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守护图书馆人记忆 生动呈现发展历史
2023年09月26日
守护图书馆人记忆 生动呈现发展历史
守护图书馆人记忆 生动呈现发展历史

2015年12月,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联合全国图书馆界30家相关单位发出“共同开展记忆资源抢救与建设”的倡议,并启动“中国图书馆界重要人物专题”资源建设工作,对我国现当代图书馆界重要人物和为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人士进行口述史访谈,并收集照片、信件、笔记、日记、手稿、音视频资料、出版物等相关文献,形成专题资源库,为图书馆史和相关领域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

今年9月15日,在河南郑州中国图书馆年会期间举办的“图书馆记忆资源建设主题论坛暨第三届中国记忆项目资源共建共享成果发布与研讨活动”上,“中国图书馆界重要人物专题”首批成果《中国图书馆人物口述史》丛书第一批发布。

缘起:是个体的人生记忆,也是图书馆事业与学术的发展史

“中国图书馆界重要人物专题”是我国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针对图书馆界重要人物的记忆资源建设工作。其主题是“守护图书馆人记忆  传承图书馆精神”。

那么,为何要启动这项工作?

近代以来,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来之不易,离不开一代代图书馆人的艰苦奋斗和竭诚奉献,图书馆人正是推动事业发展前进的不竭动力。许多图书馆专家、学者是新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建设者和杰出贡献者,记录他们的生活经历、事业成就乃至学术思想,不仅能保存他们所在单位的历史资料,更能反映中国近现代图书馆发展的历史,弥补相关研究史料的不足。这是业界的共识。

“在过往的图书馆历史研究中,图书馆人作为图书馆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历史主体,一直是研究的薄弱环节。”《中国图书馆人物口述史》编委会副主任、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程焕文说。

从新时代图书馆的使命、资源建设的角度考虑,《中国图书馆人物口述史》主编、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副主任田苗表示,当今的信息传播方式和渠道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资源建设的形态更加丰富,因而,21世纪的图书馆需要摆脱被动等待他人把文献交给图书馆的模式,要主动地创造、介入性收藏基于图书馆价值观和使命感的重要文献、独有资源。

其实,国家图书馆从21世纪初就开启了“我的国图故事”和“国图记忆”图书馆员口述史的采集工作,并从2012年启动中国记忆项目,对以口述史访问记录和保存图书馆人的经历和成就做出了初步探索。

“中国图书馆界重要人物专题”涉及人员多、范围广,采取由全国图书馆和相关院系申报选题,与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合作开展口述史采集工作的模式。所获资源合作双方共建共享,是该专题的一大特色。

“这个专题是图书馆界团结协作的产物,具有原创性、创新性。”专题首批受访人、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原主任吴慰慈说。

图书馆自动化专家朱岩是国家图书馆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的8位老专家之一。他认为,口述史记忆资源建设是对文化信息采集工作的一个重要突破和创新,其内容的丰富性、可观性和感染力,以及访谈的立体、真实等特点,是传统以文字为载体的专著不容易达到的效果。

开展:信任是口述史采集工作的“敲门砖”

自启动至今,“中国图书馆界重要人物专题”资源建设已有28家共建单位加入,开展了48位图书馆界重要人物的口述史采集工作。

从确定受访人选,到组建队伍、筹备采访,再到现场访问、后期编辑制作,各地口述史采集工作参与者对这项工作都非常认同、投入,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在细节之处体现出满满的诚意。他们在采访录制前学习口述史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访谈技巧,对受访者相关资料进行全面搜集、梳理和研读,针对其独有经历、研究方向等设置采访提纲。广东省深圳图书馆的肖更浩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如今,他已与专题受访人、深圳图书馆原馆长沈迪飞成了“忘年之交”。

“信任是口述史采集工作的‘敲门砖’,也是这项工作的门槛。”从事口述史相关工作近20年,田苗深感肩上担子的沉重。他坦言,这份沉重来自受访者的信任与其记忆本身的重量。一个人向另一个人敞开心扉很难,特别是当知道自己说的话要被保存下来,会被更多人读到时。因此,为了口述史采访能顺利开展,在正式采访录制前会有个“预采访”,目的就是让受访人与采访人了解彼此的想法、探索沟通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让受访者知道说出的内容将会被谁在什么范围使用。

在目前已完成的口述史访问中,有一些采访者、文稿整理人有着天然的便利。例如,甘肃省图书馆副馆长李芬林是该馆原馆长潘寅生口述史项目的负责人、采访人之一、文稿整理人,同时她还是潘老的学生。对承担此项工作,她深感荣幸且责无旁贷。辽宁省沈阳市图书馆的韩梅是辽宁省图书馆原副馆长韩锡铎的女儿,她参与了韩锡铎口述史项目的资料搜集、文字整理工作,对父亲的经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每个环节都充满挑战。”多位参与者感慨,尤其是后期的文稿整理、信息考证、视频剪辑工作,花费了较多时间和精力,一些馆员经此历练成长为“全能型人才”。以文稿的整理与审校工作为例,受访者有版本目录学家、古籍版本学家、自动化专家等,他们口述史涉及的史地名称、历史人物较多,所述内容专业性强,加之一些专家口音较难理解,因而信息考证、审校工作量大。负责古籍版本学家刘尚恒口述史采访及文稿整理的天津图书馆的王雅丽对此深有感触。

在整个项目开展过程中,最让参与者感动的还是这些老先生。湖南图书馆夏雨雨至今对湘潭大学教授张安珍、湖南图书馆古籍专家李龙如的采访印象深刻。张安珍会提前对访谈内容做好笔记,以防记忆力跟不上;李如龙为了保证视频的完整度和统一性,每次采访都穿着第一次访谈时的蓝色衬衣……宁夏回族自治区图书馆张莉在采访老馆长高树榆和整理文稿的过程中数次感动落泪。80多岁的老人仅用了一天就完成了对3万字口述史文字初稿的修改,其间仅睡了一两个小时。因为他感到自己时间不多,希望每个环节都快一点,在他“离开”前能看到这本书的出版。好在,老人如愿了。

“口述史工作是一件以心换心的工作。”作为与各共建单位的主要联络人,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中国记忆组副组长戴晓晔感慨。

成果:历时8年,打造立体化资源体系

目前,“中国图书馆界重要人物专题”资源已出版《中国图书馆人物口述史》丛书第一批,共5集、130余万字。此外,在访谈过程中,各参与馆还收集整理了大量受访人的笔记、日记、手稿、信件、非正式出版物等资料,并形成了专题片。这些成果构建起该专题立体化的资源体系,有利于各图书馆建立生动真实的人物档案、挖掘更多丰富的馆史细节、形成独有的特色馆藏,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宝贵史料。

《中国图书馆人物口述史》的出版对业界、学界、受访者及各共建单位的参与者意义重大。

在书中,一向默默无闻为他人服务的图书馆人成为主角,讲述着自己的故事。他们在动荡岁月、贫寒生活等苦难中奋起拼搏,他们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坚定地付出努力与行动,他们为图书馆事业发展呼吁、奔波,他们时刻心系服务读者,他们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文如其人,口述实录充分展现了受访专家、学者的个人特色、语言风格和精神情怀,他们认真、严谨、智慧、可爱、执着、倔强的形象跃然纸上。

其中,所占篇幅最大的还是对职业生涯的回顾。他们从各个角度回忆起许多共同的事件:新中国成立后各地的图书馆建设,统编图书馆学教材,编制《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编撰《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筹建中国图书馆学会和高校图工委,推动图书馆员职称评定工作,参与国际学术交流,设立图书馆学硕士博士点,以及多个馆新建馆舍的始末等,呈现出新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大事记。

尤值一提的是图书馆事业发展进程中的榜样力量,及代代相传的奋斗精神、服务理念。潘寅生继承导师刘国钧的志向,1963年从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毕业后便扎根西北,在甘肃省图书馆奋战43年,被业界誉为“西北王”,他自诩为“西北图书馆战线上的一名老兵”。潘寅生的学生李芬林又承其志继续为甘肃的图书馆事业努力拼搏,她41年的职业生涯也将在明年画上句号。

不仅如此,专家、学者在叙述历史的过程中,还提炼总结人生智慧和管理经验,反思对图书馆事业发展中的困境、挑战与不足,且不避谈自己的失误与遗憾,以期能对新一代图书馆人有所帮助。

遗憾与期待:“我可以做得更好”

“口述史采集工作也留下了很多的遗憾。有些受访人由于健康原因中途去世,未能完成访问,成为永远的遗憾。还有一些访问,由于我们自身的水平有限、准备仓促,本还可以问到更多、更深入的信息,却未能如愿。”田苗在丛书前言中写道。

“口述史采集是一项与时间赛跑的工作。”戴晓晔这句话引发了大家共鸣。截至目前,在48位受访人中,关懿娴、庄守经、倪波、谭祥金等12位先生相继离世,其口述史资料愈显珍贵。

有遗憾,也有期待。武汉大学图书馆宋登汉等参与者也在采访丰富程度、拍摄画面效果等方面对自己提出了更高要求。正如夏雨雨所说:“我可以做得更好。”

如今,在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的启发、推动下,湖南图书馆、陕西省图书馆、深圳图书馆等结合当地实际,开启了抗战老兵、地方学人、城市记忆等不同主题的口述史资源建设,以期丰富独有的特色馆藏。

未完待续的“中国图书馆界重要人物专题”将在全国图书馆界的共同努力下不断深化、拓展。(本报记者  张  妮)

来源:中国文化报2023年9月26日第6版

分享到: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林校南路5号   邮编:102600
联系电话:010-69243250(办公室传真)   69268094(教务处)   69268437(科研处)
网站维护: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信息中心   电话:010-69268476
官微二维码
学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