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见证中非友谊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桠,又香又白人人夸……”, 满载着中非学员的大巴上飘荡着动听的歌声,中非学员合唱起《茉莉花》,苏丹和南非的学员还表演了非洲民歌和南非世界杯的主题歌,中方学员旦巴次仁演唱了祝酒歌,中非学员纷纷献艺,一路欢歌笑语。这是国家文物局第十九期全国县级文物行政部门负责人培训班和非洲英语国家文物修复技术培训班学员6月15日去长城和十三陵的路上欢乐的场面。
在长陵,庄严隆重的皇家祭祀表演为大家还原了六百年前明成祖朱棣时的祭祀活动,使大家亲身体验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使非洲学员对中国文化萌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十三陵特区明史专家胡汉生先生及袁江玉博士为大家介绍了十三陵的总体情况和文物修缮经验,为大家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思路和方法。之后,学员们前往参观居庸关长城,领略其中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优美的自然环境。
中非学员都非常高兴能有机会共同学习,并与同行交流,来自西藏日喀则地区昂仁县文物局局长旦巴次仁激动地说:“这可能是我今生唯一一次能与非洲朋友近距离的接触和交流,这次活动远远超出了此次培训本身的意义。”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文物管理所所长艾热提•艾合麦提与来自苏丹的埃塔耶布用简单的阿拉伯语交谈,辅以肢体语言,也聊得热火朝天。津巴布韦的学员布维拉则利用一切机会询问中国博物馆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各种问题,说应该多组织这样的交流活动。中非学员手拉手,肩并肩,纷纷合影留念,长城见证了中非学员的友谊。
这是学院培训工作的新举措,旨在为中外学员搭建更多交流的平台。国家文物局人事司专家与培训处副处长周君生和我院国际交流部主任周美芬、艺术教育部副主任刘丽参加了此次活动。



供稿:国际交流部、艺术教育部
时间:2014-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