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纵横>>激发新动能 形成新优势
2023年01月06日
激发新动能 形成新优势
激发新动能 形成新优势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1月5日,2023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2022年工作情况,明确2023年工作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

回顾过去一年,文化和旅游系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履职尽责、顽强拼搏、开拓进取,推动文化和旅游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吉林:以文旅深度融合引领文化和旅游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2年,吉林文旅行业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用好“冰天雪地”和“绿水青山”两座金山银山,用足冬、夏两种资源,深耕“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和“三亿潜在避暑人群”两个3亿人市场,冰雪产业和避暑休闲产业双业并举,“冬奥在北京·体验在吉林”和“清爽吉林·22℃的夏天”双品牌共建,乡村游、生态游、边境游、自驾游齐头并进,红色游、工业游、康养游、研学游多点迸发。

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杨安娣表示,在过去一年,吉林冰雪旅游重资产投资规模居全国首位,文旅项目开复工率、资金到位率在全省11个领域中居首。高等级景区、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民宿数量分别增长7.4%、16.5%、50%,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全省乡村旅游精品村、工业旅游基地数量分别增长25%、131.6%、12.5%。

山东:以创新求突破,奋力开创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2022年,山东把文化和旅游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加强产业扶持,强化消费提振,丰富产品业态,实施科教赋能。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山东省文物局局长王磊表示,在文旅统筹发展的同时,以新思路激发工作活力,不断创新艺术创作、市场管理、公共文化服务和推介交流活动形式。在以重点工程项目带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方面,山东注重实施文物保护利用“十大工程”,强化提升非遗保护传承水平。

2022年,山东出台30余条惠企政策,建立金融支持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联动机制。创新举办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等活动,直接拉动消费5.07亿元。大力发展文化遗产旅游、康养旅游、生态旅游、研学旅游,推出一批城市休闲、乡村度假产品,全省新增2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家5A级旅游景区。率先出台针对早期长城保护的《山东省齐长城保护条例》,山东滕州市岗上遗址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跋山遗址、稷下学宫遗址等考古发掘为实证中华文明作出山东贡献。

河南:突出品牌引领,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

2022年,“中国节日奇妙游”系列节目远播海内外,由节目不断放大的“出圈效应”,令河南文旅的影响力持续扩大。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姜继鼎表示,2022年,河南文化和旅游系统以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推动文化和旅游工作取得新进展。

2022年,河南谋划推进138个文旅文创重点项目,总投资4223亿元。围绕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策划推出文明起源等16条主题文化线路活动,推动品牌立起来。过去一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塑性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河南省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成功组建,成为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的“顶梁柱”。

姜继鼎表示,2023年,河南将突出品牌引领,强化项目支撑,推进文旅市场恢复发展,继续打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体系。加快艺术创作和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发展,建成一批交旅融合示范工程。

湖北:高效统筹,持续提升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后劲

“2022年,湖北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旅游业发展,以政府有为和市场有效实现企业有利,保持了全省旅游业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李述永表示,为稳住经济发展大局,在过去一年面对市场不稳定的情况,湖北针对企业最迫切的资金需求,协调金融机构定向提供贷款延期、展期、降息等帮扶措施,推出政府融资担保、景区收益权质押贷、经营性固定资产贷等定制化政策。

为有效抢抓疫情防控的每一个“窗口期”,湖北持续推出各类活动,如开展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荆楚乡村文化旅游节、非遗产品展销季等文化活动,为全年复苏振兴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坚持“项目为王”,铆足干劲推进项目建设。全年达成招商意向的亿元以上重大项目58个、投资金额1043亿元。“湖北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的后劲越来越足。”李述永表示。

广西:加快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与文化和旅游强区

2022年以来,广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部署要求,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蓬勃发展,取得可喜成绩。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加快推进。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甘霖介绍,2022年,支持桂林建设世界级旅游城市列入国务院《“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大寨村入选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全州县获评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过去一年,广西成功举办2022年金砖国家旅游部长会议、2022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桂林旅游国际影响力持续扩大。彩调剧《新刘三姐》荣获第十七届文华大奖、中宣部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木匠哥的钢琴梦》入选文化和旅游部新时代现实题材创作工程重点指导剧目。”

重庆:聚焦文化强市目标,持续打造优质旅游品牌

重庆文化和旅游发展在2022年面临着困难和挑战。“我们在文化和旅游部和重庆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信心,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加快建设文化强市,加速推进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刘旗介绍,过去一年,重庆积极主动融入国家战略,竭力推动国家层面印发实施《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全力争取重庆纳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建设,大力推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

同时,重庆不断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实施文物保护等项目46个,实施石窟寺保护项目19项,开展考古调查发掘近100项。其中,“红色三岩”提升项目获评“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佳案例”。重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全力支持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川剧《江姐》获第十七届文华大奖,此外,重庆还囊获群众合唱群星奖、杂技金菊奖、曲艺牡丹奖、民间文艺山花奖等国家级大奖。武隆区荆竹村获评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

记者  于  帆

来源:中国文化报2023年1月6日第1版

分享到: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林校南路5号   邮编:102600
联系电话:010-69243250(办公室传真)   69268094(教务处)   69268437(科研处)
网站维护: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信息中心   电话:010-69268476
官微二维码
学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