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高质量、有效率、更公平、可持续——推进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2024年01月02日
高质量、有效率、更公平、可持续——推进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有效率、更公平、可持续——推进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聚焦“十四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努力为群众提供高质量、有效率、更公平、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

高起点谋划、高站位部署公共文化服务工作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于2023年2月在湖北武汉组织召开了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谋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点任务。文化和旅游部坚持调查研究,聚焦公共文化服务问题难点,综合运用实地考察、座谈访谈、随机走访等多种形式深入12个省区市41个县区47个乡村开展调研,实地查看乡村文化建设、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公共文化新空间建设等方面情况,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政策制度和工作成果。

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开展了《“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扎实推动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落实;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3年版)》,进一步明确了政府保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底线和责任,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会同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遴选公布了51个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集中展示了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和创新成果。

2023年,《关于推动实体书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通知》《关于持之以恒推动乡镇综合文化站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等政策的出台,强化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建设,使相关工作有了更多抓手。

过去一年,以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为抓手推动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的价值意义不断凸显。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创新实施“春雨工程”——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边疆行计划,推出364个结对合作项目,有效推动了优质文化和旅游资源以志愿、公益的形式向边疆民族地区流动;联合中央歌剧院在广西巴马举办别开生面的山洞音乐会,进一步丰富了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样态。

热在基层、乐在群众,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

以人民为主体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大特色,办好群众性文化活动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大优势。过去一年,文化和旅游部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和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联合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举办“大地欢歌”全国乡村文化活动年,组织12项主体活动和80项示范性系列活动,引领带动全国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同时,大力培育乡村文艺团队,引导带动农民群众在文化生活中当主角、唱大戏,全国现有乡村文艺团队数量超46万个。

开展“四季村晚”活动,持续擦亮“村晚”群众性文化活动品牌也是一大亮点。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指导各地根据相关通知,常态化开展“村晚”活动。2023年春节、元宵节期间,全国共组织“村晚”活动20476场,参与人次约1.3亿。在四川宜宾、云南丽江、江西九江、浙江丽水举办的“四季村晚”活动广受群众好评。

2023年,为进一步推动“群星奖”优秀获奖作品以及优秀群众文艺作品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公共服务司在10省区市开展“大地情深”——全国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区域示范性巡演,在北京举办“大地情深”——全国优秀群众文艺作品汇演;创新组织了全国广场舞大会,在山西大同、天津滨海新区、河南郑州、四川德阳、山东威海和湖南郴州6个片区组织开展片区广场舞推选展演,在贵州贵阳举办全国广场舞大会成果展示——广场舞之夜活动,带动各地组织广场舞活动超2.4万场,有约2.6万支广场舞团队、143.5万名广场舞爱好者参演,线上线下参与者超1.1亿人次。

坚持深化改革、创新驱动,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

公共文化服务不仅由政府主导、政府提供,还是全社会参与的重要事业。文化和旅游部积极构建开放共享格局,搭建供需对接平台,支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持续推进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实现县、乡资源整合和共用共享。截至2023年9月,全国共有2719个县(区、市)建成文化馆总分馆制,占全国文化馆数量的96%;2692个县(区、市)建成图书馆总分馆制,占全国图书馆数量的95%。全国基层分馆和服务点数量超过10万个,其中,还有像浙江“城市书房”“文化驿站”、广东“粤书吧”“粤文坊”等一批深受群众喜爱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涌现出来。目前,公共服务司正会同相关部门研究起草关于推进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精神需求。

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品牌影响力和服务水平为目标,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成功举办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服务宣传周活动,得到全国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积极响应、广泛参与,共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约21.1万场,参与人次约1.7亿。此外,还举办了全国文化馆、图书馆两个“年会”,凝聚行业共识和力量。

推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开展第三批、第四批57个示范区创新发展复核工作。公共服务司指导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研究中心(浙江嘉兴)编辑出版《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蓝皮书(2022年卷)》,宣传推介示范区创新经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开展公共文化机构绩效评价监督工作,组织完成第七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并开展全国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

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公共服务司组织完成2022年度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项目和公共文化云建设项目验收工作,并扎实推进2023年度项目建设。以古籍智慧化整理和服务为突破口,加快推进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与北京大学、抖音集团签订《共建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战略合作协议》,与知名高校、头部科技企业合作共建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同时,还围绕智慧化管理、智慧化服务、线下智慧空间、智慧知识资源建设4个方向,在全国遴选推介一批智慧图书馆创新应用优秀案例。

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供给。公共服务司指导举办长三角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产品采购大会、2023粤港澳大湾区公共文化和旅游产品采购大会,为社会力量参与搭建平台、开辟渠道,共吸引2000余家文化企业和机构参与,展出产品超过2万个,达成意向成交金额约1.6亿元。积极开展“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文化惠民活动,加强古籍保护工作,推动文化传承与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发展。(本报记者  王  彬)

来源:中国文化报2024年1月1日第1版

分享到: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林校南路5号   邮编:102600
联系电话:010-69243250(办公室传真)   69268094(教务处)   69268437(科研处)
网站维护: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信息中心   电话:010-69268476
官微二维码
学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