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017年03月13日

学习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第十七期文艺工作者培训班侧记

 

2017年3月6日至10日,文化部第十七期文艺工作者培训班在我院成功举办。来自文化部20个直属单位共计200名文艺工作者参加了学习。

本期培训班具有规格高、内容实、覆盖广、学风建设力度大等特点。首先:培训课堂成为了真正的部长讲堂,规格之高、人数之多、效果之好为学院历年来所少见。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雒树刚亲临学院,为培训班作了《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做好文化工作》为主题的精彩授课。授课中,雒部长首先从树立文化自信、把文化繁荣兴盛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坚持德艺双馨、大力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扩大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深化文化体制改革10个方面为学员梳理了习总书记关于文化工作的重要论述。并且部长还要求大家在工作中认真学习领会习总书记十八大以来有关文化建设所做出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努 力工作,贡献力量。

此外,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项兆伦同志也为学员带来了一堂有关非遗对文艺创作的价值以及非遗保护工作情况和当前重点工作的详细介绍的主题授课。项部长谈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人类连接过去和现在架设了特色桥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是保护其本身蕴含的精神,这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弘扬传统文化,树立全民族正确价值观都至关重要。我们应积极创造条件,在守住民族根与魂的同时,鼓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去”,让世界文化的舞台上多一点中国传统文化的身影,他还特意强调文艺工作者要善于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中汲取文艺创作营养。除了两位部长亲自授课外,中央党校的几位教授也分别为培训班带来了习总书记讲话精神解读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复兴等精彩又解渴的主题授课。此次部领导上台,为大家亲自解读政策,与学员近距离互动交流成为了这次干部轮训的最大特点,也充分体现了部党组对文化队伍建设和领军人才培训工作的高度建设。在座的从事文艺工作的学员们也纷纷表示,部领导授课不仅高大上,而且具有极强的操作性,也意识到了从事文艺的文艺工作者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以及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本次培训除专题授课外,对于班风、学风的管理建设上力度非常到位。担任本次培训项目组的负责人刘瑞彪主任,在培训开始之前的两天就开始建立联络员微信群,未雨绸缪紧锣密鼓的落实相关事宜,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各方面充足的准备,为培训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报到当天即是破冰热身活动,200人的“破冰热身”难度大,对于工作项目组来说非常有挑战,刘瑞彪主任担任“破冰师”,针对200人的学员人数,运用独特新颖的方法,击鼓传花,为每位学员真正开启了“打破坚冰、暖春之旅”的系列活动。项目执行团队在带班过程中,也积极为同学们打造了相应的兴趣交流平台。健步走团队、摄影爱好者社团、乒乓球社团、台球社团、书画沙龙、二胡器乐组、养生组、声乐班、京剧国粹班如雨后春笋般的应运而生,大大了丰富学员们的课余生活,以文体联谊,兴趣结缘,促进了学习,加深了友情。

此外,作为一项培训过程中的创新,训研结合的“小组课后消化体会座谈”活动扩大了培训外延,让培训走向了纵深,开了培训的创新先河。学员一致认为,该活动形式新颖,不仅有效激发了学员潜能,还能直接深化了学员的思考,对每堂课都能做到很好的消化吸收,并且增进了相互之间的经验分享与工作互鉴,给每位学员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为期一个星期的培训,学员们普遍反映,本次培训“规格高、纪律严、组织好、方法新、保障强。”能聆听部党组成员给我们授课,这是我参加过的层次最高的行业培训,非常激动。一位来自国图的学员说。各个单位的文艺工作者不论职务级别,身份一致,同吃同住,同研同学,而且培训班的纪律严明,班级活动张弛有度,有声有色,班风学风优良,不仅是学员的整体风貌和风气,更是班主任自身之风作用于学生的表现。来自故宫博物院的郝老师由衷的说道。

据了解该轮训旨在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2016年至2017年,计划共举办34期培训班,完成文化部系统6800人的轮训任务。

供稿人:培训部尹静

时间:2017-3-10

分享到: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林校南路5号   邮编:102600
联系电话:010-69243250(办公室传真)   69268094(教务处)   69268437(科研处)
网站维护: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信息中心   电话:010-69268476
官微二维码
学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