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纵横>>走进生活富了百姓 携手旅游活了传承
2023年03月30日
走进生活富了百姓 携手旅游活了传承
走进生活富了百姓 携手旅游活了传承

——新一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掠影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新一批共5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分别是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区、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区、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陕西省榆林市)、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山西省晋中市)。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指以保护非遗为核心,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并经文化和旅游部同意设立的特定区域。自2007年首设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来,我国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和实践已经走过十余年的历程。文化和旅游部共认定了2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其中9个全域通过验收,3个部分区域通过验收,正式公布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是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次新晋的5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在保护非遗的同时,对其得以孕育的文化和自然生态环境进行了区域性整体保护,实现了“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

提升区域性整体保护水平

非遗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正在悄然变化,区域性整体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为此,5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所在地政府树立整体观,加强组织、政策、资金三重保障,全域统筹保护区建设。

侗者舞其技,苗家歌且谣。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我国苗族、侗族人口最为集中的聚居区,文化遗产丰饶。黔东南州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纳入州“十三五”规划、“十四五”规划、城乡建设规划等,并加强传承人队伍建设、加大数字化保护力度、加快非遗传承体验设施建设,非遗存续及传承保护情况持续优化。

2010年5月,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获批设立。广东省梅州市成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实验区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出台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管理办法等9项政策法规。同时,形成上级资金支持、本级财政投入和社会资本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压实属地责任,州县分别成立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制定总体规划、非遗保护条例,确保实验区建设有章可循。省州累计配套专项补助资金2000多万元,各县(市)还通过资金补助、免费提供用房、场地等方式,为实验区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陕西省榆林市成立专门工作机构,印发榆林市国家级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明确各个时期建设的主要目标任务,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增加专项经费……十余年来,累计投入资金42.3亿元,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格局。

山西省晋中市着力夯实自然基础,推进生态修复治理,多项非遗项目的景区载体生态得到有效恢复。夯实人文基础,实施千处“五古”(古院、古村、古镇、古堡、古城)文物整修工程。夯实非遗常态保护基础,开展非遗普查、建档、理论研究等工作,非遗代表性项目由创建之初的50项增至929项。

连接现代生活使人民受益

在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过程中,广大人民群众认知、认同非遗,自觉主动地参与非遗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同时,非遗保护全面融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在提高百姓收益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等方面发挥着更大作用。

“清涧道情、陕北民歌等非遗项目连续展演,让人听得痛快,看得过瘾。”从大年初七到正月十五,在榆林古城的文昌楼、万佛楼里听曲过年成了当地百姓的日常。另一边,在榆林老街,每天精彩上演的非遗小剧场成为当地文化传承保护的重要载体和品牌项目。

非遗代表性项目左权民歌、小花戏传承曾一度濒危。晋中市开展了企业与非遗项目结对子帮扶活动,推动左权民歌、小花戏进机关进企业表演,并编排成课间操,推动实现“会说话的就会唱民歌,会走路的就会跳小花戏”的生动局面。

大理州则建成了57个非遗工坊,让不少非遗技艺家家可见、人人都会。如鹤庆银器带动9000余人从事银器加工销售,2021年实现产值约31亿元;剑川木雕产业2021年实现产值约5.6亿元,带动2.3万人就业。

梅江河畔,处处曲声,浓浓戏韵。不少梅州市民吃过晚饭后,沿着梅江河散步至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准时出现在牡丹剧场。“周五可以看汉剧,周六可以听山歌,日子过得乐呵呵。”梅州市精心打造的惠民活动——广东汉剧“周五有戏”、客家山歌“相约周六”,已融入当地市民的日常生活。

春节过后,黔东南州排卡村热闹非常,当地群众趁着大好春光,坐在屋檐下拉竹条、穿竹根……各式各样的竹编制品逐渐成形。黔东南州着力推进非遗进社区,培养工艺传人,共建生产性保护基地87个,带动直接就业4.8万人。曾经是独门绝活的非遗技艺,如今遍地开花,成为当地群众的致富新路子。

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5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在创建过程中,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积极融入旅游元素,为旅游注入丰富的文化内涵,让传承人、居民成为主要参与者和受益者,提升旅游目的地吸引力。

“游山西·读历史·晋中行”活动深入人心,平遥古城、乔家大院等青少年研学旅游基地人潮涌动。在晋中市的各大景区,游客参与非遗活动已成常态,各景区也将晋剧、形意拳等非遗项目融入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中,深受游客喜爱。

大理州结合“一带三道十八廊”“漫步苍洱”等文旅品牌的打造,推出非遗主题旅游线路、非遗旅游示范点。大理三月街民族节等特色节庆文化活动推陈出新,白族三道茶、彝族跳菜等特色非遗项目有机融入旅游产品,众多非遗传承体验设施成为非遗体验游、非遗研学游的网红打卡地。

侗族大歌、侗年体验……黔东南州以非遗体验为核心驱动力,发展景区业态新模式。如今,非遗元素和产品已经成为西江苗寨、肇兴侗寨等重点旅游景区的核心吸引力。今年春节假期,黔东南州各地通过举办非遗展演等共接待游客258.95万人次。

梅州市充分发挥非遗资源优势,推动文化创意、文化活动、演艺精品、文化体验进景区,开发“非遗+民宿”“非遗+研学”等业态,推出梅州文十景、红十景、历史文化游径等一批体验性强的非遗旅游线路。

榆林市佳县赤牛坬村依托一座民俗博物馆和一部村民参演的大型原生态实景剧《高高山上一头牛》,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发展成为一个知名民俗文化旅游村,每年接待数十万游客,村集体经济年收入数百万元。(记者 郭子腾)

来源:中国旅游报2023年3月30日第1版

分享到: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林校南路5号   邮编:102600
联系电话:010-69243250(办公室传真)   69268094(教务处)   69268437(科研处)
网站维护: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信息中心   电话:010-69268476
官微二维码
学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