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纵横>>“疫”外崛起的短视频
2020年07月23日
“疫”外崛起的短视频
“疫”外崛起的短视频

“疫”外崛起的短视频

王  强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的实体经济带来了冲击和挑战;全民宅在家中,也给短视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契机。

《Quest Mobile 2020中国移动互联网“战疫”专题报告——热点关注行业发展报告》显示:疫情期间,短视频应用程序占中国网民新闻获取时间的30%
以上,占移动互联网使用总量的17.3%。与2019年春节相比,短视频消费时间超过了手机游戏。

此外,一些线下行业也借机转型,主动或被迫向线上转移。在实体店关闭的日子里,许多店主通过视频直播推销产品。有媒体报道,一些做服装生意的
商户花费数万元去学习、购买和使用网络直播设备,不少农户也开始通过视频直播推销自家农产品。

在山东济宁鱼台有个“网红村”,村里大妈玩直播,拥有10多万粉丝。

短视频实战训练营现场

5G时代,短视频平台将“底层化”,直播业态也将“标配化”。

短视频APP层出不穷

《2019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截图

碎片时间催热短视频市场

“在信息化时代,有价值的不是资讯而是你的注意力。”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特曾这样说过。

我国的信息化建设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将日常生活活动从离线转移到了在线。特别是在2017年4G通用、如今5G开始商用以后,得到大大改善的网络
连接和高速的信息传输,使直播和短视频应用程序渗透到了中国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中。但快节奏的工作、生活模式下,人们可自主使用的时间越来越
少。工作之外,人们只能在下班后、上床睡觉前,或通勤的公共交通工具上观看简短的内容。

在这个背景下,2016年9月,抖音由今日头条孵化上线。在抖音上,用户能轻易地让自己录制的视频,匹配网上流行的电音舞曲——动作合拍、口型对
得上、节奏感十足!此外,经过简单点击,用户还能实现对视频的剪辑、播放速度调节和成像美化,从而让视频更加美观和有创意。

而且,“抖音短视频最初的时长设计是15秒,从工程心理学角度来分析,15秒刚好是人的专注力最能集中的时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精神
卫生中心心理专家胡健波对媒体介绍,“如果时间太长,注意力的聚焦度就会减弱,而15秒的时间,刚好能够让人形成片刻的印记,产生强烈的愿望,
想要再看一遍,或者看下一条。”

“这些轻松、诙谐、幽默的15秒短视频给社会大众带来了许多的欢乐,它让众多感觉‘鸭梨山大’的现代都市人寻找到了一个自我减压和自我调节的有
效良方。”浙江金华广播电视台常务副台长徐定华说。

2017年,抖音用户规模获得快速增长,到了2020年1月5日,抖音日活跃用户数已经突破4亿,成为国内最大的短视频平台。据抖音发布的《2019抖音数
据报告》披露,2020年5月,移动数据公司Sensor Tower的最新数据显示,抖音及其海外版TikTok目前在全球App Store和Google Play应用商店的总下
载次数已突破20亿。

相比之下,抖音的竞争对手——快手虽然下载数量不及抖音,但早在2012年就从制作GIF的应用程序“GIF快手”转型成为短视频平台,其在营收方面是
高于抖音的。数据显示,在2019年第一、二季度的全球“最吸金”图片及视频应用排行中,快手排在收入总榜第二位,仅次于YouTube。另外,快手在
2019年5月公布的日活跃用户数量也超过了2亿。

值得一提的还有Bilibili——这个最初的动漫平台,现在的“后浪”集聚地。2010年诞生的Bilibili的用户,比其他短视频平台的用户年轻很多,其中
80%处于16岁至25岁的年龄段。2020年五四青年节当天,Bilibili邀请中年实力派话剧演员何冰参与录制了一个名为《奔涌吧!后浪》的演讲视频,并
投放在各大媒体上,被认为是其争取成人市场的“出圈”宣示。

可以说,目前我国的短视频市场已然高度成熟。上述软件之外,西瓜、火山等短视频软件也被广泛使用。这个战场之上,快手和抖音无疑是领军人物,
但互联网“大厂”BAT中的百度和腾讯也努力在这个领域不掉队,并拼命鞭策他们开发的平台——好看和微视,去迎头赶上。

从“人们搜索内容”到“内容向人们延伸”

每晚寝室熄灯前,出生于2005年的高一学生小冉都会躺到床上,拿起手机,翻看抖音短视频。随着小冉手指的轻点,视频会自动连续地出现,他兴奋的
时间不断持续。

小冉的短视频“上瘾”症,不只缘于他还是一个青少年。很多成年人也难抵抖音、快手、西瓜、火山、微视等短视频软件的诱惑。在知乎上拥有近2000
名粉丝的自媒体写手“苏佬师”,在下决心要卸载抖音前写了篇文章《抖音为啥会让人上瘾?它的上瘾机制是什么?》,文中说:“就在写这篇文章的
时候,想截个图、看几个视频资料,只是随便翻翻,半个小时就过去了。”他将抖音容易令人“上瘾”的原因,在产品层面归纳为强大的推荐机制、类
似游戏功能的及时反馈以及一些别出心裁的设计。这一观点得到了不少专家的赞同。

2018年4月,企鹅智酷发布的《抖音、快手用户研究报告》显示,抖音上大约22%的用户每天使用该应用超过1小时,其日活跃用户与月活跃用户的比值
已经达到0.45。相比之下,那些沉浸度较高的游戏比值通常也只在0.3至0.6之间。“短视频应用的月人均使用时长超过22小时,平均每人每日的使用时
间为45分钟。”《Quest Mobile 短视频2019半年报告》中这样写道。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还是有的。”将人们的碎片化时间这一“海绵里的水”收集起来的结果,则是短视频平台日益增长的关注度
及其大量的广告收入。

“在消费者中间,‘国际大牌’现在也没那么好使了,短视频营销博主、直播带货人等在线视频市场主体更有话语权。因为通过从后台收集点赞、评论
和其他数据指标(例如响应时间等),‘大数据’机器人可以分析研判,跟踪用户行为并为其定制内容。通过帮用户决定他们手机中接下来要播放的视
频,短视频软件在广告投放的针对性上完胜。”北京师范大学博士李强说。

当然,这项“超能力”在应用于广告投放之前,主要还是用于改善用户体验、增加订阅量,从而维持住巨大的流量。毕竟,庞大的消费者数量是让“针
对性”实现有的放矢的前提。而短视频软件改善用户体验的方式,除了增强视频视觉效果,便是为用户推荐更多他们想看的内容。对此,一般统称为“
个性化推荐”。

“人工智能算法已将内容行业从‘人们搜索内容’转变为‘内容向人们延伸’。”李强说,“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都投资、开发或收购了短视频应
用程序,为它们提供了使内容商业化的更多条件。”

随着流量的增长,以及内容易于套现,中国的短视频市场正在飞速增长。位于德国汉堡的数据统计资源网站Statista2019年发布数据称:2018年,中国
的短视频市场收入同比增长732.80%,由23亿元暴增至188亿元,且这一惊人的增速一直在持续,至今仍维持在年增长率40%左右。

赋能乡村,5G带来“超视频化”

关于短视频,还有一点不得不提,那就是它在我国农村地区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介绍,截至2020年3月,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2.55亿,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46.2%。由城市兴起的数字科
技和商业模式正在逐渐下沉到中国广阔的农村大地,并深刻地改变着农村人的生活。智能手机在广大农村地区的普及,让精神文化活动匮乏的农民多了
一项娱乐休闲活动——拍摄手机短视频。

“今天的短视频平台就如一个‘造星梦工厂’,不管是秀舞姿、亮歌喉,还是晒颜值、展才艺,抑或是博眼球、灌鸡汤、纯搞笑,普通人在上面只要敢
演,就有人愿意看。”徐定华评价,“短视频软件仿佛打破了年龄、颜值、学历、财富的界限,让‘人人都可以成名’这一梦想变得触手可及。”

比如,来自贵州遵义农村的“三支花”组合,是由3位名叫玉花、火花、桂花的农村老大妈组成。如今,这支组合在短视频平台上成了炙手可热的“抖
音SHE”。截至目前,她们在抖音上的粉丝量有595.3万,获赞5419.3万个。除了抖音,在快手上她们也受到120多万人关注。

因此,抖音官方为其量身打造了“憋笑直播大挑战”——直播间里,3位老阿姨正襟危坐、面无表情,不管谁人前来叫阵,但凡能在连麦5分钟内逗笑她
们的,就送10个“嘉年华”(虚拟游戏币,折合人民币3万元)。这种“憋笑挑战”的直播观看人数往往都有几万,甚至几十万。与“三支花”组合方
式不一样,但一样赚钱的还有浙江松阳的养蜂人麻功佐。凭借着抖音77万多的粉丝量,靠卖蜂蜜、地瓜干和红糖,他每年可赚两三百万元。“我不仅宣
传我的产品,也展示我的生活日常和乡村的美丽风景。”类似麻功佐的,还有山东济宁鱼台老砦镇城东村的村民。据《齐鲁晚报》报道,在这个小有名
气的“抖音村”“网红村”,有近300人使用火山、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还有几十位村民专门通过直播来挣钱贴补家用。

2019年12月,快手发布《赋能乡村连接幸福——快手精准扶贫报告(2018—2019)》。报告显示,快手“幸福乡村带头人计划”启动以来,已入选了来
自10个省区市21个乡村地区的43位带头人,包含9个少数民族的快手用户。他们在快手端内粉丝量增长近700万,累计粉丝量超过1400万,提供在地就业
岗位120余个,带动1000余户贫困户增收。

5G商用正在悄悄地改变着亿万百姓的生活。近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和字节跳动(中国)公共政策研究院联合发布的《5G时代短视频长视频
的应用场景、发展趋势》报告指出,5G时代视频技术具有三大基本趋势——超高清视频流传输、沉浸式互动体验、内容生态“超视频化”。

视频行业还将发生怎样的变革?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中国文化报2020年7月23日第3版

分享到: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林校南路5号   邮编:102600
联系电话:010-69243250(办公室传真)   69268094(教务处)   69268437(科研处)
网站维护: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信息中心   电话:010-69268476
官微二维码
学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