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体系建设是新时期文化和旅游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行业治理效能,推动企业诚信发展,释放发展新活力的必然要求。我国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体系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助推器。与此同时,信用体系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待在未来持续优化。
一、建设现状
(一)构建了信用体系的顶层设计
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经过不断完善,正形成以法律法规为基础,涵盖信用信息归集、信用评价、评价结果奖惩、信用修复等全过程,涉及文化和旅游全行业的顶层制度体系,这套制度体系对我国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体系建设起到了科学、有效的指导作用。2000年以后,文化和旅游行业文件中开始提及信用,但早期主要出现于综合性文件中,随着信用体系建设的逐步推进,关于信用的专门性文件不断涌现。2005年的《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2006年的《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均提出要建立经营活动信用监管制度,建立健全信用约束机制。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要加强旅游诚信体系建设,建立信用等级制度等。此后,文化和旅游领域多个文件均对信用建设有所涉及,内容涵盖了信用评级、信用制度、信用信息、信用奖惩、信用监管等内容。2016年,《关于加强旅游诚信建设实施失信联合惩戒的通知》,成为首个完全聚焦旅游行业信用的文件。2018年以来,《全国文化市场黑名单管理办法》《旅游市场黑名单管理办法》《关于对文化市场领域严重违法失信市场主体及有关人员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关于对旅游领域严重失信相关责任主体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关于开展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经济发展试点工作的通知》《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管理规定》等一系列专门性信用文件出台,构建起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四梁八柱”。尤其是《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管理规定》,作为首部专项部门规章,是我国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顶梁柱”,为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经济的规范发展提供了法律法规保障,标志着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体系建设进入了法治化、规范化建设的新时期。
(二)形成了有效运行的信用监管机制
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正在形成。2018年以来,文化和旅游行业形成了“黑名单+备忘录”机制,将失信主体和失信被执行人纳入黑名单,对其实施信用约束和联合惩戒,实现了有重点的监督,提升了监管效率。2022年《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管理规定》正式实施,构建了囊括信用承诺、信用信息采集与共享、信用评价、失信认定、信用管理、信用修复等信用全过程的管理制度,推动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体系建设进入以法律法规为指导的新时期。我国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监管初步构建了有效运行的新机制:一是出台了信用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为文旅信用监管提供了法律依据。文化和旅游部出台了《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管理规定》,浙江、天津、山东、甘肃、湖南等省份出台了《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管理办法》。二是构建了信用信息共建共享平台。文化和旅游部建立了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管理系统,北京、浙江等多个省份建立了信用平台,打通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信用数据,实现数据的实时调用。三是形成了分类监管机制。根据文化和旅游企业信用评价结果,采用梯次化监管措施,加强对低信用企业的监督检查。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多省份已实现了依据信用评价结果对文旅企业进行分类监管。四是成立信用体系建设协调性领导机构,加大对文旅信用体系建设的跨部门、跨行业协调。广东、湖南等多省份设立了由文化和旅游厅厅长任组长的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本省(区市)文旅信用体系建设和管理。五是形成了跨区域信用监管平台或机制,实现跨区域信用信息共享和联合惩戒,如信用长三角平台、京津冀旅游信用协同监管机制等。
(三)建立了以品牌为引领的信用应用体系
文化和旅游信用信息应用场景持续拓展,信用应用领域不断扩展,行业逐渐形成了以信用品牌为引领的新建设时期。从目的地层面,文化和旅游部在全国开展了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经济发展试点工作,试点城市成为引领各地信用经济建设的典型代表。上海的“信游长三角+”旅游品牌、“黄浦最上海”文旅信用宣传品牌,广州、镇江、荣成等地打造的信易游、信易贷、信易宿等多个“信易+”品牌等,正成为各地文旅信用应用创新的重要方式。
二、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和标准体系建设不完善
制度和标准是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体系建设亟需构建完善的信用信息共享、信用评价和结果应用的完整体系,目前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文旅企业信用信息尚未形成统一、畅通的共享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打通信息壁垒。现有部门规章、文件还缺乏分类的、细化的信用内容,有待于从法律法规和部门文件等多维度不断完善。文化和旅游行业相关信用标准缺失,目前只有《数字文化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一个国家级标准,内容主要聚焦于数字文化企业信用,缺乏关于旅游企业和文化企业信用的国家或行业标准,无法对全国及各地的企业信用评价和应用形成统一指导。目前多个地方出台了地方性的、细分行业的信用评价规范,如北京市《旅行社信用评价规范》、广州市《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信用评价规范》、贵阳市《旅游企业诚信服务规范》等,但各地标准体系不一,无法形成全国统一的规则,难以兼容文旅企业信用评价结果。
(二)全国统一的信用评价和应用体系尚未形成
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体系建设中,尚未形成全国统一的信用评价标准。部分省份已经出台了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办法,但各地的分级分类标准和分类结果不一,难以实现与其他省份的互认,造成信息壁垒和信用资源的浪费。同时,各地在信用评价结果应用中,应用行业、应用场景、应用程度都有差异。有的省份将公共信用和行业信用相结合,有的仅考虑行业常规管理内容,所涉及的范围也不相同,大大降低了信用评价结果的普适性和信用监管效率。
(三)部分市场主体诚信意识不足
部分文旅企业信用意识淡薄,由此引发的投诉问题屡见不鲜。刚刚过去的春节,部分旅游地出现了酒店临时涨价,拒绝预订游客入住,以及低价团胁迫游客购物等不良现象,不仅严重损害了游客权益,也反映出部分旅游企业信用意识淡薄。文化和旅游部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发布的《2020年旅游投诉分析报告》显示,2020年有效旅游投诉49534件,同比增长47.43%。旅行社、景区和在线旅游企业仍是被投诉较多的市场主体。旅游人数大幅下降,但旅游投诉逆向增长,反映出部分文旅企业诚信意识不足,以失信换短期利益的行为也影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各地信用体系建设程度参差不齐
从各地文旅市场信用体系建设进程看,推进速度有快有慢,制度完善程度也有很大差别。浙江省已出台《浙江省文化和旅游行业信用监管办法》等9个文化和旅游信用相关的政策文件,是信用制度较完善的省份。浙江、天津、山东、湖南、甘肃、北京、江苏等省市均制定了省级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管理办法,大连、武汉、宁波、南京、南宁、张掖、荣成等城市制定了市级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管理办法,在制度建设方面快速推进。京津冀、长三角、黑吉辽蒙等积极推进区域信用监管一体化。但个别省份的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相对滞后,无法适应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三、优化建议
(一)完善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管理制度
推动建设全行业适用的旅游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构建与公安、法院、金融、信用等关联机构的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对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者相关信息的共享。充分发挥协会等第三方机构在旅游企业信用建设中的作用,由第三方机构推动旅游企业信用承诺、行业信息共享等工作的开展。推动区域间信用监管合作机制,对跨区域失信行为实施联合惩戒措施。
(二)优化文化和旅游企业信用评价与应用体系
针对文化和旅游行业特点,分类出台文化类和旅游类企业信用评价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以标准为手段,形成全国统一的行业信用评价体系。针对评价结果对文化和旅游企业信用进行分级,根据分级结果实施分类分级监管。与金融机构、保险机构联合建立信用结果应用平台,将企业信用评价结果与企业的贷款、融资、保险产品相关联,以外部力量约束企业自觉诚实守信。
(三)培育并强化行业信用文化和信用意识
充分利用相关平台和媒介,开展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及宣传工作,推动营造全行业重信用、信用也是资本的行业氛围。加快建立信用承诺制度,将信用承诺纳入企业信用档案,拓展信用承诺应用范围。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将全国或本地的企业服务质量评价、企业信用评价、市场失信名单等相应结果通过统一平台予以共享,游客可线上查询相关结果,强化信用与市场间的关系。拓展文旅信用应用场景,将信用拓展到企业创办、运营的各环节,增强企业信用意识,培育诚信企业。
(四)完善以试点为引领的区域信用体系建设制度
广泛宣传、推广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经济发展试点成果,将各地成功经验向全国推广,提高各地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质量及水平。打造文旅信用等级品牌,借鉴景区、酒店等评定经验,推广A级信用企业品牌。通过文旅信用品牌创新政策激励等方式,鼓励各地文旅企业信用品牌建设和创新。
(注:本文系2022年文化和旅游部部级社科研究项目“文化和旅游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理念、路径和机制”[22DY05]的研究成果。)
吴丽云 凌倩 向子凝(作者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
来源:中国旅游报2023年3月21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