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须与时代共振,为人民而鸣
——构建让人民群众听得懂、记得牢、传得开的文艺评论话语体系
人的问题,是文艺创作的一个根本问题,同样也是文艺评论的根本问题。优秀的文艺评论一定是为人民服务、对艺术负责的文艺批评,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为人民大众美好文化生活需要鼓与呼,以培育、提升新时代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水平,引领、带动新时代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趣味为责任和使命。
“人民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核心概念,人民立场也是确立当前文艺批评标准的基本尺度。文艺评论站在谁的立场发声,是判断文艺评论自身属性的决定性问题,是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鼓与呼,还是站在小圈层自娱自乐,抑或站在“红包的厚度”上随声附和、粉饰虚张,不同的评论立场所得出的结论截然不同。
当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其“引言”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立场问题”,他特别强调“我们是站在无产阶级的和人民大众的立场”。这种鲜明的立场意识,也为后来的文艺批评体系奠定了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优秀文艺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在我国“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并要求文艺工作者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文艺创作的最高准则。
坚持文艺评论的人民性,必须站在人民的角度鉴赏、评价文艺作品,把文艺作品思想层次高下、艺术水准优劣、受欢迎程度多寡的评判权交给人民,而不是曲高和寡,在评论专家、评论人才的小圈层里自说自话。
立场错了,就会出现从一己之利出发、严重偏离人民立场的问题,文艺评论的高度和水准也会随之江河日下,离题万里。只有把文艺作品的评价权交给人民,才能有利于增强人民在文艺创作中的话语权、主动权,有利于更多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精品不断涌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进作风必须改进文风。”具体到文艺评论方面,文艺评论的人民性决定了其话语体系必须是人民的、大众的、通俗易懂的,为最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看得懂、记得牢、传得开的。
文艺评论作为评论者与艺术创作者、广大读者及社会沟通、交流、互动的媒介,诚然不可避免会带入评论者个人的行文风格、艺术理解和个性表达,文艺评论也因这些“个性表达”的存在而丰盈激荡、多姿多彩。但文艺评论的个性表达应体现在视角和文风的各放异彩,而决不能以刻意的特立独行和回避主流来张扬所谓的个性。
评论者只有摆脱个人偏好和主观色彩,摒弃小我,自觉以广大人民群众的视角去体悟、分析、思考、评判艺术作品,才能真正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从微处着眼,为人民而鸣。
在全媒体时代,文艺工作的对象、方式、手段、机制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欣赏习惯也在不断更新变化。文艺作品生产方式、传播方式的改变,也不可避免地带来文艺评论话语体系在新的时代语境下的构建和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日新者必日退。”“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
评论语境的多元化,意味着在不同的传播场景要采取不同的话语方式。文章最终是要给人看的,如果写出来的评论文章晦涩难懂,让大家都不知所云,即便满纸所谓妙笔生花的自悦自赏,意义也不大。
当过于注重“学院派”的所谓专业表达,强调用学术语言、专业词汇等来进行文艺批评的时候,往往陷入形式主义,而忽略了内在逻辑,文艺评论所承担的阐释艺术价值、引导审美风尚的作用恐怕要大打折扣了。
毕竟,文艺评论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话语体系,如果是作为学术研究和内部研讨,用专业术语进行交流并无不妥,但如果是面向广大受众的评论,即为人民而鸣的评论,则应该摒弃晦涩难懂的小圈层术语,将文艺评论放置在人民群众和时代的语境之中。
为人民服务的文艺评论,就是要把握人民对文艺作品质量、品位、风格等的期盼,在表达方式和话语风格上,多一些平易近人,少一些故弄玄虚。在全媒体时代,文艺评论也要适应新型传播媒介的特点和规律,创新语言风格和表现形式,多用贴近群众生活、人民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新时代大众语汇,只有更契合广大受众的审美习惯,才能引发人民群众深度共鸣,提升文艺评论的传播效果。
作者:胡 芳
来源:中国文化报2021年10月21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