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团队精神的培训班
2018年06月21日

凝聚团队精神的培训班

——第十四、十五期全国县市文化局长班侧记

 


六月的北京,暑气弥漫,燥热难耐。但这丝毫影响不了文干院校园里学员们的意气风发,豪情满怀。在文化和旅游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的精心组织下,第十四、十五期全国县市文化局长班的163位学员从全国各地欢聚在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进行为期12天的培训,于6月15日端午节前夕圆满结业。

在结业仪式上,九位学员代表发言以及班长辽宁省海城市文广新局党组书记、局长王艳代表班委所做的班级总结,动情演讲,表达了学员们对文化和旅游部及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领导的感激之情。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周庆富院长出席结业仪式并讲话,浓浓地感受到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和满满的获得感。结业仪式由文化和旅游部人事司培训处处长李伟同志主持。

大家感慨到,上百人的培训大班,学习内容高密度、高容量,课上秩序井然,课余和谐团结,交流交心畅快。连全体学员住宿的标准间,也涌现了许多“模范宿舍”,“读好书,交高人”成为标准间生活的成人之美宣言。之所以能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凝聚团队精神,扼要梳理,学员们认为离不开以下两个重要因素:

 一、文化和旅游部的倡导发起和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的悉心安排,是大家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证。部领导亲自为这两期班学员制定课程,并亲自授课,其担当精神感染了学员。这种担当,正是我们打造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

我们感到由衷欣慰的是—--我们所从事的是铸造灵魂,润物无声的工作。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色处见繁花。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是我们共同的任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10位领导和老师充满睿智,立意高远,颇有见地的讲座,令人心悦诚服。为我们更加明确目标,履行职责,完成使命必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

学员吉林省德惠市文广新局副局长王学范在《学习有收获,责任有增强》体会中说,学员们感受到,培训班精心的组织是形成优良班风的重要一环。进入学院,就感受到培训组织者的良苦用心。报到时,自己就被融入了班级群组,这里有告知,有提示,有日程安排,让我们还没有上课之前就感受到家的那种关爱温馨的感觉。当走进班会时,有学习、有安全、有纪律等方面的要求,体验到了温情似的亲和力,自己仿佛又变成了一个刚刚上学的小学生。班委会和支委会的组建,将我们来自五湖四海的每个人融入了一个昂扬向上的团队,班会浓浓的和谐气氛,班组破冰之旅时的奋斗口号,无不显示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让我们对责任担当和团队建设的真正内涵有了新的理解和新的体会。  

二、培育文化人情怀各环节的精心组织,以及各位学员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优良学风,是实现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法宝。

班长王艳在代表班委做培训班总结时说,除了主办方文化和旅游部人事司、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领导和教务部门以及后勤部门的坚强保障,班主任和项目团队成员老师不辞辛苦,千方百计为我们创造宽松愉快、团结向上的学习氛围,使大家很快就能敞开心扉、各抒己见,取得了良好的学习交流效果,也是一个重要措施。同学们说,从带班老师身上,我们看到了这样几个词:尽心尽力,尽职尽责,无怨无悔,明察秋毫,伸缩有度,收放自如;而23位班委和召集人率先垂范,与同学们一道做课件(培训学习生活简报)—-争先恐后,热情高涨;做分享(黄金一刻课后消化)—-别开生面,非同凡响;做活动全班文艺才艺展演—-集思广益,各组尽展风华。由此带来了浓浓的学风。

以上这些活动朝气蓬勃地开展,正像许多学员代表在结业仪式上发言所说,一个成功的培训班固然离不开秩序井然的课堂纪律保证, 但同样离不开丰富多彩的课余小组团队活动的生动组织,甚至认为,这是弥补有限课堂互动交流的必要措施,其作用,不亚于授课效果,因为这是成人培训特性决定的,他们找到了身边的榜样,同行的战友,事业合作的伙伴,乃至包括金钱买不来的友谊。比学赶超的团队学习激情,也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酝酿、萌生、发展的。

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划桨开大船。因为每一位学员的价值闪耀才汇聚成了整个班集体的光辉!一个班集体是这样,一项事业也是一样!学员们表示,幸逢繁荣昌盛的伟大时代,让我们回到工作岗位以后学以致用,克难奋进,破浪前行,以更加坚定的意志,更加自信的信心,以空前担当的能力为中华文化展现出恒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遗余力,再创佳绩!

综述学员收获,正如学员集体创作的朗诵诗《文化新时代》,在全班联谊晚会上由学员小组倾情演绎,受到学员们高度好评,真实表达了全班学员对此次培训收获的独特感悟:

六月的北京

风也热烈

人也奔放


只一声召唤

一百多名文化人儿

从祖国的四面八方 海角天涯

风尘仆仆奔向北京大兴的“娘家”


郁郁的双柏

掩藏不住书屋的儒雅

怒放的格桑花

给静谧的学院增添了繁华

早起的鸟雀

用婉转的歌喉传递着欢快的表达

畅游的鱼儿

在小桥流水下诉说着绵绵情话


报告厅内

一场场精彩的讲座

掌声雷动妙语迸发

部长谆谆教诲:

一定要坚持文化自信

眼睛向下做文化

让群众来做实实在在的评价

局长循循善诱:

一定要听习总书记的话

让文物活起来

让历史与现实共同对话


司长们精心谋划:

一定要让文化产业

成为国家支柱产业的大赢家

一定要把公共文化服务

做成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中最美的花

一定要打造文艺精品剧目

真正实现文艺繁荣

百家争鸣、齐放百花

一定要让文化市场

规范有序、服务国家


院长们个个都是大咖:

紫禁城的传统文化

神秘厚重精深博大

文化自信更要成为

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内在高压

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

定会做到世界顶瓜瓜


在实践教学基地

国家博物馆内展出的“真理的力量”

让每位学员系统领悟

伟人导师马克思的思想火花

首都各地文化创新服务

让每位同仁躬身求索由衷颂夸


班主任老师治班严谨更是管理军事化

南北对阵  分组细化

不让一个学员分心

不让一个学员落下

每一次座谈都现场热烈深受启发

每一次互动都心怀崇敬倾情表达

每一个小组都团结互助积极奋发

每一个学员都洋溢着笑脸信心倍加


炙热的风儿告诉我

文化的春天真正来临

火红的朝阳告诉她

文化人的青春正在焕发

改革中的基层文化队伍

正以饱满的斗志昂首挺胸

加速迈进新时代的步伐

供稿:文化事业培训部

2018-6-19

分享到: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林校南路5号   邮编:102600
联系电话:010-69243250(办公室传真)   69268094(教务处)   69268437(科研处)
网站维护: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信息中心   电话:010-69268476
官微二维码
学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