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行政管理是我国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效率对国家整体建设和社会整体发展有影响,而以行政管理机构、管理权限、管理制度、管理工作及管理人员等为主体、有机构成的行政管理体制,是基层行政管理实施赖以存在及落实的有效依据。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传统模式下的基层行政管理体制难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在具体实践中已无法显著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推进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还能在提高管理工作效率的基础上从整体层面提升服务水平,在行政组织机构的不断完善中强化基层行政管理的凝聚力。
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探索
鉴于新时代背景下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推进具体改革措施时,管理者及机构应在立足发展实际的基础上,结合政策指导和改革要求探索实践方向,以此引领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也在改革过程中确保基层行政管理实效。第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实事求是,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应将各项工作全部置于党的领导下,通过高水平的党建工作深化行政管理体制的政治属性。在改革过程中,应时刻坚持党的领导,将党的根本领导贯穿改革工作的始终,也持续深化高质量党建发展理念,以此指导行政管理体制中机构设置、权限优化、制度创新及人员组成等各项工作的高质量开展。第二,由于基层行政管理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在管理体制改革时,首要的便是关注群众的利益,应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处理各类问题,在联系群众、尊重群众的过程中开展改革。只有以此为依据,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才能保持其应有的发展局面,摆正其改革的正确方向,同时以更高水平的管理理念要求自己,促进改革工作的高效率落实。第三,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还应坚持创新,充分使用信息技术,提高改革效率,也促进管理体制的高水平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深入影响,为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带来了一系列发展机遇,也引发了一系列冲击,为在变革中提升基层行政管理工作效率,有效应对冲击,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应紧抓信息技术发展机遇,创新管理体制发展模式,在数字化、智慧化、信息化的方向转变中构建新型行政管理体制,也以此强化改革实效。
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策略
在明确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重要方向的基础上,推进改革工作的顺利落实,还应立足基层行政管理工作实际,结合当前时代背景要求和信息技术等有利支撑,明确改革的具体策略,也指导改革工作取得高质量成果。
1.深化管理权力下放,有针对性地提高管理水平
对基层而言,接受党和国家的统一引领和指导,在改革过程中结合不同的发展实际,应坚持协同性与差异性相统一的原则,持续推进管理权力下放,以基层组织内部发展实际有针对性地提高行政管理水平。首先,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基层应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以新时代新理念为指导,在行政管理体制内持续推进权力下放,转变传统体制内抓权、过度集权等不利局面,为下级行政管理机构提供更大的自主权和办事权,提供以实际发展为导向调整具体工作策略的便利。其次,基层还应在新型行政管理理念的引领下,对内部管理体制进行合理划分,为各级行政管理机构提供恰当的改革指导。为此,基层应对自身的行政管理机构进行科学合理系统的调整,将具体行政管理权力下放至多部门,依据权责一致、依法改革的原则为各机构提供改革指导,也不断提高放权水平,真正推进各机构、各部门行政管理实践的高水平开展。最后,在合理规划和有效放权的基础上,基层还应全力推进行政管理流程优化、职能转变及简化等多项工作的落实,为各级管理机构提供改革实践的便利条件。在协同性与差异性相统一原则的指导下,推进改革工作时,基层应以各机构行政管理实际为依据,对其管理及服务等工作流程进行进一步优化,也结合权力下放的措施,不断简化行政管理机制内部工作流程,给予各机构更大的自主权,从而提升行政管理具体措施与各机构发展实际之间的契合度,在供需平衡中提高管理水平。
2.整合基层行政资源,有亲和力地提高管理效率
基层行政管理工作的落实需要一定的场域支撑,人力、物力及资金等资源也对管理工作效率产生一定影响。在改革过程中,基层应对行政资源进行系统整合优化,通过新型管理划分和职责安排,在减少行政管理工作成本的基础上提高体制的亲和力,也在此基础上提高管理效率。一方面,基层应在统筹规划的过程中整合行政资源,促进基层内部行政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应意识到,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不仅与基层机构内部的各项具体工作密切相关,也与基层行政管理工作落实的场域、人力、物力及资金等资源密切相关,所以在推进改革工作时,基层还应注意对相关资源的合理调整,通过对空间场域的有效规划、对工作者的合理安排等途径提升行政资源的利用率,进一步提高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效率。另一方面,在整合行政资源的过程中,基层应立足当地发展实际,也以各机构管理者的工作要求为重要参考,在精准对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的基础上提升改革效果。所以,基层也可设置专门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站,在契合发展实际的基础上以工作站引领和推进资源整合工作,最大化地节约改革成本,也深化改革影响。同时,以具体工作站为重要支撑推进改革工作,还能提升基层整体范围内行政管理资源的服务水平,在给予各机构更大自主性的过程中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利用更少的资源获得更大的改革成果。
3.提高管理人员能力,全方位优化行政管理队伍
基层行政管理机制改革的高效推进,离不开综合素质较高的管理队伍的引导和实践,因此,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基层还应关注管理人员能力的提升,通过把握队伍人员组成、开展能力培训等途径优化管理队伍,不断提高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一方面,基层应对体制内行政管理人员的职责进行合理划分,在选择与培养过程中强调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考核。在组建行政管理工作队伍时,基层应注重考察人才的价值观、政治素养、行政管理知识储备与能力水平,从多角度全方位把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从准入环节为优化管理队伍的人员组成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在系统规划层面,基层管理者还应对行政管理各项管理工作的负责人进行统筹协调,明确专人专岗、各司其职等规定,为每位行政管理人员提供发挥其职能价值的有效指导和便利条件,进而在行政管理队伍结构层面实现优化。另一方面,基层还应加大管理人员培养力度,通过培训、交流学习及设置合理激励机制等途径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对具备培训条件的基层来说,应组织固定化的培训活动,为管理人员学习行政管理理论知识、锻炼管理能力提供系统化途径;对不具备培训条件的基层来说,应大力推进交流学习,在与其他同级或高一级机构的交流合作中帮助管理人员接受先进的管理理念、学习新型管理知识。同时,基层还应注意为行政管理人员设置科学合理考核评价机制,通过适当的激励和有效的鼓励提升管理人员参加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强化自身综合素养的主动性,以此结合科学合理的人员机构设置,在更大程度上实现行政管理队伍的优化。
作者:王海光
来源:中国文化报2022年7月6日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