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难忘的纪律严、班风好、成效高的培训
2015年04月13日

一次难忘的纪律严、班风好、成效高的培训

——全国文化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工程

 

安徽省芜湖市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与创新专题研修班情况综述

来自半城山半城水的人间仙境芜湖市的文化精英40人,在阳春三月北上京城参加了全国文化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工程——芜湖市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与创新专题研修班。

在3月26日—4月2日这短短的八天时间里,学员们按照学院课程设置要求,紧张而有序地完成了规定培训任务。不仅加深了对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更为深刻的理性认识,更让大家收获了同伴间的信任、责任和关爱,秉持了以德育人的培训宗旨,营造了“张弛有度,和谐向上,激发潜能,分享快乐”良好班风。

芜湖班与温州班统由培训部的两个项目组承办,几乎同期开班同期结业,其中还连续安排两班学员四次合堂上课,也创造了我院两个培训班合堂上课最多的记录。这还不算特别,特别的是,两个班的学员都像是憋足了劲,要充分展示安徽与浙江两地的人文情怀,论坛上各抒自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唇枪舌剑,你来我往,思想交锋,情感交融。这样的场景今后估计难得再有,有些学员动情的说,令人终生难忘。

此外,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在于,两个班的学习委员余金龙、金照牺牲个人休息时间,加班加点汇总整理了学员论坛精彩交流内容,我们已经分别请各班的学习委员转发到全体学员共享。同时,我们项目组还特别将两班的论坛交流信息转交公文司专家同志,吁请审阅,并对大家的论坛意见给予点评。必要时我们将转达专家对芜湖和温州两地的公共文化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

这次培训,据班委了解,学员们普遍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培训组织细致周到

在此次培训中,学院对本班的重视让我们深受感动,段院长亲自在开班仪式上提出要求,培训课程的设置以及每位学员的生活安排等各方面工作均细致周到。每次上课,班主任都从头到尾陪同,并为我们启迪思维、开拓思路;项目组老师全力保障,让我们深受感动。

二、培训内容丰富多彩

贾乃鼎老师对文化工作的执着和热情,不仅感染我们这些年轻人,更让我们思索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新和思路;李媛媛老师高屋建瓴的理论分析,使我们进一步加深领会了习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戴珩老师的风趣幽默,又打动人心的演讲,对我们思考文化馆(站)基础及服务创新工作具有启发意义;徐伟老师的活跃思路,让我们思索“生活即教育”内在的关系。每一位专家都用生动的语言、鲜活的实例博得了所有听课学员的阵阵掌声。精彩朴实的演讲,现场参观的震撼,热烈高效的研讨,使我们有了全新的认识,工作中的许多疑问都在交流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解。开拓了我们的视野,也提高了我们的综合素质。

特别是黄晓丽老师的授课,在学员中引发“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效应。学员向阳说,黄老师的课应该让区县领导同志听,以后基层文化工作就好办了;学员刘媛媛说,黄老师的课许多地方(基层)都可以借鉴,我们需要的就是按照她的思路积极拓展工作局面。

三、培训组织管理张弛有度

学院要求各组建立信息员制度,及时将学员的感人事迹上传,由班委秘书及时发布培训新闻播报,并适当分组完成学习任务。这种培训管理机制起到了传播正能量,弘扬正气,营造优良班风的效果。学员每天上课第一件事就是要进行签到,管理之正规,处处体现了这次培训活动的组织工作严密,管理细致严格。同时,学院为我们创设了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干净整洁的床被、丰富可口的饭菜,也使培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学员无为县图书馆馆长沈怀玉在《螺旋上升的八天》体会中说,八天来的集中培训学习,使我的思想观念有了转变,这种形式能让我们提高学习效率,避免了松懈管理,浅尝辄止等问题。同时,增强了我们的团队意识,端正了学习态度,认清了学习目的,促进了优良班风的形成。比如:小到食堂就餐的行为,上课严守班风班纪等,都约束了个人散漫行为,自觉争做合格的学员。

四、真培实训受益匪浅

这次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八天时间,但每一位学员都收获了答案、收获了友谊、收获了信心。

学员代表余金龙在结业典礼上以诗言志的发言,反映了从开始担心枯燥的学习能否坚持下来,到最后求知欲罢不能心态的巨大转变的培训升华过程,似有凤凰涅磐般的脱胎换骨的进步。

与此同时,学员们也感觉到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大家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文化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但也存在着空前挑战和差距与不足。这就要求每一位学员在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后,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本职工作中,以此次培训学习为契机,学以致用,勤奋努力,提升自我,为现代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及自己的人生之书,增添一笔新的光彩。

培训结束后,教务处组织的学员满意度测评结果显示,班主任和项目组成员的优秀率全部达到100%,培训达到主办方、学员方和学院方三方满意的效果。

破冰乐淘淘

黄晓丽老师的精彩授课

课堂互动积极发言

现场教学

学员争先表决心

供稿:培训部

时间:2015年4月13日

分享到: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林校南路5号   邮编:102600
联系电话:010-69243250(办公室传真)   69268094(教务处)   69268437(科研处)
网站维护: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信息中心   电话:010-69268476
官微二维码
学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