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来啦~艺术能否持稳科技这把双刃剑
李亦奕
战胜人类棋手的AlphaGo已经被下一代程序反超了。去年佳士得拍卖的一幅名为《埃德蒙·贝拉米画像》是由AI程序绘制而成的肖像作品,以43.25万美元成交,也迎来了关于版权和哗众取宠的批判。2019年,首个国风AI乐队“墨甲”在清华诞生,微软小冰在中央美院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世界各地都纷纷掀起了AI艺术的热潮,尽管质量与立意良莠不齐。
“人工智能”成为热门词汇渗入各个领域,在艺术领域中,人工智能创作绘画作品成为新的艺术现象,这对艺术创作来说更便捷、更高效,但也引发了一系列的话题。人工智能艺术创作已然超出了传统的画种范畴,人工智能时代,艺术与科学如何实现真正的融合?在艺术创作表面化、图像化,缺少深度和思想内涵的诟病语境里,人工智能替代艺术家创作是否还是一个伪命题?曾被视为一种“噱头”,在不长的时间里便进入博物馆、美术馆以及拍卖行,人工智能艺术为人们展现的是怎样的前景?
艺术与科学辩证关系的再思考
上述问题引发了人们对如何辩证看待艺术与科技关系的再思考。在一般的观念中,主观性和客观性,艺术与科学分处两端。而反过来,美术的客观性与科学的主观性往往被忽视了。事实上,美术创作有一种追求严格客观性的动力,比如,达·芬奇的伟大就在于创造了精确性的写实性绘画语言,他用科学的态度观察物象的视觉反映,以严格的几何透视法则在二维平面上精确地表现三维空间的深度感,印象派的伟大在于他们精确反映自然界真实的色彩关系,这一切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真实反映客观对象。而科学理论通常是建立在一些人为设定的限定条件之上,比如晶体学、量子力学,使我们认识到,绝对的客观是很难达到的。
“绘画艺术看起来是画家极端主观性的创造,实际上却具有极强的内在客观性要求,科学追求纯粹的客观性,却不但极难达到完全客观,甚至本质上不能把主客观完全分开。”在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黄卫东看来,科学之美与艺术之美的一个共性特征,就是在复杂的自然对象中去寻求简单性与和谐性,并用最简洁的方法去构建或者反映复杂的对象。
多重宇宙·pan 2019年 浮思·工作室(意大利)
作为视听装置,该作品通过创建一系列实时生成的数字绘画,尝试描绘无限平行宇宙的永生和永逝。
刚刚在北京开展的“物演——科学观与艺术观”主题展上,艺术家费俊与代数几何数学家许晨阳合作的《情绪几何》互动装置,从代数几何的抽象性和纯粹性中获得启发,并尝试把数学对现实世界提纯化的解释与艺术对现实世界复杂化的解读结合在一起,完成一次同时处于现实之上和现实之中的艺术实验。艺术家杨千与生物学家卢煜明合作的装置作品《基因重构序列1号》,把象征生命的基因22对染色体和象征文明基因的22个希伯来语的字母,采用对应、综合、重构等艺术形式以探讨生命、文明以及历史密码的意义并给我们当今社会提供种种思考……五位未来科学大奖获奖科学家与五位当代艺术家,一对一分组进行联袂创作,策展人顾振清表示,艺术家和科学家打破成规的合力,创造性地探讨万物演化、万物求存的内在规定性,以及物演规则对于宇宙时空和人类文明的意义,这是“物演”展览想要完成的主题。希望通过不同思想意识、不同认知途径、不同思维模式的彼此勾连、磨合和整合,建构人的宇宙自然观与人文世界观相互关联的一种新语境、新视界。
区块链技术助力人工智能发展
AI一次次刷新了人们对“创造力”的理解和认知。人类与科技的主从关系似乎正变得岌岌可危。到底谁才是创造力的主导?日前,上海量子画廊便从这一问题着手,举办了开幕首展——“是谁在创作”。由德国艺术家米迦勒·塞巴斯蒂安·哈斯和中国艺术家郑达组成的双个展,旨在探讨艺术家与其所创作的具有生成能力的作品之间亲密而辩证的关系。展场中,算法、程序的控制力满溢而出,而艺术家的存在感被极大地稀释,好像算法、机器随时能够在机械性与偶然性之间创造出一段美术史的自我结构。
重现化学 2017-2019年 朱文婷、梁琰
作品通过摄影从客观角度发现并展现化学之美。
尽管艺术家的作品并没有完全脱离对“人”这一主体的联系,更多强调的是人与机器、媒介与环境的综合协作。无论是参考数据、现场环境等偶然元素,还是借助声音或鼠标的互动来完成了人机交互,都在电子元件冰冷、精确的计算中融入了某种温度和诗意。但是,艺术家的退后,让画廊的白盒子空间变得不再受艺术家的主观控制。艺术家所赋予作品的最初属性,是否能在漫长的生成过程中维持初心,一切似乎变得混沌难料。
对于数字艺术、人工智能艺术而言,创作权的交割,艺术家的退让,对艺术作品的收藏有何影响,还未能在艺术市场及藏家群体中达成广泛共识。对此,古根海姆全球当代艺术机构创始人菲利普·赫勒·古根海姆指出,缺乏透明度是最大的挑战,而区块链技术或许可以改变这种局面。区块链技术为艺术品和收藏品创造了基于链的数字证书,同时区块链也将改变收藏家拥有艺术品的方式。艺术家们的版税和所有权得到了保障,区块链可以让更多的艺术品被许多人共同拥有。据统计,目前在艺术品市场中,与区块链及数字艺术相关的艺术作品只占到5%,但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扩展,艺术品销售的速度加快,整体销量加大,使这个行业更加民主化。艺术家、收藏家和所有的参与者都能从中受益。
无论如何,人工智能艺术在现阶段仍在我们可控的范围内。更多的观点认为,人工智能的创作永远无法取代人类的创作,因为它们仅仅是形式而已,无法给人们带来丰富、深沉的内在感受。有学者做过这样的假设:从策展人的角度来说,如果策划一场毕加索的展览,那么,我们可以将人工智能的作品按照毕加索的创作风格进行分期吗?从收藏家的角度来说,收藏艺术很多时候都与艺术背后的故事密切相关。但是,人工智能的艺术背后却没有故事,收藏家可以说,他特别喜欢一个人工智能的作品,就像他特别喜欢莫奈的作品那样吗?从拍卖行的角度来说,拍卖人工智能的作品能像拍卖齐白石的作品那样吗?换言之,人工智能可以慢慢建立自己的艺术名声吗?
艺术本体价值的坚守是底线
“这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取代关系。”北京大学教授、国际艺术史学会轮值主席朱青生认为,如果继续停留在“人工智能会否取代艺术家”的认知结构里,对于深度剖析人工智能并无助益。未来的艺术是在科学高度发展之后,新技术、新媒体跟艺术的结合,这不能简单看成一种个人的绘画或者个人情趣的表现,更多的是用在怎样来发展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关系,构建解决问题的一种新的可能性,这才是未来的艺术。
存档梦境 2018年 勒菲克·安纳多尔(土耳其)
作品中,艺术家勒菲克·安纳多尔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馆内 170 万文档进行搜素和归类,并将档案中的多维数据交互转换为沉浸式媒体装置。
被称为“数字艺术的奥斯卡”的奥地利林兹电子艺术节今年迎来了40岁生日。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媒体艺术节之一,今年的林兹电子艺术节对于科技趋势的态度是怎样的?回应似乎有些消极:“跳出盒子——电子革命的中年危机”,比起其他艺术节,林兹电子艺术节更像是一个开放式词汇,涵盖了那些科技创新所遇到的困境:“我们为何依赖于黑盒的产品设计,日益丧失创造力”“为何创新变得越来越艰难,跳出盒子思考可否”“科技这把双刃剑所带来的苦痛如何去消解”。邱志杰认为,林茨电子艺术节之所以能坚持40年,不仅因为其代表全球科技艺术探索的前沿,也始终保持着一种思考的严肃性。“关注这40年来林茨电子艺术节主题的变化,可以发现,它有时探讨市场,有时探讨控制论,有时探讨知识经济,有时探讨生命伦理,它总是非常严肃地在思考科技进步对今天人类的塑造意义。”邱志杰说,只有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观众才能更好地欣赏科技艺术展,才能不仅仅停留在感性层面看待一件作品或个体,而是在当时历史语境中扮演着某种责任和思考资源输出者的角色。
城市记忆 2019年 王之纲、孙瑜
作品以沉浸式全景声化作为打开记忆大门的钥能,通过三维扫描技术构建的创意化数字视觉记录属于北京的城市发展剪影,引发观众对未来人与科技关系的思考。
在为人类服务的共识之下,由清华大学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主办的第五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围绕“AS-Helix:人工智能时代的艺术与科学融合”这一命题,呈现了来自世界各国、融合艺术与科学的前沿实践成果,尝试从人类认知、生产方式变革、未来教育、艺术范式、设计创新、可持续发展等相关领域展开多元对话和思考;探讨艺术与科学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深度融合、创新协同,实现“共商、共建、共享”的永续发展。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鲁晓波在主旨演讲中表示,新媒体、人工智能等科技力量加快了传统艺术形式的消融和解体。处在时代岔路口上的艺术面临着或终结或重生的命运。建立多元化的艺术范式,培育传承与创新并存的文化生态,对于艺术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这种新的可能性就在于转化——理念、认知方式、媒介和审美体验的转化。然而,不管艺术形式如何变化,艺术本体价值的坚守是一条底线。在探索新方向的过程中,人文价值尤为重要,归根结底,一切艺术发展都应以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和原动力。如何通过人工智能,打开绘画艺术的新领域,才是我们今后需要探索的重要命题。”鲁晓波说。
来源:中国文化报11月17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