会造成冲击。如今,便捷的互联网为良莠不齐的文化思想传播打开了大门,一些不良文化也乘虚而入,存在着误导青年人的危害,这对于青年人才的健康成长是极其不利的。因此,在当前愈发复杂的文化传播体系和文化交流环境中,必须牢固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坚持马克思主义,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提升学生对不同文化、意识形态的辨识能力,并将其在学习生活中一以贯之。保持文化自信不仅是繁荣、创新民族文化的基础,也是展现民族文化风采、凝聚人民力量、树立良好国际形象的前提。一个人没有文化自信,则难以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若没有坚定的文化自信,则会丧失勇气、失去前进的方向。经济、科技的发展能够使人过上物质丰盈的生活,而文化自信、文化繁荣则是一个民族、国家持续发展的精神力量。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化发展趋势,只有树立牢固坚定的文化自信,才能在多元文化融合发展的激流中站稳脚跟。
牢固树立文化自信对外语教学的意义
多元文化融合发展的大环境要求我们要认清形势,把握文化创新发展的机遇。要积极参与到世界性多元文化融合发展的大潮中来,而不能自我封闭。我们要保持包容谦虚的态度,怀有海纳百川的胸襟去接受外来优秀文化,推动本民族文化与异域文化的交流碰撞,产生思想文化创新的火花。同时,从语言教学的角度看,文化教学作为教育的一种常用手段,能够在常规理论课程教学外起到很好的补充和引导作用,对学生的语言学习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我们经常强调的是,要积极引导学生加深对目的语国家文化的了解,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提升语言素养、锻炼语言交流能力。实践证明,这对目的语学习确实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然而,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要忽略对本民族文化的学习、树立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实际上,树立文化自信对外语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因为任何语言的衍生发展与本民族的社会文化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加深对本民族文化内涵、特征的认识,就是了解母语衍生的发展历程,明晰母语语言结构、规律的基础。外语学习是母语和目的语国家文化交流碰撞的过程,也是重现两种语言语法结构衍生发展规律的过程。因此,树立民族文化自信与积极学习目的语国家文化在外语教学中都很重要。树立牢固的民族文化自信才能在文化交流中获得更有益的体验,才能对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背景、语言特征、语法结构形成更深刻的认知,进而提升语言学习的感知力与敏锐度。语言学习最终目的是提高国家间的文化交流能力,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进而为本民族文化的繁荣创新做出贡献。从这个角度看,无论如何利用文化教学,外语学习始终不能丢弃的是对本民族文化的坚定自信,这是外语学习坚守初心的表现,也是繁荣民族文化的前提。
外语教学中牢固树立文化自信的方式
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持续深入,我国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合作愈发频繁,因此,促进外语学习是适应当前发展趋势的基础性教育工程。然而外语教学作为一项基础性、长效化工作,必须树立明确的实践原则。无论如何追求教学效率、教学创新,外语教学始终是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为民族文化创新发展服务的。因此,必须始终站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立场上,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优秀外来文化融合吸收与民族文化创新发展相统一的原则。在实施具体的外语课程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明确外语教学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外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以理论浸染和实践引导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加深学生对红色文化、革命精神的认识,了解革命先辈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做出的伟大贡献,形成浓厚的爱国主义学习氛围。
完善文化教学机制,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当前,文化教学在语言教学中所具有的辅助作用已成共识。而如何完善文化教学机制、使文化教学在语言教学中的促进作用得到充分激发,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反观当前外语教学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部分教师虽然认识到文化教学的作用,也有意识地在课堂中加入文化内容,但对于文化内容的选择和切入方式却难以把握,这是造成语言教育中文化教学成效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认为,要完善当前外语教育的文化教学机制,可以从提升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文化素养入手,将其作为课程改革和文化教学手段创新的抓手。从课程内容来看,要提高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先进文化在语言教学内容中的比重,有内容、有条理、有选择地增加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引导学生加深对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内涵特征的理解。从教学模式看,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推动教学机制改革优化的新契机,逐步提升实践性教学课程在语言课程体系中的比重,鼓励多种形式的实践性语言教学试验,不断促进整体语言教学体系的创新优化。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文化教学创新能力。在当前文化交流传播的形势下,教师不仅要具备基本的语言素养,还要具备敏锐的教育眼光、强大的文化教学实力,才能落实当前语言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因而,学校必须重视教师素养与能力的持续提升,开设常态化教师文化教学能力提升工程,构建具有实践性、可行性、科学性的教师文化培养课程。同时,充分融合不同文化教学形式的优势,将线下课程教育和线上互联网教育结合起来,利用数字化媒体强大的文化信息传输能力,开展“强带弱、老带新”的教师文化再教育。还要开展语言教学课程竞赛活动,设置合理的评比标准(如教学手段创新、内容丰富程度、信息化教学水平、文化自信落实程度等),突显示范性教学课程的作用,并在全校外语教学中实践推广,进而找到文化自信树立、理念模式创新、教学质量提升融合一体的实践路径。
作者:陈凤芹
来源:中国文化报2022年6月17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