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纵横>>做好2023年艺术创作工作 为人民创作 唱响新时代
2023年01月13日
做好2023年艺术创作工作 为人民创作 唱响新时代
做好2023年艺术创作工作 为人民创作 唱响新时代

1月9日至10日,全国艺术创作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精神,不断提高艺术创作水平,推出更多优秀作品,为繁荣发展文艺事业、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而团结奋斗。会上,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国家京剧院、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作为代表进行主题交流发言,向全国文旅系统同行介绍自身推动艺术创作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工作经验。

着力抓好艺术生产

唱响新时代的主旋律

2022年1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的艺术家们回信,在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和全国文艺界引发强烈反响。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要求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的艺术家们“唱响新时代的主旋律,舞出中国人的精气神”,对此,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景小勇表示,集团将立足文艺“国家队”定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持续推进音乐舞蹈剧节目创作,持续巩固提升晚会创排优势和能力,积极服务国家战略,主动承担国家重大国事、外事创作演出任务,传承“文化使节”的独特优势和优良传统,服务新时代对外文化交流,助力中华文化走出去。

谈到新一年的创作工作,景小勇强调:“我们将深刻理解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核心的‘中国精神’,把握好文艺创作最根本的根与魂,努力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高度,集中表现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团结奋斗的时代精神,把握好选题、解题、创作、推广、运营、传播六个主要环节,优化创作布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艺术工作重要论述,踔厉奋发,勇攀高峰,创作推出了一批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的精品力作。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刘军介绍,十年来,宁夏始终把“守正”放在首位,聚焦时代主题、彰显时代精神,突出思想性、弘扬主旋律,着力做好“培根铸魂”的文章,分别以脱贫攻坚、民族团结、革命文化、黄河文化等内容为题材,组织创作推出一批优秀作品。对这些重大选题,创作者始终把表现时代价值作为首要任务,以提炼、厚植宁夏地域元素为鲜明底色,全链条牢牢把握艺术创作的思想关口,确保艺术作品充盈时代价值、满满正能量。

对于广西来说,“刘三姐”一直是当地重要的文化符号。自2019年首演以来,现代彩调剧《新刘三姐》共进行了5版颠覆性的修改,完成近百场演出,现场观众近10万人次,网络观众超过1500万人次。经过反复打磨、重点提升,该剧获得了广泛好评,荣获了第十七届文华大奖和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我们坚持把艺术精品创作生产作为核心工作,坚持紧扣重大主题组织开展艺术创作,坚持把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贯穿于广西艺术创作的具体实践,引导文艺工作者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做到‘重要节点有精品、重大主题不缺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甘霖表示,在总结彩调剧《新刘三姐》创作经验的基础上,广西相继推出了彩调剧《木匠哥的钢琴梦》、音乐剧《致青春》等作品。“广西艺术创作与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提升结合更加紧密,创作焦点更加聚集。”甘霖说。

坚守为人民创作立场

实现与人民共情共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

河北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断完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工作机制,实现与人民共情共鸣。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张才表示,在创作中,一是建立重大题材“深扎”机制,二是建立定点深入生活制度,三是建立青年创作采风制度,着重培养青年创作力量。此外,建立采风与调研结合制度,在采风的同时,加强对人民文化需求的调研,把座谈会开在田间地头,使创作更接地气。通过常态化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河北艺术创作始终保持与人民共情共鸣,形成了自身朴实厚重的艺术风格。

江苏聚焦人民精神文化新需求,探索“戏曲+”新路径,推动小剧场规范化建设、高质量发展。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介绍,目前,江苏省已建成各类小剧场1156座,总座席数约25万个。2022年全年演出2.8万场,观众达406万人次,演出总收入达4035万元。

“小剧场繁荣发展,不仅要有设施的‘面子’,更要有剧目的‘里子’。” 杨志纯说,在艺术创作上,江苏一方面凝聚剧目创作合力,结合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特别是结合探索开展国有文艺院团评估定级工作,推动国有文艺院团发挥小剧场精品剧目创作的龙头作用,同时鼓励市场运营主体创作更多驻场剧目,支持艺术院校参与小剧场剧目创作,共同推出更多红色题材、现实题材和优秀传统文化题材小剧场精品剧目。一方面健全剧目创作机制,完善小剧场剧本创作、建组排练、剧场匹配、常态演出的剧目创作生产链。同时,丰富演出内容形式,创新小剧场剧目表达形式和表现形态,为人们提供演艺新体验。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艺术人才作为创作主体对于艺术创作而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艺术人才的综合素质决定着艺术作品的格调品质。艺术创作能否发挥积极的精神引领作用,对整个社会进步的价值观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国家京剧院院长王勇对于京剧事业后继人才始终心心念念。致力于人才发展长远规划和科学建设,国家京剧院直面人才课题,始终把“人才兴院,人才强院”作为根本任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人皆可成才”的良好氛围,为新时代戏曲事业可持续发展筑牢人才基础。

王勇介绍,剧院自2022年3月起开展“百日集训”活动,遴选了6名领军人才培养对象、30名拔尖人才培养对象(其中24名演员、6名演奏员),制定“一人一策”系统培养方案,安排专场演出43场,有针对性地召开艺术质量提升会。与此同时,坚持现代戏、新编历史剧、传统戏“三并举”剧目方针。在创排过程中,大胆起用青年人才作为主演和主创。此外,将人才培养关口前移,由剧院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组成导师团,面向全国戏曲院校,预选优秀在校生,从中专、本科开始跟踪教学。以名师传授经典剧目为核心环节,中专3年级每年学习1出戏,4年级以上每年学习2出戏,“一带一”或“一带二”的形式,让人才切实获得名师指导。

“千学不如一练,千练不如一演。”王勇表示,剧院打造了“春之声”“秋之韵”“这里有戏”等演出品牌,厚植人才实践沃土,实现“演出发掘人才、演出培育人才”的创造性转化。后续还将推出“全国京剧经典保留剧目”展演与展播。线上线下融合,演出演播并举。

记者  于  帆

来源:中国文化报2023年1月13日第1版

分享到: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林校南路5号   邮编:102600
联系电话:010-69243250(办公室传真)   69268094(教务处)   69268437(科研处)
网站维护: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信息中心   电话:010-69268476
官微二维码
学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