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纵横>>真融合、深融合!2019文旅融合大盘点来啦
2020年01月06日
真融合、深融合!2019文旅融合大盘点来啦
真融合、深融合!2019文旅融合大盘点来啦

真融合、深融合!2019文旅融合大盘点来啦

有人说文化是诗,

旅游是远方。

每一首诗,

成为别人的远方;

每一个远方,

栖居着诗样人生。

2019年,文化和旅游的融合积蓄力量,

寻觅空间,盛情相拥,气象渐生。

2020年,带着激情和梦想出发吧!

2019年国庆期间,中国美术馆举办“伟大历程 壮丽画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美术作品展”。卢旭/摄

理念融合:根本性工作

盘  点

各地文化建设和旅游融合发展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逐渐清晰。

在扩大优质旅游产品供给、提倡文明旅游和安全旅游、加强旅游市场秩序治理等方面也紧紧围绕融合发展的主题,稳步推进旅游行业的规范建设和创新发展。

在文化和旅游领域的对外和对港澳台工作中,持续凸显融合发展的主题。

观  察

着力推进理念融合,是文旅融合工作的龙头工作之一。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从思想深处、从根子上打牢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基础,推动文化和旅游深融合、真融合。

观  点

张颐武 (北京大学教授):

文旅融合就是把文化和旅游加以整体把握,通过旅游的视野和方式为社会的整体文化发展提供重要助力。这本身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不可分整体。

范玉刚 (中央党校文史部教授):

文旅融合的理念是彰显“以人为本”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感召,以愉悦人的精神心理为诉求,是人民大众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的现实基础。

云南省楚雄州高度重视彝绣特色产业与旅游融合发展,图为千人同绣“神州锦绣”长卷活动现场。肖依群/摄

产业融合:实效初显

盘  点

持续释放大众文化和旅游需求。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等一系列政策举措,积极建立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的长效机制。

促进业态融合、产品融合。推动文化观光游、文化体验游、文化休闲游等多种形式的旅游活动;推动将旅游演艺培育成更好的文旅融合载体;鼓励和引导曲艺项目进入城市和乡村旅游演艺市场;鼓励和支持依托旅游资源创作生产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

观  察

2019年,文旅融合为文化引入庞大的消费市场,为旅游注入文化的磅礴力量。文化和旅游部以融合发展为主线,围绕提供优质旅游产品这一中心环节,积极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业态提质升级。

当下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力度、广度、深度还不够。缺乏对深层次文化内涵的挖掘,旅游产业链不够长,旅游衍生品开发不足,低端供给过剩与中高端供给不足并存,产业结构与市场需求不适应;国内旅游的便利度、舒适性、体验感有待提升,入境游有待大力提振。

观  点

朱兵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文化室原主任):

旅游要注重对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对于文化来说,旅游是一种传播、提升和放大,把包括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在内的中华文化全面融入旅游,是一种趋势和使命。在此过程中,要善于发挥新兴科技与媒介的作用,带来传播增量和产业增量。

贾旭东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教授):

以增加中高端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为核心,深化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三链”整合。

推动更多的文化形态与旅游融合发展,推进以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为依托的,集文化创意、度假休闲、康体养生等主题于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体建设。

推动文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推动文化和旅游以及科技的融合发展,释放文旅融合的乘数效应,提高相关产业产品的文化内涵和文化附加值,培育新业态。

自《全国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实施以来,全国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近2.4万座。图为上海欢乐谷停车场厕所内景。上海欢乐谷供图

服务融合:夯实基石

盘  点

积极落实《全国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2019年共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2.37万座,年度目标完成率123%;

管理服务进一步提升,与百度地图合作启动旅游厕所电子地图上线工作,目前已标注10.7万座,总标注率89.2%;

委托第三方机构对100个城市1000个厕所进行暗访抽查,推动建立旅游厕所常态化运行管理机制。

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在全国范围内选取了一批公共文化机构和旅游服务中心,开展机构功能融合试点。

观  察

为了让文化场所成为游客的目的地、让旅游场所成为文化的活动场地,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顺势而为,做了许多引导和扶持工作,主客共享的公共服务体系正在孕育。

公共文化领域的人才资源正在向旅游产业流动,助力地方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公共服务作为提升旅游品质的基础性工作仍有不少短板。比如,旅游目的地公共服务依然存在供给不足、运营效能不高等问题,出行难、如厕难等问题在部分地区长期存在。

观  点

 金武刚 (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委员):

找准文旅融合的最佳连接点,是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与旅游公共服务协同并进的关键。

一是将设施空间打造为旅游目的地和游客休憩地。

二是推动文化资源、文化活动进景区。

三是研发适合旅游需求的文创产品。

四是拓展旅游信息咨询服务。

游客在新疆喀纳斯旅游。陈曦/摄

职能融合:破边界 定基础

盘  点

2019年,各地市文旅行政管理机关根据实际情况继续进行组建和相应的机构改革,推动文化和旅游职能融合进入新阶段。

在机构改革基本完成的大背景下,2019年,各地方政府以指定文化和旅游综合发展规划等为抓手,从凝聚共识、顶层设计的角度出发,实现文化和旅游的部门职能融合。

以各地文化和旅游发展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保证职能融合的有效性。

观  察

在机构改革完成后,职能融合随之进入深水区,涉及大量的细节性工作和政策法规、标准、规划的梳理和对接工作。

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对文旅融合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产业融合、市场融合会产生大量的新业态和新型主体,这些都对文旅行政管理机关提出了新的要求。

观  点

 范玉刚 (中央党校文史部教授):

文化和旅游业发展中因固守边界、相互掣肘而频现滞后于时代的弊端,特别是出现了文化的有效供给跟不上大众文化需求的增长,文化旅游产品跟不上大众消费升级的要求,公共文化服务的低效能与政府管理、服务跟不上快速发展的现实“三个跟不上”问题。

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重点从丰富文化旅游供给和深化文化旅游体制改革等方面实现职能融合。

2019年国庆期间,为保证古建安全和游客安全、提升观众参观体验,北京恭王府博物馆取消现场售票,试行网络售票,每天售票限额3.2万张。图为游客在恭王府博物馆留影。卢旭/摄

市场融合:整治成效显著

盘  点

鼓励市场主体融合,优化营商环境。

推出多项举措,促进市场监管融合和推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整合组建。

文化和旅游市场整治取得积极成效。2019年以来,文化和旅游部分别部署开展了文化和旅游市场整治行动、A级旅游景区整改提质行动,市场整治行动期间,共出动执法人员120余万人次,检查经营单位52万余家,立案调查8300余件,罚没款4100余万元,责令停业整顿715家,吊销许可证113家;景区整改提质行动中,全国复核A级旅游景区5000多家,1186家景区受到处理,其中405家受到取消等级处理。

观  察

提升市场管理和综合执法水平成为推动工作的抓手,不断增强发现文化和旅游市场秩序薄弱环节,解决当前突出矛盾和长期积累矛盾的能力,推动文化和旅游市场秩序持续向好。

文化和旅游市场秩序日渐成为社会关注焦点。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文化和旅游市场秩序的整治工作必将长期保持高压态势。

观  点

朱兵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文化室原主任):

在文旅融合的进程中,市场监管方面的问题应该引起重视。过去,文化市场和旅游市场有各自的监管、执法队伍,文化市场更注重内容,而旅游市场主要关注经济行为。

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双方队伍需要有机融合,这对相关人才的培养选拔提出了要求。同时,从政策法规的层面,也应出台统一的规定、标准,对文化市场、旅游市场实行通盘考虑、统一把握。

祁述裕 (中央党校文史部教授):

文旅融合突破了原有的行业、产业障碍。譬如,传统文物单位比较关心文物的保护,不太关心文物的市场价值,但不少文物保护单位恰恰就在旅游景点中,必然与市场发生关联,可是一旦过度市场化,就会出现问题。文旅融合恰恰为应对类似问题提供了契机,能够以保护、传承、弘扬一体化和综合考虑的方式提出解决方案。

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美丽中国”2019亚洲旅游系列推广活动在迪拜举办,图为中国旅游推广代表团在迪拜繁华街区以快闪方式进行推介,所表演的少林武术和传统舞蹈《采薇》受到欢迎。主办方供图

交流融合:互为平台、渠道

盘  点

驻外文化和旅游机构的整合,令我国对外文化和旅游交流工作的力量得到进一步集聚,交流项目和活动得到统筹安排,文化传播和旅游推广基本实现同步进行,驻外文化和旅游机构总部(筹)对外开展工作。

政府间文化和旅游交流机制化水平持续提高。

大批优秀文化产品、优质旅游产品走向海外。

观  察

驻外文化和旅游机构除了在人员架构上进行合并,更强调在思想层面树立起文旅融合的意识,深融合、真融合的理念扎根对外文化工作者的脑海。

现阶段文旅融合所形成的外向型项目和产品还处于简单的“1+1=2”的阶段。在深度融合的内容生产方面略显生涩,文化和旅游在海外平台的结合没有产生进一步的化学反应。

入境游有待发展,借由国外文博和旅游机构传播中华文化的渠道相对较窄。在走出去过程中,如何有效地讲好中国文化和旅游故事,用外国人容易接受的方式传播中国文化、推介旅游产品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有关文旅融合的海外传播理论也有待进一步梳理和更新。

观  点

黄会林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

中国文化走出去先要立起来,确立自己的坐标,找到自己的制高点。

旅游与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相关性,它不仅是一个重要的产业,也是非常好的文化传播途径。主管部门应该做好文旅交流的顶层设计,将正确的、有深度的文化内涵融入旅游活动,提升中华文化海外影响力。

李嘉珊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家文化发展国际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守住中华文化的“根”是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原动力,文化作为旅游的灵魂,在文旅融合发展中,要努力将中华优秀文化的保护利用、转化传承和创新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在对外交往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中国国民的文化自信。

培育好中国市场的生态是入境游高效率运行的基础,文化旅游服务贸易作为广义的文化交流,推动着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与互鉴。要让游客游之有物,提升外国人入境游消费的规模与质量。

(新媒体文图设计、编辑:陈璐、裴秋菊;相关文字由本端融媒体记者曲晓燕、杨晓华、高昌、周志军、李静、罗群、冯倩、宋佳烜、翟群、鲁娜、张婷,实习记者郑芋采访整理)

来源:中国文化报2020年1月4日微信公众号

分享到: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林校南路5号   邮编:102600
联系电话:010-69243250(办公室传真)   69268094(教务处)   69268437(科研处)
网站维护: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信息中心   电话:010-69268476
官微二维码
学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