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旅游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中央民族工作会议重要讲话在文化和旅游业界引发热烈反响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8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准确把握和全面贯彻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文化和旅游业界引发热烈反响。大家一致表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立意高远、思想深邃,要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度认识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意义,积极促进民族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推动民族地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讲好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旅游故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文化和旅游工作者纷纷表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把增强各族人民群众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作为推动民族地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西藏将旅游业作为先导产业,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了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西藏自治区旅游发展厅厅长王松平表示,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强调“推动西藏高质量发展,要坚持所有发展都要赋予民族团结进步的意义,都要赋予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都要有利于提升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近年来,西藏坚持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旅游业发展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挖掘西藏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高质量发展历史文化旅游、民族文化旅游。同时,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充分挖掘西藏红色旅游资源,讲好红色故事。”
西藏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刘德军表示,他们将始终紧跟党的步伐,努力把民族文化融入旅游目的地建设中,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加大本地投资,着力推动西藏全域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带动当地居民共同富裕。
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张宁表示,青海是我国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之一,孕育了多元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这些文化为青海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近年来,青海始终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为重点,厚植高原生态文化旅游发展底蕴,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独特功能,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推动民族生态文化旅游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吉林省是多民族、多文化交融交汇的地方,一些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地区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民族文化与旅游结合进而促进地区富裕和民族团结的成功范例有很多,各民族的传统服饰、饮食、建筑、节庆、手工艺等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播,不仅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也凝聚起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长春康辉旅行社行政总监徐忆说。
推动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近年来,旅游业在助力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提高了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14年,广西将“壮族三月三”设立为广西各民族共同的法定节假日,打造了“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文化和旅游品牌。今年,广西各地精心策划、认真组织富含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文化和旅游活动300多场。“如今,该品牌已成为推动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展现壮美广西新风貌的重要窗口。我们要进一步提升品牌美誉度、影响力,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持续促进各族群众增收致富。”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甘霖说。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青川三省交界处,藏族、汉族、回族、土族等24个民族群众在这里生活。近几年,甘南全面加快重点景区和旅游风情线路建设,全州旅游人数和综合收入连续4年实现增长,有效带动当地现代化建设。“我们将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持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环境友好型、红色旅游型、生态体验型、休闲度假型、民俗文化型、特色产业型、党建示范型等多类型乡村旅游发展,引导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享发展成果。”甘南藏族自治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马文涛说。
辽宁省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旅游产业发展局局长冯淑祎表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民族地区的干部群众倍感振奋、备受鼓舞。目前,该县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为重点,通过打造旅游产业小镇、特色专业村、民宿农家乐等创新发展模式,拉动项目投资,实现人才、资金集聚,打造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旅游品牌。“我们还以发展生态休闲、果蔬采摘、乡村观光、耕作体验、品农家菜等方式拓宽旅游服务领域,将农产品转变为旅游商品,让各族群众共享旅游发展成果。”
近几年,云南腾云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发挥企业优势,依托“一部手机游云南”平台,结合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文化特色,通过科技手段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将立足民族地区特色资源,继续举办展现少数民族风情的主题宣传活动,通过拍摄云南少数民族的服装、音乐、舞蹈等宣传视频,邀请‘体验官’实地感受少数民族风情,吸引更多游客到云南,为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力量。”云南腾云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着力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文化和旅游业界表示,要为进一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持续贡献旅游力量。
近两年,新疆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工程和“旅游兴疆”战略,通过文化惠民、文物利用、非遗传承、旅游发展等方式,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侯汉敏表示,下一步,在文化方面,新疆将进一步加大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在旅游方面,将结合乡村振兴等,集中连片打造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画家村、民俗村等,通过文旅融合发展,持续加强当地少数民族群众与外界交往交流。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内蒙古在发展旅游过程中强化宣传引导,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融入旅游工作实际,将民族风俗习惯常识等纳入旅游接待中,让游客与内蒙古各民族同胞在体验民俗风情中增进交流。“下一步,我们要用好革命历史文物资源,组织好红色旅游,打造更多精品线路,推出更多优质产品,推动更多革命旧址、遗存遗迹和实物资料与各民族群众见面,使红色资源在党史学习教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发挥更大作用。”
贵州西江千户苗寨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近年来,西江千户苗寨通过发展旅游业,让更多游客走进苗寨、了解苗族文化。“下一步,景区将围绕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目标,以文化为魂、以创新创意为驱动,不断突出苗族特色,挖掘观赏性强、参与度高、有苗族文化底蕴的旅游产品和活动,探索出一条绿色健康、高效快速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助推乡村振兴。”贵州省西江千户苗寨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沈承礼说。
来源:中国旅游报2021年8月31日第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