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改革>>打造以“文化性价值”为核心的特色文旅融合产品
2020年01月08日
打造以“文化性价值”为核心的特色文旅融合产品
打造以“文化性价值”为核心的特色文旅融合产品

【热点回顾】

杭州非遗:左手振兴,右手传承

8000年的文明演进与发展,在杭州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那些巧夺天工的手工技艺,那些丰富多彩的表演艺术,那些千姿百态的传统民俗,它们,是历史留给杭州的珍贵财富,也是这座城市悄然珍藏在心底的宝贵记忆。

曾几何时,随着时代的变迁,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急剧改变,许多传统技艺处于失传的边缘,许多好听的戏曲少有人唱起,许多有趣的民俗从人们生活中淡去。

幸运的是,经过多年的保护和传承,在今天的杭州,越来越多的非遗珍宝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回到人们的生活,重新绽放出迷人的光泽。

自豪:融入当代生活,非遗杭州触手可及

它是浮于鼻端的香气,它是手中的把玩的器物,它是舌尖的味道,它是耳边的声音……在杭州,非遗是“鲜活”的,并且早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今年,有两场与非遗有关的活动让杭州市民印象深刻。

一场是9月23日在上城区太庙广场拉开帷幕的“指尖上的非遗”——杭州非遗技艺展评活动。中国篆刻、雕版印刷、杭州刺绣、八都麻绣、富阳纸伞、建德杨坞面塑、桐庐剪纸……饱含杭州民间文化与风土人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轮番上演,让观众在惊叹声中近距离感受到了非遗之美。与此同时,杭式春卷、建德状元饼、龙门油面筋……非遗美食技艺的传承人当众烹饪,由非遗专家与美食技艺专家评分决高下,现场香气四溢,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品尝和回味“小时候的味道”。

另一场是9月27日在杭州艺尚小镇上演的“最忆是杭州•传统音乐展演”。这是一台独具韵味的展演,节目中展示的都是杭州市非遗传统音乐类项目,清脆悦耳的畲歌,柔美委婉的“江南丝竹”,纯朴而富于激情的古琴演奏……让观众醉倒在非遗雅韵中。

这两场活动展示的只是杭州非遗的一个侧影。杭州非遗之丰富足可以令每个杭州人感到自豪。表演艺术类精彩纷呈,地域特色鲜明。譬如民间龙舞,就有萧山河上板龙、临安水龙、富阳富春茶龙、建德诸家断龙、西湖五彩龙、余杭滚灯龙、淳安汾口草龙、桐庐彰坞狮毛龙等数十种之多。手工技艺独树一帜,“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名副其实。精美绝伦的杭绣、西湖绸伞、戏剧服装、王星记扇子、扎染、铜雕和竹编等传统手工工艺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各种民俗千姿百态,丰富多彩。上城区的吴山庙会、余杭区的径山茶宴、拱墅区的半山立夏节习俗,滨江区的西兴祝福等,风格迥异,各具韵味。

更让杭州人自豪的,是杭州对非遗的保护工作始终走在全省的前列。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底,杭州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4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44项,入选数量居全国同类城市第一;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85项,遥居全省榜首。2019年3月,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指数评估指标数据(2018年度)》,杭州市在全省11个设区市中排名第一。

多年来,在杭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形成了市、县、乡镇“三位一体”、非遗机构、非遗专家、保护单位、传承人、社会力量的“五力合一”、“全民参与”的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新模式。正是因为这些卓有成效的保护工作,杭州非遗才能如此精彩地“活”在今天的生活里。

在杭州非遗保护工作中,有两个关键词特别显眼:一是“振兴”,一是“传承”。一方面,与时俱进,让非遗在当代生产生活中振兴;另一方面,注重非遗的传播的传承,特别是在年轻一代人中的传承,为非遗的未来种下种子。

振兴:留住乡魂乡韵,非遗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重要战略。在乡村振兴道路上,非遗是重要推动力。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使命是文化传承,而非遗正是美丽乡村的灵魂,是历史的文化记忆和积淀,同时也是村民精神文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产业兴旺,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而众多非遗项目,经过生产性保护和发展,能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近些年,杭州市坚定“以文化兴推动乡村兴”的发展理念,着力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非遗保护工作,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乡村新篇章中绽放。其中,通过将非遗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将非遗植入乡村旅游发展,用旅游的载体让非遗活态延续,特别引人瞩目。

今年,就有25个村被认定为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民俗文化村)。这些村庄通过发掘本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提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展示的示范性和影响力,进一步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有的村庄将非遗表演艺术发扬光大。富阳区常绿镇大章村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该村的常绿板龙历史悠久,已有550多年的历史,因其气势宏大,场面壮观、制作精美、观赏效果佳而获得广泛赞誉。2012年起,村里对常绿板龙进行了重新挖掘传承,让这条“龙”重焕光彩,日渐成为各类大型节庆活动的常客。常绿板龙不仅当地节庆、节假活动频频亮相,还多次受邀到渔山稻香节、西湖博览会等重要场合表演。如今,村里正积极将常绿板龙等非遗项目与旅游相结合,增强与游客体验互动,让这条“龙”更加活灵活现。

有的村庄将非遗技艺进行活态展示。西湖区转塘街道外桐坞村是西湖龙井的产地之一,拥有传统西湖龙井炒茶技艺的场所——元帅茶炒制中心。解放初期,朱德元帅曾4次视察外桐坞村,在这里与村民一起开荒种茶。如今,每年春天采茶季,农户都会在元帅茶炒制中心手工炒制茶叶,向游客展示西湖龙井茶制作全流程。不仅如此,村里年年都举办一系列的采茶活动,炒茶比赛、品茶比赛等。最受欢迎的是茶文化体验,从采茶到炒茶,再到晒茶,品茶,“当一天茶农”的体验让许多游客流连忘返。除了炒茶技艺,外桐坞还深度挖掘龙坞年俗、仇氏孝文化、农耕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吸引游客9.8万人次,经济收入达到420万元。

有的村庄将民风民俗重新整理挖掘。建德市大同镇的高桥村已连续9年举办三月三畲族风情文化节。文化节上,嘹亮的畲歌萦绕在畲乡上空,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宾客用膳时,热情的畲家主人端出色香味俱全的畲族美食“畲韵七菜”,奉上竹筒酒,口唱敬酒歌,欢迎远方来客。此外,高桥将畲茶、畲酒、畲药、畲带、畲歌、畲桥、畲山等七个元素结合,打造“七彩畲韵高桥”产业品牌,初步培育成一条产业链。

不难看出,非遗与产业、旅游融合发展,为杭州乡村的振兴注入了勃勃生机,与此同时,非遗也在乡村振兴中焕发出新活力。

传承:播撒传承种子,非遗大步走进校园

非遗,不仅承载着过去,也连接着未来。因此,传承是非遗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非遗的未来,仅仅依靠非遗传承人代代相传就够了么?显然不够!

非遗是一个文化现象的整体,不只是一件件体现文化传统的产品或作品,更是可见、可参与的生活;不仅仅是某种文化传统的表现形式,还包括其内容本身。见人见物见生活!非遗的延续,主要不是依靠技艺传授,而是更多人的参与和实践。因此,只有让非遗走进大众生活,让更多的人,尤其是让更多的年轻人接触非遗,了解非遗,爱上非遗,自觉传播和传承非遗,非遗才会有更加灿烂的明天。

非遗进校园,无疑是让年轻一代认识非遗、了解非遗、传承非遗的一条好的路径。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在杭州,非遗进校园已成为一种常态的教育、保护形式,杭州也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将非遗项目纳入校本教材,开设专业课程等,并定期邀请非遗传承人走进课堂,使学生近距离体验、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在下城区杭州市长江实验学校,非遗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到传统技艺的魅力,也成为向国际展示中华文化的窗口。

早在2014年,长江实验便与“杭州十竹斋”签订课程合作协议,正式开设《木版水印》课程。孩子们用稚嫩的手拿起雕刀,雕刻出意趣盎然的作品,丰子恺系列、自画像系列、G20各国首相系列……然后,印刷上色,成为精美的艺术品。长江实验常常有国际交流活动,独具特色的非遗教学项目也引来国际友人的惊叹。校内350平方米的全国首家非遗文化进校园的教育基地——“木版水印体验馆”是外国教师和学生们最感兴趣的地方,他们在那里近距离感受中国古代印刷术的魅力。据统计,2017-2019年,学校“木版水印体验馆”及课程展示对外接待来访参观团150批次及以上。“不仅是我们的孩子,国外的学生也特别喜欢,让他们来体验木版水印,然后带回去,这也是一种文化的输出。”该校校长丁杭缨说,等时机成熟了,还想把“木版水印”的课程输出国外。

在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非遗不仅出现在学生的课程中,还被不断创新,开发成受人欢迎的非遗产品。

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位于桐庐县,在当地政府的重视支持下,该校结合桐庐传统文化,成立了“桐庐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中心”,创建非遗传承教学基地。目前,已引入桐庐剪纸、合村绣花鞋技艺、钟山石雕、桐君中药文化等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开设了32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课程;聘请非遗专家、非遗传承人来讲课辅导。更抢眼的是,该校自觉地将传承与创新相融合,组建了“慕云文创”“匠心少年”“千寻”等与非遗文化相关的创新创业团队,研发出了包括以剪纸文化为元素的书签、富春十景雨伞、桐君老人IP等非遗衍生产品,其中,融多种非遗文化于一体的玉兔桂花香囊入选了2018年杭州市“有礼相伴”伴手礼。

在杭州市旅游职业学校,非遗与旅游紧紧融合,成为学校培养专业跨界、能力复合旅游人才的载体。

“文旅融合是大趋势,作为旅游学校,必须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他们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家乡故事的能力,而非遗人的匠心匠艺就是最好的教学资源。”该校旅游专业部负责人许静老师介绍,作为杭州市唯一一所以旅游为特色的专门化学校,学校发挥“旅游”学校的优势,促进“非遗+旅游” 融合,早在2011年,杭州市旅游职业学校就对以非遗文化为特色的文旅融合实践开展相关的实践与探索。

该校先后在课程中融入制扇技艺、绿茶制作技艺、二十四节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跨专业整合与实践,破解非遗传承的困境与现状。譬如,围绕“绿茶制作技艺”,该校构建了“茶:一片叶子的旅行”课程体系,园林专业种植茶与制作茶,传承西湖龙井制作技艺;酒店专业以茶艺与茶席服务,推动茶艺的创生演绎;旅游专业从茶旅游研学路线为载体,将非遗文化注入研学实践;商务金融则从茶席设计与会议服务,凸显茶文化的应用与实践,以此“传承西湖茶韵,讲好杭州故事”。

今年9月,杭州市第二批非遗传承教学基地确认,16所学校入选。这些学校,积极将非遗项目融入学校教学,让学生们在兴趣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与熏陶,大大提高了年轻一代的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可以说,非遗进校园,让非遗未来可期!

(以上来源:杭州日报 ,2019-12-20)

郎溪飞鲤湖滨:非遗小马灯 文化振兴乡村美

11月17日,飞鲤镇湖滨村渔村人头攒动,首届小马灯非遗文化亲子游活动在这里举行。我县鑫辉旅行社组织了20多对亲子团探寻非遗文化之旅,真切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有着数百年历史的湖滨小马灯以三国时期的故事为原型编舞,表达村民祈求五谷丰登的朴实心愿。小马灯的表演一般由20多个十来岁的孩子组成,分别扮演三国和南宋的历史人物。他们表演所用的工具是用竹篾分头尾两节扎制成马形,表演时将首尾两节系于腰间。其表演阵式多变、舞姿优美、音乐动听、乡土气息浓郁。

咚咚锵、咚咚锵……随着马灯广场上锣鼓阵阵,装扮好的孩子们整齐列队。鼓点变化间,一位位由小演员扮演的三国武将依次在广场上策马奔腾。抖动的马头,挥舞的马鞭,猎猎作响的旗帜,热闹的场面如同沙场点兵一般,围观的村民、游客以及慕名而来的摄影爱好者们目不暇接,他们纷纷拿起手机、相机,用镜头定格活动的精彩瞬间。

“今天的亲子游活动,我们带着孩子看了小马灯、吃了渔家菜,让我们感受到湖滨渔村的悠久历史,体验到最地道的渔家生活。”学生家长周明慧说道。

“我们将以总结小马灯非遗文化亲子游活动经验,完善好细节过程,让以后来体验‘非遗’旅游的家长和孩子都能真切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鑫辉旅行社负责人冯才辉说道,“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推广非遗文化游,组织更多亲子旅行团过来,将湖滨村旅游产业带起来。”

近年来,飞鲤镇充分挖掘湖滨渔村的乡土风情和文化内涵,保护现有古宅、古树、古庙,把乡村建设成“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和谐画卷。

下一步,该镇将继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民俗文化与旅游资源融合发展,让乡村游与皖南花鼓戏、小马灯等非遗传承相结合,把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置入乡村产业发展链条之中,以文旅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让群众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实惠,打造飞鲤镇乡村旅游新模式。

(以上来源:宣城文明网,2019-11-22,余克俭、查曼、龙静云)

文旅融合让非遗文化的“堂前燕”飞进游客心里

到北京“故宫以东”学习都一处烧麦制作,在制作中感受老北京的美食文化;到广州东山洋楼,舞一把醒狮,逛一逛街区,让“东山印象”变成深刻记忆;去成都体验蜀绣,感受被誉为“五朵金花”之一的蜀地文化缘何生生不息;到大美黔东南,跟传承人学一首震撼心灵的侗族大歌……近些年,我国旅游业方兴未艾,在各地旅游蓬勃发展的同时,文化也逐渐成为吸引游客的核心要素。

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精髓,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地方风土人情的集中展示。非遗文化反映着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身口相传是非遗文化的重要传承方式,他们“鲜活”但也“脆弱”。

在大多数人心里,高深、晦涩、遥远……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给人们最原始的印象,相较于简单通俗的流行文化,非遗文化更似“堂前燕”。如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年轻人生活中,使其成为被更多大众所接受的、喜爱的、愿意传承的文化,一直是非遗传承人所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今年在北京前门大街组织体验者观赏曲艺演出,我们给他们化妆、换专业演出服装、教他们如何用曲艺的发声方法演绎梅花大鼓。”国家一级演员、北京曲艺团副团长杨菲告诉记者,作为“体验匠心”第一阶段非物质文化旅游示范项目,“梅花大鼓”让体验者通过真人、真意、真舞台的代入式体验和感受,得到了很好的反馈。要让大众真正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必须让人们真正走进来体验。

“‘体验匠心’就是帮助非遗传承人完成体验产品设计、影像资料拍摄、旅游技能指导、互联网工具使用等培训,打造出面向全球游客的旅游体验产品,将非遗文化最精华的部分,通过现代产品的形式进行展现。”据爱彼迎中国总裁彭韬介绍,“体验匠心”是爱彼迎推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示范项目,以北京市、广州市、成都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等四地遴选的4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基础,使其与旅游高度融合。如今,40项由传承人独立经营的非遗体验产品已上线,游客可以通过平台进行体验。

对于毽子非遗传承人殷文而言,让更多人正确认识“毽子”这项运动,是与企业合作后最让她欣喜的事情。“游客来体验,能够了解毽子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意义、情感内涵,再亲手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毽子,用双手体验久违了的针线活,就会唤起很多亲情和故情的记忆,从而产生一种亲近感。”

与企业共同挖掘非遗文化的市场价值,并对其进行包装和推广。北京市东城区副区长赵凌云表示,这为久居深巷中的非遗项目和传承人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激发了非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动力及其全新生命力。

传承人作为体验的经营者向游客传播非遗文化,获得旅游收入的绝大部分;游客作为非遗体验者,深入了解非遗文化及背后的故事,拓展旅游的边界,同时成为非遗文化的传播者、传承者。旅游不再是走马观花,沉浸式的文化体验不仅让旅行变得更具意义,也让旅行者拥有了生动的“文化记忆”。

彭韬透露,从9月起,体验项目总营收增长近2.3倍,预订人次增长超过2.6倍。“这样的方式既赋予了文化新的产品形式,又赋予了旅游丰富的文化内涵,创造了非遗保护和旅游发展的良性循环。”

“霓虹灯太亮,人们忘记了看看星星。”杨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我国流行文化繁荣发展,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少之又少。她希望,能够有越来越多的方式唤起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关注。“让大众了解、喜欢、传承传统文化,使其能够世世代代传承下去,这是我们这一代非遗人应该做的。”

(以上来源:央广网,2019-10-30,记者:王启慧)

【数据分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历史反映,拥有厚重的文化积淀,是广大劳动人民用双手创造出来的作品,其发端民间,源自生活,具有原生态的亲民基因。因此,其生命要获得延续,就必须回归生活。丰富多彩而又深具文化底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赋予了旅游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其可观赏性、可体验性更使旅游活动充满活力,是大众所追求的活动方式。如何唤醒大众内心深处的文化认同感,激发他们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内生动力,是我们迫切需要探讨的问题。

“文化性价值”是文化遗产的精髓。成功提炼和包装文化遗产的“文化性价值”是非遗产业化开发成功的保证,也是保护与传承非遗的文化价值,保持其旺盛生命力和强大影响力的最好途径。坚持新时代背景下非遗的创造型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充分挖掘非遗文化项目中的深层内涵,尤其是在民间文学、传统艺术、传统手技艺、特色建筑、民俗节庆等方面的符号意义和创意元素,创造具有鲜明人文价值内涵、品质优良的特色非遗文化产品,不断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注重传承,提升传统产品品质。具有独特、高质量的品质是产品站稳市场,赢得竞争的不二法门。为此,必须拓展非遗传承人队伍,加强行业规范,利用现代管理手段,不断提高传承人和从业者的艺术素养和生产能力。引导传承人、从业者和生产主体坚守核心技术形态、质量和品格,采用传统内容、传统形式、传统材料,遵循传统手工艺生产规律和运作方式,以传统生态展示方式进行开发利用。通过严抓质量,确保产品品质,保证产品的正宗特色和高品质,实现非遗保护与文化遗产产业化开发的互济共赢。

创新升级,研发适销特色产品。非遗之所以会衰落,主要在于它的生产方式、产品审美样式、管理模式等方面与当下的城市化进程、社会发展已经不太相匹配,急需在传承非遗的图形和色彩之美,以及文化符号和手工技艺特征的同时,与当代设计、艺术和现代生活对接,通过改革和创新,适应当代人的审美观念和实用需求。具体来讲,要充分挖掘非遗文化资源的深层内涵与创意符号,借助于内容和技术创新,扩展载体的丰度,从而突破载体局限,在民间工艺产品的内容、设计、造型、款式等方面注入时代气息,增强民间工艺的实用性、艺术性、审美性、现代感和市场性,最终实现从传统的单一文化产品向多元、现代、高科技转型升级。这不仅有利于拓宽非遗创意产业的覆盖面与内涵,还可以增加产品附加值与竞争力,促进可持续发展。

来源:文化大数据

分享到: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林校南路5号   邮编:102600
联系电话:010-69243250(办公室传真)   69268094(教务处)   69268437(科研处)
网站维护: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信息中心   电话:010-69268476
官微二维码
学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