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文化>>“哪吒故里”之争不如深挖“哪吒文化”的社会教育意义
2019年10月20日
“哪吒故里”之争不如深挖“哪吒文化”的社会教育意义
“哪吒故里”之争不如深挖“哪吒文化”的社会教育意义

【热点回顾】

哪吒是哪里人?四地均称“哪吒故里”

近日,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吒》)将不少观众吸引进了电影院,哪吒形象让很多人印象深刻。一些城市也开始乘势宣传自己的“哪吒文化”。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全国至少有4地宣称是“哪吒”的家乡,当地政府官网上发布了不少证明此地为“哪吒故里”的证据。

 “故里”一:四川宜宾

理由:发现“哪吒洞”“金光洞”等

四川宜宾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7日、8日先后发表了题为《〈哪吒〉热映,哪吒的故乡就是宜宾》和题为《哪吒祖庙在宜宾,这事早就有定论》的文章,两篇文章均表示,哪吒是个“宜宾娃”。

据《哪吒祖庙在宜宾,这事早就有定论》一文和宜宾市政府官方网站2017年发布的《小哪吒根在宜宾,三太子牵动两岸》一文介绍,曾任供奉哪吒的台湾省嘉义市南天门太子宫主持黄樟,于上世纪90年代来到宜宾,发现了一个名为“哪吒洞”的洞窟。此后,在当地重建“哪吒行宫”的同时,不少研究者从人文地理、民风民俗、民间传说等方面进行了考证。

《小哪吒根在宜宾,三太子牵动两岸》一文中称,距离宜宾市区7公里处的南广镇,古名陈塘关,“李靖镇守于此,哪吒出生于此,似乎合情合理。”当地的一些民俗也可能和哪吒的“乾坤圈”“红肚兜”有关。“宜宾地下埋藏着丰富的海洋生物化石;与宜宾毗邻的自贡井盐,其卤水就是海水浓缩而成。这些足以说明,宜宾及其附近地区原系大海。民间传说,哪吒令四海龙王一夜间将海水东退一万里,又恰与现在宜宾与东海的距离相差无几。”

此外,宜宾当地还能找到《封神演义》中哪吒的师傅太乙真人居住的“金光洞”;哪吒打死龙王三太子在河口留下的“龙脊石”等景观。“根据考察得到的大量佐证材料,专家学者一致认定:翠屏山的哪吒庙为中国唯一的哪吒祖庙,哪吒的故乡在宜宾,哪吒的根在宜宾。”《小哪吒根在宜宾,三太子牵动两岸》一文说。

2018年6月,宜宾市政府官方网站发文称,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已正式命名宜宾市翠屏区为“中国哪吒文化之乡”,“翠屏区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打造哪吒文化品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促进全区文创产业发展,以文化产业发展推动全区经济结构改革,走出一条生态绿色的经济发展道路。”

“故里”二:四川江油

理由:哪吒太子信仰、宗教文化发源地

江油市政府官方网站介绍,江油是哪吒太子信仰和相关民俗、宗教文化的发源地。“自古以来,江油民众世代流传着关于哪吒太子的传奇故事。古典文学《封神演义》中有关描述哪吒的很多地方:哪吒出世的陈塘关、哪吒闹海的九湾河、哪吒显圣的翠屏山祖庙、哪吒拜师修炼成仙的乾元山金光洞至今依然留存在江油的山川间。”江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也有“哪吒故事及民俗”。

“我们这里的乾元山金光洞又叫太乙洞,在传说中是太乙真人传授哪吒神通的地方。”四川省江油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的工作人员告诉北青报记者,据清代纂修的《江油县志》记载,哪吒的出生地“陈塘关”就在江油一带。

据江油市政府官方网站发布的信息,江油市与哪吒相关的景观多位于含增镇,2018年11月,江油市政府官方网站曾发文称,含增镇“依托哪吒文化,全力打造全域旅游”。

“故里”三:天津陈塘庄

理由:哪吒形象或来自“杨柳青年画”

除了四川的两座城市,天津河西区也宣称拥有一处“哪吒故里”。

8日,天津市河西区文化和旅游局的工作人员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天津市河西区陈塘庄据传就是哪吒父亲李靖曾镇守的陈塘关,“全国很少有叫‘陈塘’的地方。”工作人员说,位于天津市河西区的挂甲寺因兵将把甲胄挂在寺院周围而得名,可见这里长期以来都是军事重地,“所以陈塘关总兵李靖曾在河西区陈塘庄镇关是有据可依的”。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天津市河西区政府官方网站针对河西区与哪吒的关系曾发文称:“民间传说,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的托塔李天王李靖曾镇守陈塘庄,其三子哪吒曾在这里闹海杀死龙王三太子。《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在描写李靖父子时,曾多次到天津游览并搜集素材,并可能依照杨柳青年画中的人物形象描写哪吒原型。”

据前述河西区文化和旅游局的工作人员介绍,作为哪吒故里,河西区曾举办“哪吒体育节”,也开发了与哪吒相关的文创产品。

“故里”四: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

理由:西峡县丁河镇有两座哪吒庙

另一处“哪吒故里”位于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据南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官方网站介绍:“传说中哪吒的故里陈塘关,位于今西峡县丁河镇奎文村附近。”为了感谢哪吒打死龙王三太子,制服龙王,“在(西峡县)奎文村哪吒的出生地建庙,供人瞻仰。”

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告诉北青报记者,如今丁河镇有两座哪吒庙,日常都对外开放。

专家:在历史文化基础上的开发 有助于保护文物古迹、延续文化传统

四地均宣称当地为“哪吒故里”的情况引发了一些网友的疑惑:“哪吒不论是否真实存在,都只能有一个家,那么全国怎么会出现这么多的‘哪吒故里’?”

对此,四川省委党校社会和文化教研部教授肖尧中表示,神话故事也有基本的历史痕迹,从这个角度来看,建立在一定历史、文化基础上的开发有助于保护文物古迹、延续文化传统。

同时,肖尧中教授也提醒,哪吒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在历史中并非真实存在的,在这样的前提下,探讨哪吒故里意义不大。源于神话的东西要进行商业开发,一定要有民间基础,否则可能就是伪文化,“一些地方想借力哪吒热度,但要成功的前提是考虑本地的实际情况,否则失败的可能性会很高。”

(2019年8月9日 北京青年报 屈畅 赵诣涵)

哪吒“落户”难,背后是经济利益的拉锯战

名人故里之争,大家见多了。每当出现与名人有关的热点事件,各地都会在名人籍贯到底在哪儿等问题上蹭热点、刷存在感。比如,西门庆故里之争曾持续10多年,部分地方政府甚至将开发西门庆故居文化景点写进当地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而事实上,西门庆不过是小说里一个虚构的角色。更有甚者,连“千古罪人”秦桧的故里也要争上一番。

与西门庆一样,哪吒不过是上古神话里的虚拟人物,一个并未真实存在过的人物形象有故里吗?这样赤裸裸的故里之争,背后恐怕是存着争吃祖宗饭、力图赚快钱的小心思。每一个历史文化名人都是一座可供开发的“富矿”,利用本地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发展经济、旅游产业,本无可厚非,但时下的名人故里之争却陷入了一种怪圈:好的坏的都无所谓,只要有名气、能吸睛就行。如果说争抢正面人物是出于对家乡的自豪感、荣誉感还可理解,而争抢秦桧、西门庆这类负面人物的地方,实在让人无语。

争来抢去,其本质还是地方在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选择性忽视掉了文化资源真正的意义和内涵,只关注到了其中的经济价值。有的地方甚至为了发掘文化资源,不惜去造假、偷师,甚至大打出手。

历史文化品牌的传承和弘扬,不应该沦为经济利益的拉锯战、口水战。要清楚认识到,历史文化品牌带来的不仅只有利益,更多的还是责任。前段时间,因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和电视剧《乔家大院》而广为人知的乔家大院景区被摘星牌,引得舆论关注。乔家大院景区在火了之后,并没能做好晋商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景区过度商业化、环境卫生差、运营企业能力不足最终导致了被摘牌的结果。

湖北安陆与四川江油也曾陷入李白故里之争的口水战中,但在2015年两地放下争议,就共同开发李白文化资源达成初步意向。两地将携手共同进行李白相关资源的开发,共谋发展,提升李白重要游踪地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这为还深陷名人故里之争的城市,提供了解决此类事件良好的示范作用。

唯“名”是图,而忽视了“名”背后的文化内涵,发展文化经济的路子势必会越走越窄。

(2019年8月13日 工人日报 子谕)

争夺“哪吒故里”,别低估了游客的智商

电影《哪吒》火了,从而引发了“哪吒故里”之争,似乎谁争得“哪吒故里”,当地旅游就会跟着红火,但争“哪吒故里”,别想低估游客的判断力,别以为游客是低智商的。说到底,“市场”才是故里之争最好的裁判。

哪吒火了,与其沾一些边,跟着想沾一点光,助推当地的旅游业,这无可厚非,也值得肯定。毕竟发展旅游业有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也能够让游客多一些旅游去处。但不是谁说当地是“哪吒故里”,或是大力宣传当地是“哪吒故里”,不管做得怎么样,游客就相信了,然后纷至沓来。如果游客那么容易忽悠,想必任何地方的旅游都会是红火的。要知道,游客不是“人傻”和“钱多”。旅游对于一些人来说还仍然是“奢侈品”,因为一次外出旅游,开销挺大的,许多人外出旅游,往往是事先做足了“攻略”,会选择一些名副其实的旅游景点,会选择一些评价高的旅游景点,对于存在忽悠的旅游景点是不太可能会去的。要知道,现在的旅游也不仅仅限于“打卡”,拍几张照发个朋友圈就可以了,而是更注重“旅游体验”。去故里旅游更是如此,如果胡编乱造,如果连自圆其说也无法达到,甚至用一些“假传说”或是“低俗”的东西去吸引游客,这注定是要失败的。

的确,旅游是需要做足文章,但却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要有事实,换言之,源于神话的东西要进行商业开发,一定要有民间基础,如此才能让游客相信,从而作出选择,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如果胡编乱造或是生搬硬套,或是不惜一切代价争抢“故里”,退一步说,即便是“抢”到了又如何?游客如果不认帐,对于当地的旅游仍然没有意义,相反,投资可能成为“泡影”,打了“水漂”,是得不偿失的。

一个地方的旅游业能否发展,最终决定在于“市场”,换言之,最有决定权的是游客。他们是用脚投票的,他们也是理性的,是不能随便忽悠的,唯有尊重历史,尊重游客,才能获得游客的认可,从而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争故里并不鲜见,但如果“欺骗”游客,最终可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人民网2019年8月10日 文/王军荣)

有文化资源,更要有文化自觉

历史文化名人故里、故居、文物,记录着一段不可磨灭的历史。在全民旅游时代,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地域人文历史资源备受关注。但盲目争夺名人故里,实际上打的还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算盘。借电影放映再度走热的故里之争,划块地、建个庙、办个节、立个像的“故里模式”,往往流于蹭热度变现、低水平修建、同质化开发。加上配套设施跟不上、IP挖掘浮于表面,很难给游客带来美好的体验。早在2010年,原文化部与国家文物局就下文叫停恶俗名人故里炒作,不宣传有争议未认定的名人故里、不命名虚构人物故里。但在利益的驱动下,类似的歪点子、快法子仍不时出现。

哪吒故里是假,但文化传承是真。哪吒作为民间广为流传的神话人物,存在相对集中的崇拜地和传播地,群众喜爱与民间信仰,使得一些地方确实成为哪吒的“文化之乡”,由之而生的传说、建筑、戏曲等文化元素,有着非凡的地域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应当避免生搬硬套、东拼西凑,深入挖掘、加工再造本乡本土的资源,才能形成真正有内涵、有特色的文化景观。

城市乡村,拥有文化资源固然可贵,更要有文化的自觉。为炒一时话题、捞一笔横财而罔顾历史事实,终是立不住脚的。不忘本来,方能开创未来。如果淡忘了此方水土的历史文化,却因为无中生有的文旅项目模糊了地域文化的特质,可谓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从学术研究到非遗传承,从配套设施建设到特色项目创新,静下心来做好文化建设的实事,才是真正谋发展、惠民生的良策。

(2019年09月01日《人民日报》 05版 王玉琳)

【数据分析】

每一个历史文化名人都是一座可供开发的“富矿”,利用本地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发展经济、旅游产业,无可厚非,也值得肯定。

“哪吒”这样的神话故事也有基本的历史痕迹,建立在一定历史、文化基础上的开发有助于保护文物古迹、延续文化传统。但源于神话的东西要进行商业开发,前提是考虑本地的实际情况,一定要有民间基础,否则可能就是伪文化。若是流于蹭热度变现、低水平修建、同质化开发,加上配套设施跟不上、IP挖掘浮于表面,很难给游客带来美好的体验,失败是必然的。地方在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不能只关注其中的经济价值,却忽视掉文化资源真正的意义和内涵。用“暴力与暴利”包装成的“哪吒文化”,唯“名”是图,而忽视了“名”背后的文化内涵,发展文化经济的路子势必会越走越窄。要清楚认识到,历史文化品牌带来的不仅只有利益,更多的还是责任。

历史文化名人故里、故居、文物,记录着一段不可磨灭的历史。哪吒故里是假,但文化传承是真。哪吒是我国经典的艺术形象之一,他的故事从唐末到宋代就已经在民间广为流传。民间的小哪吒活泼可爱、开朗聪颖、顽皮好动、勇敢善良,充满着纯真和童真,被誉为正义好战,智勇双全的少年小英雄。哪吒故事的核心情节:闹海屠龙、剔骨割肉、与父结仇、莲花化身,体现了他在面对成长过程中来自社会关系和家庭关系的压力时坚持到底,毫不服输的执著精神。即使被塌下来的天压歪了头,哪吒也能挣扎着生出三头六臂把天扛起来。他的故事带给人们鼓励、希望、温暖和力量。国产动画片《哪吒之魔童降世》之所以能火起来,正式因为从传统的神话传说中挖掘出具有现代意义的主题。在“哪吒故里”的开发策略上,也应该在核心价值、现代性、体验性、商业化和产业化等诸多方面做足文章。而不仅仅是肤浅地蹭热度。

文化赋能的力量是强大的,正确、有效通过文化赋能,会使得旅游大放异彩。争夺“哪吒故里”不如各自深入挖掘“哪吒文化”。

(丁韬)

来源:文化大数据

分享到: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林校南路5号   邮编:102600
联系电话:010-69243250(办公室传真)   69268094(教务处)   69268437(科研处)
网站维护: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信息中心   电话:010-69268476
官微二维码
学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