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赋能新征程丨2025年西城区“青马工程”培训班圆满结课
2025年10月09日

 青春赋能新征程丨2025年西城区“青马工程”培训班圆满结课

 

9月22日至26日,2025年西城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班(以下简称“青马工程”培训班)在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顺利举办。

一、多维赋能·构建立体化知识体系

本次培训紧扣青年成长需求与时代发展脉搏,以“理论铸魂、实务强能、前沿拓维、视野提级”为核心,搭建多角度、立体化课程体系。聚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习近平文化思想等核心内容,开展宏观理论教学;立足共青团和青年工作实际,解析新时代青年特点及青年工作路径;紧跟科技和经济发展趋势,融入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新业态等前沿内容;设置新媒体表达、国际形势分析等视野拓展模块,拓宽学员知识边界,实现多维能力提升。

二、实践探索·开展沉浸式体验教学

培训打破传统课堂局限,以场景化、互动式实践教学深化认知。组织学员走进机器人大世界,深入智造臻选、未来互动等四大功能区域,通过近距离观摩50余项机器人产品、亲身参与人机互动,直观感受前沿科技的研发应用与产业赋能价值;在新文旅创新融合体验中心、文旅中央厨房数字创意与体验中心等平台,借助互动体验、场景模拟等形式,了解数字技术与文旅产业融合的创新路径,进一步强化对数智时代“科技+”概念的理解和实践应用。

三、思想碰撞·激发深层次思辨活力

培训期间,青马学员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深度研讨:从“中国式现代化西城实践中的青年担当”到“从‘知’到‘行’——如何将理论学习转化为实际行动”,结合岗位探讨本职工作助力区域发展的发力点;从“人工智能赋能共青团工作的实践路径”,到“团纪执行与共青团组织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立足时代特点探讨共青团工作的创新点和突破点。不同岗位、不同专业的学员在跨领域思想碰撞中凝聚共识、启发思路,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履职担当的思路举措。

 

学员感想

(区民政局)@石卉:本次“青马工程”培训班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的阐释,到青年工作、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解读,既有深度又有温度,使我收获良多。新时代的我们生逢其时,更重任在肩。理论是服务群众的底气,新知是破解难题的钥匙。作为红墙下的民政青年,我会将所学融到民生工作中去,以专业与实干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理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区财政局)@王大卫:此次“青马工程”培训班课程紧凑、内容充实,既有党的创新理论课程,又有“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前沿专题课程,还通过实践参观与分组研讨等形式,实现了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的有机结合。接下来,我将以一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更热忱的态度服务大局、团结青年,将培训所学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具体行动,为西城区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区房管局)@刘畅:这次培训是一场有深度、有力量的思想“充能”。专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鲜活生动的案例,将青年工作的理论知识娓娓道来,让我听得进、学得懂、悟得透;小组研讨中,大家围坐畅谈,结合工作分享见解,在思维碰撞中深化了我对时代责任与青年使命的认知。未来,我定会带着这份收获,以青春之我、实干之姿,勇挑时代重担,用智慧和汗水书写奋斗篇章。

(西城公安分局)@王超晨:在为期一周的封闭学习中,我通过专题理论教学、实地参观、分组交流研讨和特色体验教学等丰富形式,与全区各单位的青年骨干一同跳出“书本认知”,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时代价值,从历史纵深中感悟其磅礴伟力。未来,我将把学习成果切实转化为工作动力,自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团结带领广大青年民警在青春赛道上奋勇争先,用实际行动诠释青年担当,矢志不渝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新街口街道)@徐一帆:为期五天的“青马工程”培训班使我受益匪浅。本次课程设置丰富多样,既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度解读,也有“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前沿热点的动态追踪,全方位拓展了我的知识边界。小组研讨的思想碰撞、实践教学与特色案例体验的实地感悟,让理论不再抽象。未来,我将持续将所学所悟转化为行动,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西城实践贡献一份青年力量。

(月坛街道)@李娅楠:本次培训以其严谨的课程体系和翔实的内容,为我们的思想与工作充了“电”、加了“油”。从课堂的理论滋养到AI领域的前沿探访,从研讨的思想碰撞到现场的实践感悟,不仅夯实了理论根基,更明晰了将“小我”融入西城“大我”的奋进方向。我将带着满满的收获,把所学所悟转化为实干笃行,以青春之我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西城实践的篇章中跑好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接力棒。

(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郭明星:通过本次培训,我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明确了青年干部的责任和使命。各类课程的学习为我的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参观类活动直观感受到科技创新的力量。小组研讨中大家各抒己见,碰撞出思想火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把所学理论与实践结合,以自我革命精神从严要求自己,更好地服务青年、服务社会,为青年工作发展贡献力量。

(区阅读推广中心)@杨晓林:通过此次学习,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的实践伟力。专题授课、小组研讨与实景案例的多维教学,让我在理论研习中筑牢信仰之基,在案例分析中补足精神之钙。作为新时代青年,我将以学促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引,在青春征程中奋勇前行,展现青年担当。

分享到:
上一篇: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林校南路5号   邮编:102600
联系电话:010-69243250(办公室传真)   69268094(教务处)   69268437(科研处)
网站维护: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信息中心   电话:010-69268476
官微二维码
学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