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夕,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文化街区等102个单位入选。春节假期,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人气旺、消费热、暖意浓,纳入监测范围的集聚区累计夜间客流量9851.21万人次,同比增长58.31%。
夜间文旅消费是基于时间分割的文旅经济形态,既是现代城市的重要业态构成,也是文旅消费在传统空间和时间上的延伸。当前,聚焦夜文化、发展夜经济、促进夜消费已经成为各地共识。
商务部发布的《城市居民消费习惯调查报告》显示,我国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大型商场每天18时至22时的消费额占比超过全天的50%;旅游人均消费的贡献方面,夜间消费是白天消费的3倍以上。可以说,夜间文旅经济发展已经成为推动城市复兴、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也是丰富居民生活、展现城市文化底蕴的新平台。
2021年以来,文化和旅游部已经认定了三批345家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以集聚区或产业集群空间形式推动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发展,有利于集成在地文化、丰富文旅业态、创新体验场景,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当然,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并不仅局限于灯光秀、逛夜市、吃美食,更重要的是对城市文化特色挖掘展示、城市管理与运营的大考验。综合来看,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区域发展更加平衡。从区域分布来看,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占比分别为38%、35%、21%、6%,东、中、西部的分布基本符合地理气候和人口经济规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东北地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从前两批的占比4.5%上升至第三批的占比9.8%,这契合了当前东北冰雪热、旅游旺、城市营销忙的特征。
载体驱动更加开放。根据依托载体与形态的不同,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主要有四个类别,分别是依托商业街区型、旅游景区型、商业综合体型、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商业区域型。这四种类型占比从前两批的40.3%、40.3%、14%、5.4%,到第三批的41.2%、35.3%、17.6%、5.9%。可以看出,封闭的、有门票门槛的景区型在迅速下降,开放的、多元业态的、入门门槛低的街区、商业综合体型大幅上升,这也与当前文旅消费越来越生活方式化、非景区消费化特点相吻合。
需求集成更加多元。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既强调涵盖大范围群体的多重需求,也注重精准分众群体的多元感知和诉求。通过集成夜景观光、购物、表演、娱乐、住宿和夜间餐饮等多个业态,推出一系列富有地方文化特色和创意元素的产品,构建一个多元且综合性强的消费生态系统,为游客带来独一无二的夜游体验。
技术赋能更加充分。通过一系列技术应用于夜景亮化、美化及沉浸式体验来增强夜游吸引力,成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越来越普遍的手段。一是丰富光载体,电视塔、标志性建筑、风雨廊桥、立交桥、瀑布、森林等可以成为夜景的重要载体。二是创新灯光手法,以声、光、电、影等高科技手段演绎在地文化,提升渲染效果,增强互动体。三是美化夜间景观,对区域环境和基础设施改造升级,追求视觉效果和整体美感,达到吸引游客和宣传作用。
公共服务更加健全。公共服务建设也是夜间文旅消费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交通便利性的提升、基础设施的完善、安全保障体系的强化、消费维权机制的健全以及智慧服务的应用,这些都为夜间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智慧服务的引入,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等,为游客提供了便捷的信息查询、在线预订、智能导览等服务,极大地提高了游客的体验质量和满意度。
政策协同更加有力。在推动夜间文旅消费发展的过程中,政府不同部门的协同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部门间协作,不仅可以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引导,也积极协调资源、优化服务,确保夜间文旅消费有序运营和持续发展。另一个突出现象是地方政府较为注重与民众沟通和反馈,积极吸纳公众意见,不断优化和完善夜间文旅消费环境。
下一步,为进一步促进夜间文旅经济繁荣,各方面需要共同努力,在以下几方面着力:
一是夜间消费产品开发要突出地域性。夜间文旅消费产品首先要解决的是千人一面、差异性不够等问题。各地应结合在地特色文化资源,引导和鼓励市场经营主体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受众、不同文化诉求,开发更具本地味儿的夜间文旅产品。
二是夜间消费品牌要力图呈现多元性。夜间消费品牌应立足休闲、娱乐、放松等多元需求,以创意和科技为支撑,打造以精神文化体验为内核的夜经济新业态和新场景,解决过去夜间产品好吃不好玩、够吃不够玩的问题。各地应鼓励发展沉浸式演艺、脱口秀、创意市集等年轻人喜欢的夜间文化休闲产品。
三是夜间消费保障要提升便捷性与安全性。夜间经济不仅关乎消费,更是城市服务功能的完善、延伸和提升。随着夜间文旅消费的兴起,必然会带来电力、地铁、公交、公共卫生、市政管理、安全保卫、应急救援等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压力和诉求,需要城市相关管理部门加大投入、提高协同、提升公共治理水平。
宋洋洋(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文化品牌评测技术文旅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来源:中国旅游报2024年2月27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