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中国旅游文化周”全球联动即将启幕
在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支持下,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携手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驻外旅游办事处主办的2019年“中国旅游文化周”全球联动活动在故宫博物院建福宫花园隆重启动。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副局长郑浩,故宫博物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都海江,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副主任刘红革,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副主任李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司长王笑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传统医药国际交流中心常务副主任厉将斌,北京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罗增刚,苏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李杰,中共龙泉市委副书记、市长吴松平,中共龙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凡等相关领导、嘉宾和来自中央新闻单位的媒体记者100多人出席了新闻发布会。
2019年5月15日至6月30日,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旅游办事处将全球联动同步举办“中国旅游文化周”活动。此次活动以“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为核心,以“美丽中国”为主题,以“超乎想象的中国”为口号,旨在通过旅游推介和人文交流重点讲好当代中国故事,促进中国旅游高质量发展,从而达到“以文化提升旅游品质,以旅游促进文化传播”文旅融合的目标。
“中国旅游文化周”举办期间,全球34家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19家驻外旅游办事处将陆续举办各类文化和旅游交流活动逾257场,其中主题活动为各机构联动举办的“天地与人谐然共生——美丽中国图片展”,并通过来源广泛、形式各异的旅游推介会、展览、演出、讲座和论坛、文化体验与互动等丰富多彩的形式,着力展示中国文化和旅游产品、服务的升级成果,促进文化和旅游国际交流与合作,充分阐发中国精神、描绘中国风貌,反映当代中国所取得的发展成就,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促进外国游客入境旅游。
5月17日至31日第22届“东方水城——中国苏州国际旅游节”举办期间,中外文化交流中心还将与苏州市政府联合推出“中国旅游文化周”全球联动项目苏州专场活动,形成与驻外文化和旅游机构全球联动的内外呼应。其中,将与中国旅游研究院合作举办“旅游新趋势文化新动力”主题研讨会,推出驻外文化和旅游机构工作成果展、与国外同步展出“天地与人谐然共生——美丽中国图片展”,推出“NICEChoice——中国旅游文创产品海外推广展”等系列活动。同时,东京、新加坡、布达佩斯等多家中国文化中心亦将携手苏州,在“中国旅游文化周”全球联动框架下推出“时令生活,四季苏州”主题活动,宣传展示苏州特色文化旅游产品。为使宣传推广活动与国内旅游目的地形成紧密互动,浙江省龙泉市将在马德里和首尔中国文化中心举办“听瓷语观世界”龙泉青瓷展暨“龙泉青瓷溯源之旅”旅游推介活动,通过发放“龙泉青瓷溯源之旅”惠民卡等措施吸引游客。通过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驻外旅游办事处推介特色青瓷小镇,展示独特乡村文化魅力,为促进龙泉旅游产品高品质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中外文化交流中心还联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传统中医药国际交流中心和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提炼中华健康养生理念,探索中医药资源和旅游资源相结合的方式,把传统中医药和特色健康旅游产品送出国门,在哥本哈根和惠灵顿中国文化中心落地举办中医药健康旅游项目,满足驻在国游客的多方位需求,通过健康旅游加深对中华传统中医药的理解,促进中医药与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上海、重庆、四川、青海、海南等全国几十个省(区、市)文化旅游厅(局)和旅游企业积极参与“中国旅游文化周”活动,携手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旅游办事处,举办系列旅游文化推介活动,充分展示国内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特色和文化魅力,积极推动入境游市场发展。
2019年是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开局之年,驻外文化和旅游机构不断统一步调,深度融合。此次“中国旅游文化周”是自2016年海外中国文化中心举办“中国文化周”统一品牌活动以来,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旅游办事处首次全球联动,共同举办“中国文化周”。
(以上来源:中国经济网,2019-05-06,苏向东)
2019中国旅游文化周首次全球联动促文旅融合
2019年5月15日至6月30日,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旅游办事处将全球联动同步举办“中国旅游文化周”活动。此次“中国旅游文化周”是自2016年海外中国文化中心举办“中国文化周”统一品牌活动以来,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旅游办事处首次全球联动,共同举办“中国文化周”。
此次活动以“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为核心,以“美丽中国”为主题,以“超乎想象的中国”为口号,旨在通过旅游推介和人文交流重点讲好当代中国故事,促进中国旅游高质量发展,从而达到“以文化提升旅游品质,以旅游促进文化传播”文旅融合的目标。
据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副局长郑浩介绍,“中国旅游文化周”举办期间,全球34家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19家驻外旅游办事处将陆续举办各类文化和旅游交流活动逾257场,其中主题活动为各机构联动举办的“天地与人谐然共生--美丽中国图片展”,并通过来源广泛、形式各异的旅游推介会、展览、演出、讲座和论坛、文化体验与互动等丰富多彩的形式,着力展示中国文化和旅游产品、服务的升级成果,促进文化和旅游国际交流与合作,充分阐发中国精神、描绘中国风貌,反映当代中国所取得的发展成就,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促进外国游客入境旅游。
据了解,5月17日至31日第22届“东方水城--中国苏州国际旅游节”举办期间,中外文化交流中心还将与苏州市政府联合推出“中国旅游文化周”全球联动项目苏州专场活动,形成与驻外文化和旅游机构全球联动的内外呼应。同时,东京、新加坡、布达佩斯等多家中国文化中心亦将携手苏州,在“中国旅游文化周”全球联动框架下推出“时令生活,四季苏州”主题活动,宣传展示苏州特色文化旅游产品。
此外,浙江省龙泉市将在马德里和首尔中国文化中心举办“听瓷语观世界”龙泉青瓷展暨“龙泉青瓷溯源之旅”旅游推介活动,通过发放“龙泉青瓷溯源之旅”惠民卡等措施吸引游客。通过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驻外旅游办事处推介特色青瓷小镇,展示独特乡村文化魅力,为促进龙泉旅游产品高品质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中外文化交流中心还联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传统中医药国际交流中心和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提炼中华健康养生理念,探索中医药资源和旅游资源相结合的方式,把传统中医药和特色健康旅游产品送出国门,在哥本哈根和惠灵顿中国文化中心落地举办中医药健康旅游项目,满足驻在国游客的多方位需求,通过健康旅游加深对中华传统中医药的理解,促进中医药与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据悉,将有上海、重庆、四川、青海、海南等全国几十个省(区、市)文化旅游厅(局)和旅游企业积极参与“中国旅游文化周”活动。
(以上来源:文旅界,2019-05-10)
匈牙利举行首届“中国旅游文化周”
6月7日,匈牙利首届“中国旅游文化周”在布达佩斯伊丽莎白广场开幕,文化周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向匈牙利和中东欧民众介绍中国风貌,展现中国文化的魅力,促进中国和匈牙利文化旅游方面的合作。
本届“中国旅游文化周”共有70余家单位参加,包括文化展示、旅游推介、美食节庆、中医讲座、文艺演出、有奖征文等34项活动,将持续到本月15日,预计将有数万名匈牙利和其他国家的民众参与。中国文化和旅游部驻布达佩斯办事处主任崔可介绍说:“我们这次举办匈牙利首届中国旅游文化周的活动,就是以‘文旅融合’为核心,以‘美丽中国’为主题,以‘超乎想象的中国’为口号,通过旅游、文化、航空、美食、中医、武术、音乐、舞蹈等各个方面多维度展示,面向匈牙利和外国的民众,阐发中国的精神,描述中国的风貌。”
匈牙利是第一个与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欧洲国家,目前中匈两国关系处在历史最好时期。2010年,中匈宣布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今年4月,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第二次出席了在北京举办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5月下旬,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成功访问匈牙利。崔可表示,今年恰逢中匈建交70周年,相信随着更多旅游便利化措施的实行,将有更多游客前往对方国家旅游,“这种两国高层频繁互访,为中匈的关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8年中匈两国互访的人数已经达到了28万人次。2019年6月7号,中国东航开通了上海到布达佩斯的直航,目前两国的直航已经达到了两条。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下,中匈两国人文的交流越来越密切,如今的中匈文化合作、旅游合作,势头良好、潜力充足、前景广阔。”
匈牙利国家旅游局国际旅游关系司司长奥尔弗尔迪•埃丝特表示,“中国旅游文化周”开幕,同时还新开通了上海至布达佩斯直航,这是给中匈建交70周年最好的献礼,“今天是庆祝中匈建交70周年最好的日子,同时我们开通了上海至布达佩斯直航。中匈旅游合作十分活跃,我希望随着每周新增加的三个航班,促进两国旅游往来更上一层楼。我很高兴,也很自豪,中匈两国共同努力,实现文化周成功举办。”
2019年“中国旅游文化周”是按照中国文化和旅游部部署,于5月至6月期间由全球多个驻外文化和旅游机构举办的系列文化及旅游推介活动,旨在宣传中国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倡导“美丽中国、世界共享”理念。
(以上来源:国际在线,2019-06-10,林伟大)
2019新西兰“中国旅游文化周”在奥克兰拉开帷幕
当地时间9日早8时,新西兰中国文化中心、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新西兰中国旅行社在奥克兰联合主办2019“中国旅游文化周”奥克兰早餐会暨“中新旅游年”重庆旅游推介会,这标志着新西兰2019“中国旅游文化周”正式拉开帷幕。
本次“中国旅游文化周”活动内容丰富,涵盖文艺演出、美食体验、中国民乐会、中医药健康等一系列文化旅游项目。
新西兰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郭宗光表示,2018年中新两国人民往来规模接近60万人次,中国继续成为新西兰第二大海外旅游市场,并且是增长最迅速的市场之一。相信此次活动能让更多新西兰民众进一步了解中国,吸引更多的新西兰游客前往中国及重庆旅游。
新西兰国家旅游局商业活动负责人迈克尔•斯托克表示,得益于中新两国友好关系,中国已成为新西兰第二大游客来源国。截至2019年4月底,过去一年,来自中国的游客数量达到了创纪录的43.6万人次。重庆旅游推介会有助于双方分享高品质的旅游资源,推动两国旅游及多领域经济合作与发展。
重庆市代表团团长张昌红表示,重庆是中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融巴渝文化、民族文化、移民文化、三峡文化、美食文化于一体,与新西兰的友好渊源由来已久,期待与新西兰在旅游、文化、航线发展等方面共谋新发展。
2019“中国旅游文化周”重在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通过全球各地一系列异彩纷呈的旅游推介及人文交流活动,勾画美丽中国,实现“以文化提升旅游品质,以旅游促进文化传播”的文旅融合目标。
(以上来源:新华社,2019-05-09)
“中国旅游文化周”亮相缅甸 共促两国文旅交流与合作
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2019年“中国旅游文化周”系列活动6月3日在缅甸仰光拉开帷幕,活动不仅受到中缅两国政府的重视,也吸引了两国文化、旅游行业的密切关注。
“中国旅游文化周”开幕式3日在缅甸仰光中国文化中心举行,中国驻缅甸大使馆、云南省政府、缅甸宗教事务与文化部、缅甸饭店与旅游部以及中缅两国旅游、文化行业机构的百余名代表参加了开幕式。中国驻缅甸大使馆临时代办李小艳在开幕式上表示:“当前,中缅正积极共建‘一带一路’和中缅经济走廊,旅游文化是两国‘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领域。中方愿以此次旅游文化周系列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扩大两国旅游文化等民间领域合作交流,不断促进民心相通,推动中缅传统友好关系在现有的基础上取得更大的发展。”
文化周系列活动包括中缅两国旅游图片展、文艺演出、旅游研讨推荐会等。开幕式结束后,缅甸和云南旅游图片展、中缅两国旅游宣传片以及云南少数民族歌舞表演纷纷亮相中国文化中心,吸引了大批缅甸民众欣赏观看。中国云南省与缅甸相邻,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据统计,2018年云南接待缅甸入滇游客达到119.4万人次。出席文化周活动的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和丽贵对近年来滇缅双方在旅游文化方面的合作给予了积极的评价:“云南与缅甸在文化和旅游领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双方在通关便利化、市场培育、湄公河旅游开发、跨境旅游合作、信息交流等方面开展了密切合作,双方互访人数实现较快的增长。”
当天下午,中国文化中心还举办了“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为主题的中缅两国旅游文化研讨会和推介会,来自两国的学者、专家就文化与旅游融合、中国在线旅游的出境旅游新机遇、旅游文化保护与传承等议题进行研讨。关于缅甸旅游业的发展,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代表、云南师范大学李庆雷副教授在研讨会上表示,旅游目的地不能只有优美的风景而忽视文化资源,否则就会失去特色和竞争力,“很多游客到缅甸主要是看文化。比如说,由于文化背景限制的原因,我们到了蒲甘,游客对于每一座佛塔是什么年代的、怎么建设的、它的特征等等,实际上了解不是特别清楚,这就需要我们组织一些专业人员把佛塔的历史文化、宗教信息,通过形象直观的形式展示出来。”
中缅两国旅游文化推介会是此次文化周系列活动中的一大亮点,中缅两国旅行社、旅游机构通过演讲的方式推介各自独特的旅游资源和优惠政策,以寻求更好的合作机会,共同促进两国旅游文化的发展。近年来,缅甸为促进经济发展,大力发展旅游业。据统计,2018年缅甸接待外国游客达355万人次。中国作为世界出境游第一大国,也是缅甸旅游市场积极争取的主要对象。仰光省饭店与旅游局局长奈温表示:“为发展旅游业,我们积极推动缅甸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设施,提高当地旅游业的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同时,政府为了方便游客入缅,也在不断放宽免签和落地签政策。中国每年出境游人数超过一亿,期待缅甸能吸引更多的中国游客。”
(以上来源:国际在线,2019-06-05,洪荃诠)
【数据分析】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根,是一个国家的魂魄所在。文化互信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础,也是国与国之间发展进步的重要基石。开展文化交流让各国将本国优秀的历史文明展现于人民面前,深化国家友谊,为日后平稳的发展合作提供保障。建立贸易互信是发展双边贸易的基础,只有深入了解彼此的历史文化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了解和信任,信任消除了彼此之间的怀疑和顾忌,让合作和交往更加通畅。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将人文交流置于了重要的战略位置。2017年7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主持中央全面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见》,在该文件中指出了,“中外人文交流是党和国家对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夯实中外关系社会民意基础、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途径”。2019“中国旅游文化周”是自2016年海外中国文化中心举办“中国文化周”统一品牌活动以来,在文化和旅游部的统一部署下,地方政府、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旅游办事处首次全球联动,共同举办的国家级对外文化和旅游交流的重要活动。
2019“中国旅游文化周”活动以“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为核心,以“美丽中国”为主题,寻求中外文化进一步的交流,推进中外友谊步步提升。通过旅游推介会、展览、演出、讲座和论坛、文化体验与互动等丰富多彩的形式,着力展示中国文化和旅游产品、服务的升级成果,促进文化和旅游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外文化交流要在差异中寻求共性,找到双方文化交流的平衡点,在平衡的基础上逐渐向外扩展,实现文化的互通。在人文交流中,人民的力量是不容忽略的,做到民意相通是发展人文交流中重要的一步,平等和尊重是交流的基石,发展中要时刻注意对彼此文化的尊重和借鉴,在平等中发展文化交流。在政治互信、经济互促的基础上发展人文交流,能够使人文交流发展得更加稳定、和谐。
来源:文化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