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北京旅游2天,哪些景点比较好玩?”“在景区游玩时,如何一键查询哪里有厕所?”“我喜欢自驾游,沿途旅游设施方便吗?”
春暖花开,全国旅游市场呈现出稳开高走、持续复苏态势,游客对旅游公共服务需求随之增多。各地在积极推动旅游市场恢复发展的同时,聚焦游客需求,持续提升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交通服务、惠民便民服务、安全服务等,深入开展旅游志愿活动,不断扩大旅游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推动旅游公共服务精细化,更好触达每一位游客。
加强顶层设计
去旅游目的地打卡怎么玩?在社交平台找攻略?在第三方平台智慧生成AI推荐玩法?还是直接冲向网红场馆?近日,浙江省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推出官方智慧游平台——“发现杭州”文旅总入口,为市民游客提供定制服务。这是杭州在顶层设计推动下旅游公共服务提质升级的一个典型。
加强顶层设计,为大众提供优质的旅游公共服务,是文化和旅游部门长期以来的重要工作。近年来,我国旅游公共服务政策措施持续完善、标准体系逐步建立。
《“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创新智慧旅游公共服务模式等。此外,《“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等专项规划以及《旅游信息咨询中心设置与服务规范》等标准规范,对旅游公共服务工作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今年2月召开的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大力发展旅游公共服务,以点带面推动全局工作。
与此同时,各地也不断强化旅游公共服务顶层设计。如北京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建成国际一流、主客共享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山东印发《“好客服务”——全省旅游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2021—2023年)实施方案》,围绕旅行社服务质量提升、文明旅游工作提升、信用旅游工作提升等重点工作作出部署;湖北制定《文旅志愿服务进景区行动实施办法》,采取等级评定和积分奖励的方式,凝聚工作队伍。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首都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厉新建表示,在顶层设计方面,旅游公共服务要注重城乡差距的平衡,尤其是完善提高乡村旅游公共服务;要注重城市核心区与城市旅游新空间之间的不平衡问题,跟进城市旅游包括微旅行之类的业态发展;要重点关注露营等新业态发展过程中对旅游公共服务的需求,并给予扶持;要平衡面向国内游客和入境游客的旅游公共服务,满足入境游客对获取信息渠道、标识系统、网络环境、语言环境等方面的服务诉求。
推进重点项目
穿戈壁、越高山、经湖泊、过草原……“童话边城”新疆布尔津的旅游大道既便捷又通畅。连日来,天南海北的游客相聚于此,欣赏春日画卷。“日益完善的旅游交通网络让‘说走就走的旅游’变为现实。”安徽游客王女士感慨道。
近年来,各地围绕旅游风景道、旅游厕所质量提升、智慧旅游建设、“快进慢游”旅游交通体系等重点工程项目,大力发展旅游公共服务,取得了积极成效。
福建进一步发挥滨海旅游资源优势,以路串景,加快建设以国道G228福建段为主的鱼骨状风景道和平潭环岛生态廊道——1号滨海风景道。目前,福建各地正以1号滨海风景道休闲带为核心,串联“国家公园+世界遗产+海岸海岛”等优质旅游资源,打造鱼骨状的区域间的自驾环线。同时,在1号滨海风景道沿线建设服务驿站、观景台、停车场等服务设施,编制1号滨海风景道服务规范,让游客真正慢下来、闲下来、住下来、玩起来。
贵州将旅游厕所建设管理作为基础工程、文明工程、民生工程来抓,推动旅游公共服务提质升级。2015年以来,贵州连续实施2次旅游厕所三年行动计划,旅游厕所脏乱差、游客如厕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我们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建成了‘快旅慢游’的旅游立体交通网,形成了‘便捷乐享’的旅游服务设施网。”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何效祖介绍,下一步,甘肃将优化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加强交通干线与重要旅游景区衔接,推进乡村旅游公路建设,新建和改造提升一批交通标识和旅游标识标牌。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教授李柏文表示,旅游业在自驾线路、旅游风景道、旅游厕所等方面的服务能力迅速提高,为国民提供了真真切切的“旅游福利”,有力促进了大众旅游的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旅游红利”。他建议,进一步丰富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类型,优化旅游公共服务方式,提高旅游公共服务的精细化水平和旅游公共服务可持续运营能力。
助力深度融合
培育新型旅游公共服务空间、提升旅游景区文化内涵、以文化之力完善旅游惠民服务……全国各地不断开拓思维、创新模式,大力推进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资源共建共享。
浙江以文旅融合发展为方向,让美好文旅生活融入共富靓丽图景。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广胜介绍,通过实施“文化润景”计划,全省百家博物馆、美术馆创建A级景区,全省11531个A级景区村、128个旅游驿站成为公共文化新阵地。
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遴选了15个单位作为旅游和文化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单位。各试点单位按照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总体思路,从挖掘旅游、文化资源入手,陆续推出“非遗+旅游”“文物+旅游”“民俗+旅游”等新消费模式,探索红色旅游线路、康养旅游线路等,不断拓展旅游公共服务的功能。
厦门市着眼于进一步满足群众文化和旅游需求,自2020年下半年起,在全市重点街道、历史文化街区、景区景点等设立25个街头文化艺术表演区域,展示八闽街头艺人风采,赋予景区文化内涵。
针对旅游公共服务内容单一、惠民便民服务形式陈旧,不能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问题,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推出杭州文旅惠民卡。市民游客持卡可以享受无限次畅游西溪湿地等27个景区景点、新华书店和42家电影院购书观影折扣、《最忆是杭州》等旅游演艺门票优惠等多项权益。
北京联合大学中国旅游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秘书长曾博伟表示,目前,旅游公共服务在文旅融合方面的探索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把过去闲置的或者使用效率不高的公共文化设施充分利用,赋予旅游功能,二是在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中注入文化内涵。新的形势下,游客对于旅游公共服务的需求逐步提高,旅游公共服务面临转型升级,建议在政府主导下动员各方力量共同参与,提高旅游公共服务效能,更好地触达游客。(记者 范朝慧)
来源:中国旅游报2023年4月17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