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舞台艺术评论人才培养项目侧记
由国家艺术基金主办、我院承办的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舞台艺术评论人才培养项目近日圆满结束。历时四个月120天,三个阶段45天的集中学习实践,学员们乘兴而来、满载而归。
.jpg)
结业式当天,学员们重新坐到学院的第一教室,仿佛穿越时空又回到了4月15日第一天上课的场景,浮想联翩、感慨万千:“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第一次来时正是春花烂漫,万物勃发;第三次再来却已秋风渐起,硕果满枝。”45天的学习,北京、上海、昌黎三地,学员们聆听了近50位领导、专家们的精彩授课,17场观摩演出,7场现场教学,2次剧组交流,1场辩论赛,可谓是一次全天候、高强度的学习培训。课堂、食堂、宿舍、剧院四点一线紧张的学习,学员们没有丝毫松懈,迅速放下繁杂的工作和家庭的牵挂,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在广阔的文艺世界中纵横驰骋。





感恩与感谢成为结业式上的关键词,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网络文艺研究所副所长陈俊池说:“首先感恩党、国家和人民让我们在幸福的新时代锻炼党性,提高修养!感谢国家艺术基金让大家欢聚一堂,凝聚力量。感谢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让我们心无旁骛,孜孜以求。感谢老师们传道解惑,诲人不倦。感谢同学们相互切磋,互相鼓励。”
.jpg)
众多名师以其深厚的理论修养与严谨的学术品格不断点燃思想之光、精神之火,激情不断、豪情满怀。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文化理论研究部常务副主任贺宝林深情地说:“从老师们的身上,我看到了‘海到尽头天是岸,山至高处人为峰’的攀登精神,看到了‘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的担当意识,看到了‘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的家国情怀。”
.jpg)
.jpg)

汇报演出


吟诗放歌 尽展风采
文艺批评的精神何谓?这是一些青年学员们从学习的第一天就苦苦思索的问题。来自红色革命老区贵州省遵义师范学院的青年教师王继子在参观了北京鲁迅博物馆后激动地说:“我找到了答案!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脊梁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傲骨与奉献。我们不仅要深刻的理解鲁迅先生弃医从文所怀揣的忧国忧民之至诚大爱,更要学习鲁迅先生揭露黑暗现实的假恶丑,向往光明未来的家国情怀,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文艺批评的道路何为?这是培训班的全体学员们自始至终孜孜以求的核心问题。大家在认真学习领会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之后,理直气壮地表示:我们青年一代应迅速地成长,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继承创新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优秀遗产,批判借鉴现代西方文艺理论,打磨好批评这把“利器”,把好文艺批评的方向盘,对各种不良文艺作品、现象、思潮勇于实事求是说真话,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旗帜鲜明讲立场,真正为营造良好的文艺批评氛围贡献自己的热情、激情、豪情!


培训是短暂的,学习是终身的。期待学员们能够真正深入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坚定的信仰铸就坚强的意志。卷评论之风云,燃文艺之闪电,震时代之先声,烁美好之未来!

供稿:艺术学院
图、文:车顺
201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