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城市书房,点亮阅读之光。”这曾是某地进行新型阅读空间评选时的一句主题口号。作为助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近年来,各地陆续探索建设城市书房,将其作为保障民众基本文化权益、提高全民阅读覆盖面的抓手。为此,一些地方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城市书房的装修改造以及后期运维。城市书房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财政投入能否实现连续性?记者近期进行了调查采访。
阅读均等化的有效探索
城市书房建设的出发点,在于弥补城市大型公共图书馆辐射半径的不足。以山东省济南市为例,济南市主城区拥有两座大型公共图书馆,分别是位于二环东路的山东省图书馆和位于西部城区的济南市图书馆,二者之间的直线距离约为20公里。特别是济南市图书馆新馆在西部城区启用以后,馆舍条件得到大幅提升,对中心城区以及西部城区居民的阅读起到有效的辐射带动作用。
但是对多数居民而言,到两座公共图书馆看书、借阅,距离仍比较远。为此,以打造“爱阅之都”为目标,为方便市民参与阅读,济南市从2019年开始,将泉城书房建设作为重要文化惠民工程来推动。截至今年8月,济南市泉城书房已达46家。
家住济南市历城区的栾雨萌,是泉城书房的“铁杆粉丝”。小区附近的泉城书房自2021年开放以来,栾雨萌几乎每周都会光顾一次。“一般是周末的半天时间,带着孩子,两人各自挑选喜欢的书,静静地看。”栾雨萌说,在她看来,设立泉城书房最大的意义就是对读书这一行为的倡导。以前,孩子们周末要么去商场,要么去广场。现在,泉城书房作为无门槛的公共场合,环境舒适、氛围好,适合大人和孩子一起读书,也提醒孩子们“别忘了读书”。
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22年,济南市的泉城书房共接待读者185万人次,借阅图书40万册次,累计举办阅读推广活动超1600场。
运行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
威海市是山东省较早探索城市书房建设的地市。通过近年来的努力,尤其是得益于威海市委、市政府的鼎力支持,当地的城市书房如今已经遍地开花,为提升民众的综合文化素养、展示城市的良好形象起到有效助推作用。
竹岛分馆、环翠楼分馆、鲸园分馆……威海市如今已经建成开放的城市书房,均位于城区核心地段,人流密集。2022年,威海市还牵头制定《城市书房建设和服务规范》,成为目前全省为数不多的公共文化类省级地方标准之一。
城市书房的建设,因为其公益属性,起步阶段需要政府财政投入加以扶持,但是后续发展还得寻求长远之计。威海市这几年一直探索以补助资金的形式对城市书房进行奖补,奖补的前提是政府相关部门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实地评估,图书借阅量、人流量、设施设备管理情况等是重要指标。
根据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开的《2022年城市书房补助资金分配方案》,当年威海市财政统筹200万元,对市级统建的25家城市书房进行运营补助,每家平均获得补助8万元。
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8万元对于一家城市书房的正常运行而言并不够,水电、人工、物业等费用需要社会合作单位承担一部分,政府与社会力量在保证书房公益性的基础之上还要寻找新的合作空间,才能保证城市书房的长期运行。
威海市城市书房的运行模式,近年来在全省得到推广。从部分地市文化和旅游部门的反馈来看,社会各界参与城市书房建设的热情较高,大型企业、景区、物业公司普遍看好城市书房这一业态。
各方共建仍是主要出路
某地级市文化和旅游部门提供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当地确定启动城市书房建设,财政投入近1000万元,用于部分场馆的改造提升以及当年度的书房运营。经过两年试运行之后,财政部门对城市书房的运营经费进行压减,幅度达到30%。
“近两年地方财政压力大,有的地方对公共文化建设的投入也相应减少,城市书房需要寻找新的经费支撑点。”上述地级市文化和旅游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城市书房建设初期,一些社会单位只愿意提供房子,将水电费、人工成本等支出全部寄希望于财政投入,这不是长远的办法。
业内人士指出,城市书房由政府与社会力量联合建设运行,其实是近年来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趋势的一部分。随着民众需求增加,特别是文化服务项目的创新、公共文化新业态的不断涌现,财政“全盘保障”不现实,需要探索实践多方共赢的思路。
在鲁中地区某县,县文化和旅游局与当地一家文化传媒企业合作,将城市书房交给后者运行。城市书房硬件建设由政府完成,文化传媒企业负责后期内部装修,县图书馆提供部分书籍,企业负责工作人员招募、常规活动开展,双方约定每天开放不少于10小时。日常运行中,财政不再投入一分钱,全部由企业负担。企业可以无偿使用城市书房的部分空间,用于开展其他业务。
2021年,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书房和乡村书房建设的意见》,提出力争到2025年底,全省16市每市建成不少于50家城市书房和乡村书房。引导、支持和鼓励各种社会力量以多种方式参与城市书房建设,政府给予社会参建方以冠名、形象宣传等政策,形成多方共赢的城乡书房建设新机制,保障城乡书房可持续发展。(驻山东记者 苏 锐)
来源:中国文化报2023年8月22日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