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治理>>【国家文化公园40讲】第四讲:长城文化是坚韧不屈、血荐轩辕的文化
2022年08月30日
【国家文化公园40讲】第四讲:长城文化是坚韧不屈、血荐轩辕的文化
【国家文化公园40讲】第四讲:长城文化是坚韧不屈、血荐轩辕的文化

 

《国家文化公园40讲》隆重开讲,通过对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五大国家文化公园蕴含的文化基因的深刻剖析,带您走进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和纵横九万里的辽阔疆域,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之源,感受一个个天然博物馆的神奇和一个个生态画廊艺术魅力,领略远古的珍藏,文化的殿堂,体悟爱与善同在,美与生共存。

第4讲

长城文化是坚韧不屈、血荐轩辕的文化

1937年春,上海艺华影片公司开始拍摄潘孑农编剧的《关山万里》,潘孑农邀请刘雪庵为影片配乐。由于上海“八一三事变”的发生,影片没有完成,但是刘雪庵把已经完成的影片插曲《长城谣》刊载在自办的刊物《战歌》上。很快《长城谣》被一些青年抗日宣传队演唱。不久19岁的青年歌唱家周小燕在武汉合唱团独唱领唱这首歌曲,次年她去法国留学,途经新加坡应百代唱片公司邀请,演唱灌制了《长城谣》唱片,从此这首歌曲更加广为传唱,感动了广大侨胞,他们踊跃捐款、捐物,有的愤然回国参加抗战, 支援打击侵略者。

万里长城万里长, 

长城外面是故乡。

高粱肥,大豆香, 

遍地黄金少灾殃。 

自从大难平地起, 

奸淫掳掠苦难当。 

苦难当,奔他方, 

骨肉离散父母丧。

万里长城万里长, 

长城外面是故乡。

四万万同胞心一样, 

新的长城万里长。

万里长城万里长,

城外面是故乡。

四万万同胞心一样,新的长城万里长。

山海关,又称榆关、临闾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公里处,是明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在1990年以前被认为是明长城东端起点(现已发现的明长城的起点位于辽宁省丹东市宽甸县虎山镇——虎山长城),素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天下第一关”“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障”之称,与万里之外的嘉峪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山海关是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天下第一关”的匾额长5米、高1.5米,每个字都一米有余,并没有落款。题字之说法很多,相传较多的是明成化八年(1472年)进士、山海关人萧显所题,字为楷书,笔力苍劲浑厚,与城楼风格浑然一体,堪称古今巨作。

萧显题匾的故事:他大笔挥毫之后,叫人把巨匾挂上城楼,一看,却发 现“下”字少了一点,怎么办?正当围观者议论纷纷之际,只见萧显抓起一块麻布,揉成一团,沾上墨汁,往上奋力一抛,恰好就打到了点儿上,这一下,匾额就更显得气势不凡了。此说虽然有趣,但一个读书人,能否有如此精准的眼力和非凡的臂力,恐怕只能是人们想象中的夸张与浪漫了。

据说,山海关城楼上“天下第一关”匾额真匾,在80多年前被日本侵略者掠到日本。《良友画报》1933年第74期上著文说:“日本又在新年初一用飞机和大炮轰击山海关。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不到第二天就失守了。'天下第一关’牌匾已经作为日本军国主义的胜利品,运到东京,陈列在九段上的'游就馆'了。”

现在山海关楼上收藏的牌匾是1882年摹刻的匾,而楼外悬挂的牌匾则是1929年摹刻的匾。

山海关战斗发生于1933年1月2—3日,是抗战初期的主要战斗之一。交战一方为中国守军,属于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之东北军第九旅,另一方则为日本之中国派遣军。中方指挥者为临(榆)永(平)警备区司令部司令何柱国,日方则为日本秦榆守备队队长落合正次郎,东北军主力营长安德馨阵亡。1月3日,日军控制山海关全境。1月18日报纸刊登:“前天在前线, 何柱国亲自对老百姓说:’榆关之失,是日本先用坦克冲进南门,而当时安德馨一营活活以肉体去拼命,试想以血肉之躯挡无畏的炮车,哪能不牺牲如此之多?’宁可毁个人躯肉,捍卫国家,可歌可泣,只此证明中华民族精神不死。”

何柱国在临永警备区发布的《告士兵书》:愿与我忠勇将士,共洒此最后一滴血,于渤海湾头,长城窟里,为人类张正义,为民族争生存,为国家雪奇耻,为军人树人格,上以慰我炎黄祖宗在天之灵,下以救我东北民众沦亡之惨。

历史上还有一场著名的山海关大战是1644年4月,清摄政王多尔衮率八旗军与明总兵吴三桂合兵,在山海关内外击败李自成大顺军的战役。此战开启清朝入主中原,征服南明政府与大顺、大西等政权,建立在全国的统治。

顾诚评山海关大战:“李自成等大顺军领导人,在一片凯歌声中滋长了骄傲轻敌的思想,对于随着明王朝的土崩瓦解而必然出现的满洲贵族的武装干涉,缺乏清醒的估计。这首先表现在,大顺军渡河东征时调集的兵员不够。当时,大顺军兵力总数在百万以上,但平定西北地区后派驻各地的军队数量过多,占领山西、河北、山东等地后,又在各战略要地分别驻军,使兵力进一步分散。”“他们的行动却给人一种强烈的印象,似乎在他们心目中明、清之战是‘前朝’的事情,自己并没有同清方交恶,完全可以井水不犯河水,各自安心过日子。”

1944年,正好是清军入关、明朝灭亡300周年,郭沫若创作了著名的 《甲申三百年祭》。此文于1944年3月19日在重庆《新华日报》上刊出,连载四日。《甲申三百年祭》文近两万字,有述有考有论,内容涉及明亡、闯兴、闯败。国民党宣传机构对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反应激烈,24日,《中央日报》发表题为《纠正一种思想》的社论,指责郭沫若“为匪张目”。社论说:“三百年前,蔓延于黄河流域及黄河以北的流寇,以李自成为首领, 于外患方亟之时,颠覆了明朝。其所得的结果是什么?就是二百六十年的亡国局面。”影射之意昭然若揭。起草社论的是《中央日报》总主笔陶希圣, 国共两大笔杆子对阵,一时引发轰动。

4月18日,《解放日报》全文转载《甲申三百年祭》,并加长篇按语, 予以高度评价,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在这篇论文中,郭先生根据确凿的史实,分析了明朝灭亡的社会原因,把明思宗的统治与当时农民起义的主将李自成的始末作了对照的叙述和客观的评价,还给他们一个本来面目,郭先生虽然推翻了流俗关于李自成等的无知胡说,但是对于他的批评也是极严格的。不过无论如何,引起清朝侵入的却绝不是李自成,而是明朝的那些昏君、暴君、宦官、奸臣、不抵抗的将军以及无耻的投降了民族敌人引狼入室的吴三桂之流。

《甲申三百年祭》一针见血地指出,正是因为明王朝统治的极端专制和腐败,又遇上所谓的“流寇”和“外族”的侵略,最终导致明朝的灭亡。灭亡的主因是明朝王室政治的腐败。文章还以较多笔墨描述了李自成起义军攻陷北京后,争权夺利,腐化堕落,很快自陷绝境,刚建立42天的大顺王朝迅速垮台。

1944年11月21日,毛泽东亲笔复信郭沫若:“你的《甲申三百年祭》, 我们把它当作整风文件看待,小胜即骄傲,大胜更骄傲,一次又一次吃亏, 如何避免此种毛病,实在值得注意。”

1949年,党中央从西柏坡前往北平之际,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我们决不当李自成”,路上毛泽东又提起《甲申三百年祭》:“这仅仅是读了个开头,这篇文章是要永远读下去的。”

平型关是内长城的一处关隘,处于冀晋边务的交界处,因其形如瓶而得名。宋代称瓶形塞,金代称瓶形镇,元代称瓶形寨,明代称瓶形岭,清代始称平型关。向西经团城口、茹越口与雁门关、宁武关、偏关“外三关”相接;往东越牛帮口、狼牙口与倒马关、紫荆关、居庸关“内三关”相连。

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第115师主力在平型关东侧的乔沟一线伏击进犯太原的日军,经过六个多小时的血战,歼敌1000余人,缴获了大批军用物资,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平型关大捷。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信,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是中华民族值得永远纪念的胜利。

老牛湾位于山西省忻州市老牛湾镇,和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老牛湾镇以黄河为界。老牛湾南依山西的偏关县,北岸是内蒙古的清水河县,西邻鄂尔多斯高原的准格尔旗,是一处“鸡鸣三市”的地方。老牛湾西窄东宽,尾部圆满,恰似葫芦状。老牛湾以1467年建成的老牛湾古堡而闻名,黄河从老牛湾入晋,内外长城从这里交汇,晋陕蒙大峡谷以这里为开端,中国黄土高原沧桑的地貌特征在这里彰显,大河奔流的壮丽景观在这里再现。老牛湾是长城与黄河握手的地方,是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之一。壮丽的峡谷景观造就了两个4A级旅游景区,分别为内蒙古自治区境内老牛湾黄河大峡谷旅游区和山西省境内偏关县老牛湾景区。

建成于1467年的老牛湾古堡坐落在紧靠黄河大峡谷的悬崖峭壁上,是明代防御系统中的屯兵城堡,古堡北端的望河楼是兵营望风之处,它是明代建筑风格的精品,也是老牛湾的标志之一。老牛湾另外一个标志就是古村落民居,它们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所有建筑都就地取材,全部采用当地的石头、石片堆砌而成。石墙、石院随形而就,石碾、石磨、石仓、石柜随处可见,整个村庄就是一个经典的石头博物馆。

相传在远古洪荒时期,有一年,这里下了七七四十九天的暴雨,大地一片汪洋,百姓尽失家园。太上老君得知后,便派自己乘骑的神牛下凡间犁地疏通水道,解救众生。当神牛犁到天黑时,附近的老百姓便点燃了一束束的火把前来照明,而一向未见人间烟火的神牛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灯海,受到了惊吓扭头一跑便犁出个拐把子弯,于是老百姓就为当地取名老牛湾。“九曲黄河十八湾,神牛犁河到偏关,明灯一照受惊吓,转身犁出老牛湾。”

相传汉代昭君出塞,顺黄河北上到偏关县境内的墕村短暂休整了几日后,沿黄河继续北上来到老牛湾,昭君早晨起床出门后被老牛湾山上的美景深深吸引,便沿黄河岸边欣赏奇山异石,不知不觉走出了几十里。侍奉她的丫鬟及随从不见她的身影很着急,在驻地周围遍寻无果,时过晌午仍不见她归来,面对老牛湾险峻异常的悬崖峭壁,大伙认为昭君娘娘已遇难,心急之下丫鬟向天许愿,愿上天把她变成一只小鸟,守在这里永久陪伴昭君娘娘,随后就从仓口崖巅跳下,之后便变作一只灵巧的小鸟盘旋在望河楼上。直到现在,人们只要将石头击打到望河楼上即可发出“啾啾”鸟鸣声,这也让当地人对望河楼多了几分敬畏。

我们再看一看长城沿线的另一处关隘——杀虎口。杀虎口原为“杀胡口”,也称“西口”,也就是走西口的出发点。杀虎口地处山西境内的右玉县,是蒙晋两省的交界处,西边有高山对峙的大堡山,东边有塘子山,两山之间有开阔的卷头河谷地,地势十分险峻,从古至今就是南北的重要通道, 史建于明朝,那时叫“参合口”,距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城周长1公里, 高11.7米,近现代历史上“走西口”就发生在这里。当时长城西部各口都到内蒙古西部各地“觅食求生”,当时难民由土默特向西,或向蒙民租地耕种,或入大漠私垦,形成“走西口”迁徙群体,一直延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结束了这种苦难。

《走西口》是一首山西地方民歌,据说已经流传了一两百年。这首歌不但山西人会唱,山西邻近的内蒙古、陕西,甚至更远一点的宁夏、青海、甘肃也有许多人会唱。中国有句老话叫“十里不同音”,之所以西北许多地方的人会唱《走西口》,原因大概是,当时有许多山西人曾到过这些地方,他们中的一些人一直在唱这首歌,时间长了,当地人也学会了。歌曲《走西口》20世纪70年代经著名歌唱家朱逢博重新改编创作红遍大江南北,让歌曲焕发新姿,却保持了原曲的味道。

走西口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 

手拉着哥哥的手,送哥送到大门口。 

哥哥你出村口,小妹妹我有句话儿留, 

走路走那大路的口,人马多来解忧愁。 

紧紧地拉着哥哥的袖,汪汪的泪水肚里流,

只恨妹妹我不能跟你一起走,只盼哥哥你早回家门口。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苦在心头,

这一走要去多少时候,盼你也要白了头。

紧紧地拉住哥哥的袖,汪汪的泪水肚里流,

虽有千言万语难叫你回头,只盼哥哥你早回家门口。

1696年,清朝再举三路大军西征,爱新觉罗•玄烨御驾亲征,率雄兵铁骑三临绝塞,平定战乱,一统天下,杀虎口为西征大军的后勤大营,经过昭莫多之战,清朝一举歼敌数千,击溃噶尔丹主力军队,噶尔丹兵败流窜, 众叛亲离,绝望而死,康熙西征胜利归来,驻军杀虎口,犒赏西征将士,御笔赐匾改“杀胡口”为“杀虎口”。从此“杀虎口”息战事、兴贸易,散硝烟而响驼铃,千年军事要塞集天下客商,汇聚八方财源名扬中外,晋商巨富从此起步,黄金商路由此开端。

《义勇军进行曲》最早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1934年秋,田汉为该片写了一首长诗,其中最后一节诗稿被选为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歌词写完后不久,田汉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入狱。1935年2月,导演许幸之接手《风云儿女》的拍摄,去监狱探监的同志辗转带来了田汉在狱中写在香烟盒包装纸背面的歌词,即《义勇军进行曲》的原始手稿。当时,聂耳正准备去日本避难,得知电影《风云儿女》有首主题歌要写,主动要求为歌曲谱曲,并承诺到日本以后,尽快寄回歌稿。聂耳在收到歌词后很快就完成了曲谱初稿。1935年4月18日,聂耳到达日本东京后,完成了曲谱的定稿,并在4月末将定稿寄给上海电通影片公司。之后,为了使歌曲曲调和节奏更加有力,聂耳和孙师毅商量,对歌词进行了3处修改,从而完成了歌曲的创作。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中国东北大地上燃起了民族自卫抗争的烽火。东北各地抗日义勇军纷纷兴起。不到1年的时间,东北抗日义勇军已达30万之众。2月起,部分东北各抗日武装力量改编为抗日联军,继续在各地区进行抗日斗争。在抗日联军艰苦抗战的时候,一首歌曲从上海的一座监狱里传出:这是作家田汉为当时的电影《风云儿女》写的一首歌词,由聂耳谱曲,它就是《义勇军进行曲》。

据上海国歌展示馆工作人员介绍,在电影《风云儿女》前期拍摄完成以后,田汉的主题歌歌词并没有确定歌名,而聂耳从日本寄回来的歌词谱曲的名称只写了3个字“进行曲”。《风云儿女》的主题歌歌词和“进行曲”两个名称如何成为一个名字呢?作为电影《风云儿女》投资人的朱庆澜将军,画龙点睛地在“进行曲” 3个字前面加上了“义勇军” 3个字,《风云儿女》主题歌的歌名就成了《义勇军进行曲》。最后,由上海百代唱片公司将《义勇军进行曲》灌成唱片公开发行。

1935年5月16日,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发表。84个字,37小节,46秒,这是令每个中国人热血沸腾的旋律。《义勇军进行曲》诞生后,立即就像插上了翅膀,在祖国的大地上传唱开来。伴随着“一二•九”运动的学潮、救亡运动的巨浪、抗日战争的烽火、解放战争的硝烟,遍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这首革命歌曲甚至享誉海外,在全世界传播。这也是聂耳短暂一生中的最后一个作品。1935年7月17日,聂耳在日本神奈川县藤泽市鹄沼海滨游泳时不幸溺水身亡,年仅23岁。

一个审读编辑说,《国家文化公园40讲》一书时效性非常强,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刚刚印发部署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通知,本书就及时对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做了系统梳理,作者捕捉信息的能力非常强。

另一个审读编辑说,读到《国家文化公园40讲》中的长征文化,忍不住泪流满面,无论是鱼水情深的军民文化,还是肝胆相照的民族文化,随着作者的笔触娓娓道来,令人深深地感动。

还有一个审读编辑说,《国家文化公园40讲》 采用“讲”的形式,不落窠臼,避免了理论性太强、太乏味的弊端,拿起来能够吸引人读下去。

我们常说,编辑就是一本书的第一读者,《国家文化公园40讲》的编辑们如是说,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本书,看它带给我们怎样的视角?

原著:周庆富     

监制:卢娟   

录制:全国文化和旅游干部网络学院   

主播:有山    

制作:李浩

来源:全国文化和旅游干部网络学院 2022-08-30

分享到: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林校南路5号   邮编:102600
联系电话:010-69243250(办公室传真)   69268094(教务处)   69268437(科研处)
网站维护: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信息中心   电话:010-69268476
官微二维码
学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