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化公园40讲》隆重开讲,通过对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五大国家文化公园蕴含的文化基因的深刻剖析,带您走进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和纵横九万里的辽阔疆域,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之源,感受一个个天然博物馆的神奇和一个个生态画廊艺术魅力,领略远古的珍藏,文化的殿堂,体悟爱与善同在,美与生共存。
.jpg)
第23讲
长征文化是一种破茧化蝶的浴火文化
古阿拉伯传说:有神鸟,满500岁后,聚香木自焚于火,尔后从死灰中更生,异常鲜美,不复死,此即中国所说之凤凰。凤凰,号百鸟之王,雄为凤,雌为凰。西方文化中的凤凰是一神鸟,源自古希腊神话。大小如鹰,长有紫红色的灿烂的羽毛。凤凰的寿命为500年,到了500年,就在棕榈林中,用香料建巢,唱一曲动听的哀歌,用翅膀扇起熊熊烈火,将自己烧成灰烬。从灰烬中将诞生一只新凤凰,与先前同样年轻和美丽。由于这个传说,凤凰成为永生和复活的象征。
《凤凰涅槃》是郭沫若创作的一首长篇抒情叙事诗,发表于1920年,后收入诗集《女神》。此诗是现代诗歌史上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诗篇。它以凤凰的传说为素材,通过凤凰集火自焚,从烈焰中新生的神话传说,鞭挞丑恶的现实,呼唤美好的未来,塑造了一只浴火更生的凤凰形象,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沉眷念与无限热爱之情,暗喻只有彻底破坏旧的社会体制和旧的封建思想才能营造一个全新的光明新世界。
凤凰和鸣
我们更生了,
我们更生了。
一切的一切,更生了。
一切的一切,更生了。
我们便是他,他们便是我,
我中也有你,你中也有我。
我便是你,
你便是我。
火便是凰。
凤便是火。
翱翔!翱翔!
欢唱!欢唱!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了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在漫长的艰难征程中,红军的影响力得到空前扩大。沿途的人民群众对红军队伍有了切身的感受:共产党的队伍与国民党的队伍有着本质区别。正是因为红军影响力的提升,使张学良、杨虎城看到了希望,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毅然发动了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以大局为重,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开创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崭新篇章。
红军是工农的武装,是人民的队伍。红军充满真善美的政治理想,为穷苦大众打天下,官兵在政治上、人格上的一律平等,士兵委员会对重大事情的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机制,红军对人民群众的纪律严明、秋毫不犯……这一系列顺应历史发展方向的新举措深深打动了人民、鼓舞了人民、感染了人民。人民从共产党和红军身上看到了国家前途、民族希望。他们衷心拥护共产党,希望共产党在未来的斗争中取得最后胜利。红军所经之地停留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影响却很深远,为在不远的将来取得革命全面胜利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四路红军长征出发时总数约20.6万人,长征结束时仅剩下约5.7万人,加上沿途扩充的2万多人,实际损失约3/4。但由于红军骨干和基本队伍得到了保存,在随后相继进行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又得到了迅猛发展。
中国英雄们的长征,是中国人民的史诗,也是世界人类的史诗。这部史诗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人用自己的脚步和鲜血镌刻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的。它像一条鲜艳夺目的红飘带挂在这个星球上,给人类、给后世留下永远的纪念。
长征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它的历史意义究竟是什么呢?现在回头来看,历史本身已经显示得很清楚了:正是长征付出重大代价之后所留下的火种,孕育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正是由于抗日战争中人民力量的壮大,才迎来了解放的曙光。这样来看,长征正是中国漫漫长夜的第一缕躁动的晨曦。在中国黎明之前展开的这场惊心动魄的斗争,它与我们民族和人民的命运有着多么深刻的关联!
在茫茫的草地上,一支红军队伍被后面的敌人追赶着。偏偏一位怀孕的女同志临产,部队只好停了下来,焦急万分地等候一个小生命的诞生。敌人的飞机在天上转,追兵越逼越近。这时,参加过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董必武对红五军团的军团长董振堂说:“一定要顶住敌人,打出一个生孩子的时间。”
整整两个多钟头,小生命才姗姗来到人间。而打阻击战的部队已经牺牲了几个战士,有人叹息,董振堂却板起脸说:“我们干革命打仗,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孩子们吗!”“为了孩子”,这是所有烈士的心愿。“为了孩子”,这是人世间最朴实也是最美丽的诗。“为了孩子”,这是革命者信奉的最深刻的哲理。长征,就这样成了人世间最长的一首生命之诗。
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13集团军时做重要讲话:“对军队来讲,坚定信仰信念最核心最紧要的就是铸牢军魂,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刚才,在参观军史馆时,我对长征途中红31军93师274团'半截皮带’的故事,感触很深。红军战士宁肯忍饥挨饿,也要将半截皮带留下来,带着它’去延安见毛主席’。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就是’铁心跟党走’的生动写照。部队中像这样的红色资源很多,要发掘好、运用好,丰富'红色基因代代传’工程内涵,加强党史军史和光荣传统教育,确保官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
走进原成都军区某红军团四连的荣誉室,一张黑白照片格外醒目。照片里仅有一条被截去一段的老式牛皮皮带,皮带背面烙有“长征记”3个字。这条皮带的主人,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红军战士,红四方面军31军93师274团8连战士周国才。就是这样一条皮带真实地见证了那段艰辛而充满希望的岁月,可为了抵抗饥饿,挽救全班战友的生命,他只得将自己的皮带贡献了出来。看着心爱的皮带,被细细地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皮带丝,漂在稀溜溜的汤水里。周国才禁不住流下了眼泪。当皮带第一个眼儿前面那一截被吃完后,他实在忍不住了,哭着恳求战友说:“我不吃了,同志们,我们把它留着做个纪念吧,我们带着它去延安见毛主席。”周国才的6位战友相继牺牲,只有他随红四方面军胜利到达了延安。为了缅怀牺牲的战友,他用铁筷子在皮带背面烫上了“长征记”3个字,并用红绸子包裹起来。1975年,周国才将这珍藏了几十年的半截皮带捐赠给国家,由中国革命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红军长征途中,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路上一共360多天,有15整天用在打大决战。有253天用在白天行军上,18天用于夜行军。长征路上,红军只休息了44天,平均365华里才休整一次,日平均行军74华里。路上共爬过18个山脉,其中5个终年积雪,渡过24条河流,占领过大小62个城市。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的封锁包围,通过6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红一方面军从瑞金出发到达陕北,平均每行进一公里,就有三四个红军战士献出生命。这是一部悲壮的历史史诗!
正如斯诺所言:“这些战士战斗得那么长久,那么顽强,那么勇敢……他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是什么使他们那样地战斗?是什么支持着他们?他们的运动的革命基础是什么?是什么样的希望,什么样的目标,什么样的理想,使他们成为顽强到令人难以置信的战士的呢……但他们却身经百战,经历封锁、缺盐、饥饿、疾病、瘟疫,最后还有那六千英里的历史性’长征’……冲破千千万万国民党军队的阻拦,终于胜利地出现在西北的一个强大的新根据地上。”
正如1935年12月27日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中所说:“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长征虽已结束,但红军将士创造的长征精神却得到传承和发扬。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中国共产党和其领导的久经考验的红军队伍又义无反顾地奔向了抗日战场!
一个审读编辑说,《国家文化公园40讲》一书时效性非常强,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刚刚印发部署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通知,本书就及时对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做了系统梳理,作者捕捉信息的能力非常强。
另一个审读编辑说,读到《国家文化公园40讲》中的长征文化,忍不住泪流满面,无论是鱼水情深的军民文化,还是肝胆相照的民族文化,随着作者的笔触娓娓道来,令人深深地感动。
还有一个审读编辑说,《国家文化公园40讲》 采用“讲”的形式,不落窠臼,避免了理论性太强、太乏味的弊端,拿起来能够吸引人读下去。
我们常说,编辑就是一本书的第一读者,《国家文化公园40讲》的编辑们如是说,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本书,看它带给我们怎样的视角?
原著:周庆富
监制:卢娟
录制:全国文化和旅游干部网络学院
主播:紫怡
制作:杨雪
来源:全国文化和旅游干部网络学院 2022-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