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是推动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部高度重视科技在文化和旅游领域的应用,注重以自主研发和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攻关促进文化和旅游生产方式、体验方式、服务方式、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2023年9月,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了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立项名单,包括城市旅游场景多模态数据分析与研究、民歌数字资源库建设及创新展演研究、沉浸式交互演艺系统设计——以“剑书”为例、云锦数字化解构与智能设计等9个项目入选,旨在促进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这些项目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上取得了哪些成果?近期,记者采访了相关项目的负责人。
云锦素有“锦中之冠”的美誉,于2009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云锦数字化解构与智能设计”项目负责人、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讲师侯珏表示,该项目将现代化技术运用到云锦的设计、织造和展示等环节,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丝绸(云锦)进行赋能。
目前,云锦的保存方式仍以零散的实物和图像为主。侯珏介绍:“我们利用图像处理中的色彩分割、超分辨率等技术对云锦样本进行高清重建,构建了用于云锦的数据库,将云锦图像以及纹样所代表的寓意文字进行数字化,在展出方和公众之间搭建了规范化的数字平台。”
该项目设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工智能模型,让其利用云锦的纹样特点对线稿图进行自动填色。该技术提高了云锦设计的效率,为织造企业降低成本。此外,侯珏还带领团队利用智能算法将一些经典的云锦和现代的图案进行风格融合。比如,结合服装,研发了以云锦为面料的服装试衣算法,让云锦用在各式各样的服装上,可以观察不同纹样的云锦服装视觉效果。“这项技术可以给服装设计生产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一个媒介,也是对云锦文化传承的一种尝试。”侯珏说。
由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科研规划部负责人张晓华牵头的“沉浸式交互演艺系统设计——以‘剑书’为例”项目,将沉浸式交互呈现技术与北京市石景山区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剑书”相结合,开发了一套结合3D视听体验及虚实结合的沉浸式交互书法演艺体验的软硬件系统。
张晓华介绍,研发团队在书法虚拟书写渲染算法优化、3D毛笔笔头形变、多模态虚拟书写交互、水墨风格3D场景渲染、毛笔笔画识别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研究成果。在张晓华看来,沉浸式交互演艺系统提升了品牌传播力,适应不同产业背景与宣传需求,以数字化技术带动不同文化资源“活”起来。
“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文化和旅游产业从数字化向智能化发展、从感知智能向认知智能转变提供了科技支撑。”“城市旅游场景多模态数据分析与研究”项目负责人张旭告诉记者,该项目主要针对智慧旅游场景中的智慧交通调度、智慧游客分流、智慧安全监管等需求,为旅游区域内道路交通资源调动分配、游客流量预警信息实时发布,以及视频监控、关键人追踪等功能提供解决方案。
张旭介绍,项目重点攻坚旅游多源数据智能的“感、知、用”3个关键难题,直面城市开放景区中的人流统计和监管问题,运用多模态大模型技术解决“人从哪里来”“人到哪里去”“服务多少人”等问题。
目前,张旭的项目团队已经在洪崖洞、弹子石老街等城市开放旅游景区内及其周边采集了可见光、热红外等多种模态的人流数据,提出了“有遮挡”行人重识别方法和多模态密集场景人群的计数方法,将有效解决低照度、高亮度、复杂场景和遮挡场景下的关键人跟踪和人群计数问题,为开放景区的人流统计和安全监管提供了新的技术监管手段。
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是研究文化与科技融合和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张旭表示,目前,项目组通过与重庆市交通规划研究院、重庆旅游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直接采集或者获取景区周边及内部的多模态感知数据,以“智能+”为主线,采用“产学研育用”一体化发展模式,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示范。
在云锦数字化项目的研发中,与产业的互动同样密切。侯珏说:“我们在进行研究的同时,和云锦织造企业、博物馆等频繁交流,听取各方专家的意见,团队成员到一线了解情况,这样得出的成果会更接地气、更产业化。”
张晓华表示,“剑书”项目将继续注重科技与教育、娱乐、消费等应用场景相结合,以数字演艺手段支撑非遗观演与体验的创造性转化。在项目落地方面,计划将硬件搭建于石景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展厅,充分挖掘石景山地区丰厚的自然与文化资源的艺术价值,形成以科技赋能非遗创新的成果转化模式。(本报记者 李荣坤)
来源:中国文化报2024年1月11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