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治理>>【国家文化公园40讲】第十一讲:大运河文化是小桥流水、古道西风的乡土文化
2022年09月07日
【国家文化公园40讲】第十一讲:大运河文化是小桥流水、古道西风的乡土文化
【国家文化公园40讲】第十一讲:大运河文化是小桥流水、古道西风的乡土文化

 

《国家文化公园40讲》隆重开讲,通过对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五大国家文化公园蕴含的文化基因的深刻剖析,带您走进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和纵横九万里的辽阔疆域,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之源,感受一个个天然博物馆的神奇和一个个生态画廊艺术魅力,领略远古的珍藏,文化的殿堂,体悟爱与善同在,美与生共存。

第11讲

大运河文化是小桥流水、古道西风的乡土文化

历史上的大运河,曾给中国带来经济的繁荣、民族的振兴。一代代运河人,把血脉喷涌成运河的血脉,把骨肉凝结成运河的铜帮铁底。可以说,大运河既装满了王者的雄心、成就了他们的霸业,大运河也流淌着庶民的心酸,演绎着悲欢离合的故事。大运河文化中,满满的是乡土,浓浓的是乡愁。

大运河边,灌溉着小桥流水的乡土。《端午的鸭蛋》是当代作家汪曾祺于1981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散文中这样写道:“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英国人米范威•布莱恩特的《运河人家》出版于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描写了华北平原上大运河岸边一个基督教徒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示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普通中国人的面貌、普通中国家庭的日常生活情形以及当时中国的社会面貌、民间习俗等。与世界上其他所有伟大的河流一样,大运河承担着交通运输的功能,也灌溉着沿岸的农田,带来了沿岸村庄的繁荣。书中有这样的描述:华北平原上的人们,用一个柳条编成的、固定在两条结实的绳索上的篮子,将水从河里“打包”到堤岸顶部的水池中,再由这里流到农田之间的渠道里,干涸的土地靠喝着这样得来的水获得了生命,这些庄的繁荣兴旺,很大程度上依靠着大运河。书中还以外国人的视野描述了中国独有的游戏——抽陀螺、踢毽子,独有的小吃——“如同公牛眼睛一般硕大”的糖葫芦,独有的民间绝技一转碟、吞剑,独有的祭祀活动(祭灶神)——“进贡一些甜食,会将糖汁抹到他的嘴唇上”。一切都充满了浓浓的乡土气息。

大运河上,也承载着古道西风的乡愁。朱自清在回忆故乡的文章《说扬州》中写道:“扬州是吃得好的地方。这个保你没错儿。北平寻常提到江苏菜,总想着是甜甜的腻腻的。现在有了淮扬菜,才知道江苏菜也有不甜的;但还以为油重,和山东菜的清淡不同。其实真正油重的是镇江菜,上桌子常教你腻得无可奈何。扬州菜若是让盐商家的厨子做起来,虽不到山东菜的清淡,却也滋润,利落,决不腻嘴腻舌。不但味道鲜美,颜色也清丽悦目……北平现在吃干丝,都是所谓煮干丝;那是很浓的,当菜很好,当点心却未必合式。烫干丝先将一大块方的白豆腐干飞快地切成薄片,再切为细丝,放在小碗里,用开水一浇,干丝便熟了;逼去了水,挎成圆锥似的,再倒上麻酱油,搁一撮虾米和干笋丝在尖儿,就成。说时迟,那时快,刚瞧着在切豆腐干,一眨眼已端来了……”运河名镇高邮出生的作家汪曾祺,在散文《我的家乡》中有这样的描写:“打鱼人把篙子一挥,这些鱼鹰就劈劈啪啪地纷纷跃进水里。只见它们一个猛子扎下去,眨眼工夫,有的就叼了一条鳜鱼上来一鱼鹰似乎专逮鳜鱼。打鱼人解开鱼鹰脖子上的金属的箍,把鳜鱼扔进船里,奖给它一条小鱼,它就高高兴兴、心甘情愿地转身又跳进水里去了。有时两只鱼鹰合力抬起一条大鳜鱼上来,鳜鱼还在挣蹦,打鱼人已经一手捞住了。”鲁迅先生在家乡绍兴运河里“远哉遥遥”看的“社戏”,更是让他感念一生:“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一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一个审读编辑说,《国家文化公园40讲》一书时效性非常强,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刚刚印发部署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通知,本书就及时对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做了系统梳理,作者捕捉信息的能力非常强。

另一个审读编辑说,读到《国家文化公园40讲》中的长征文化,忍不住泪流满面,无论是鱼水情深的军民文化,还是肝胆相照的民族文化,随着作者的笔触娓娓道来,令人深深地感动。

还有一个审读编辑说,《国家文化公园40讲》 采用“讲”的形式,不落窠臼,避免了理论性太强、太乏味的弊端,拿起来能够吸引人读下去。

我们常说,编辑就是一本书的第一读者,《国家文化公园40讲》的编辑们如是说,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本书,看它带给我们怎样的视角?

原著:周庆富     

监制:卢娟   

录制:全国文化和旅游干部网络学院   

主播:有山    

制作:李浩

来源:全国文化和旅游干部网络学院 2022-09-07

分享到: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林校南路5号   邮编:102600
联系电话:010-69243250(办公室传真)   69268094(教务处)   69268437(科研处)
网站维护: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信息中心   电话:010-69268476
官微二维码
学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