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跨区域合作,文旅惠民提质增效
2023年04月20日
跨区域合作,文旅惠民提质增效
跨区域合作,文旅惠民提质增效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本版针对近期一系列跨区域合作的文旅活动和政策,聚焦文旅惠民的跨区域合作模式,拟通过4个相关案例,呈现跨区域合作在主题内容、合作机制、实现资源优势互补等方面的创新、特色及成效。

长三角文旅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进行时

黄艺芹

第二届长三角文旅惠民市集现场   主办方供图

日前,以“阳光新体验 自在长三角”为主题的第二届长三角文旅惠民市集在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城市广场举办,市集“摊主”们精心布置摊位,想把家乡最好吃、最好看、最好玩的特产呈现给上海市民。这些摊主来自沪、苏、浙、皖、闽5地的100多家文旅单位,如江苏东台、江苏江宁、浙江宁海、浙江淳安、安徽绩溪、安徽泾县等近两年获评“长三角高铁旅游小城”的旅游目的地。东方明珠塔下“吆喝”声此起彼伏,让上海市民足不出“沪”,便能感受到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

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周年,也是长三角文化和旅游联盟(简称“长三角文旅联盟”)成立第五年。4年来,长三角文旅联盟累计推进落实100余个文旅惠民合作事项。“长三角文旅惠民市集”便是其一。

自长三角文旅联盟成立以来,基于文旅联盟的顶层设计,联盟衍生出长三角旅游推广、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交响乐团、动漫产业、电竞产业等,形成了从省级到地市级文旅游职业教育等领域的专业联盟、行业协会和市场主体等多层次、多维度的合作体系,为长三角文旅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机制保障。据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方世忠介绍,以社会保障卡为主要载体,长三角文旅联盟推进长三角地区文化体验、旅游观光“同城待遇”:组织实施长三角文旅公共服务一网通、公共文化展览一站通、城市阅读一卡通、文旅人才培训一体化“四个一”项目,推出“畅游长三角”“惠民一卡通”等公共服务产品,联盟成员还轮值举办长三角地区公共文化和旅游产品采购大会,创新举办长三角及全国部分省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初步形成相互开放、有效衔接、便民惠民的文旅公共服务网络。

从石库门到党章守护地,上海与浙江宁波北仑的红色根脉深深连接。去年9月发布的“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上海与江苏南京、浙江杭州、浙江宁波都市圈等互为腹地、相互促进。此次北仑带来自然风光、红色传承、旅游新业态、研学探索等文旅资源,并推出多条北仑旅游路线。在北仑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吴文华看来,此次以长三角文旅惠民市集为媒,不仅推动两地深度合作,更是进一步联动长三角文旅资源,提振文旅市场信心,促进文旅消费再升级,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

此次文旅惠民市集值得一提的还有“千车万人”长三角自驾游活动,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上海金山区文化和旅游局等与上海自驾游组织整合长三角优质自驾资源,引入自驾协会优质资源,推动跨区域旅游合作,为长三角自驾客提供便利、实惠和舒心的服务。

事实上,在推动跨区域旅游方面,长三角区域合作不止于此。今年3月,在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的共同推动下,上海铁路国际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集团)、上海久事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航空国际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成立“乐游长三角”旅游专列联盟,围绕长三角世界知名旅游城市群建设目标,依托长三角富集的铁路纽带和沿线城市丰富的文旅资源,高品质策划上海假日列车——“乐游长三角”旅游专列系列产品,大力开拓市场、优化服务、塑造品牌。4月6日,“乐游长三角”上海假日列车启动,200余名上海游客搭乘“六安号”首发专列,开启5天4夜的大别山之旅,深入探访大别山的浪漫春色、人文习俗,实地感悟大别山精神和老区奋发成果。

“为了打造文旅深度融合的高品质红色精品线路,今年伊始,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便深入安徽六安实地踏勘六安文旅资源,会同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组织上海春秋旅行社等企业,分不同主题精心策划六安旅游精品线路,首批推出的‘记录春光里、寻游大别山’踏青赏花之旅,串联六安全域秀美的自然风光和厚重的红色文化,涵盖了沉浸式体验、主题民俗活动、当地特色美食、品质住宿等内容。”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蔡黎丽表示,“六安已经准备了10余项活动接待远道而来的上海游客,日后长三角专列常态化,将进一步拉近两地的关系。”

4月13日,沪苏浙皖四地文旅部门再次相聚上海,共同签署《长三角文化和旅游一体化高质量发展2023浦江宣言》,全面启动新一轮长三角文旅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和2023年重点项目。方世忠表示,目前,长三角文旅联盟已经实现了合作机制从松散协作向实体运作跃升、规划布局从各自为战向整体统筹跃升、公共服务从彼此割裂向共建共享跃升以及宣传推广从客源互送向品牌营造跃升。“接下来,我们将共同构建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高能级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高地、世界级高品质文化和旅游目的地、高标准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中心和高水平文旅开放双循环战略链接,努力为中国式现代提供区域文旅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新样本。”方世忠说。

京津冀协同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

范海刚  驻河北记者  李秋云

北运河上,游船荡漾,乘船游运河成了市民新的休闲度假方式。     香河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供图

作为京杭大运河的一部分,大运河京津冀段是联通京津、燕赵的重要水脉、文脉和人脉,对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纽带作用。

去年6月,大运河京冀段62公里实现互联互通,乘船游运河作为一种时尚的休闲度假方式,成了京冀两地不少市民的选择。蓝天白云下,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景应接不暇,“河北人坐船去北京,北京人泛舟游河北”成为现实。

2022年底,由京津冀三省市人大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共同起草的《关于京津冀协同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决定(草案)》(简称《决定》),经三省市人大常委会分别表决通过,均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决定》的出台,必将加强京津冀三省市的沟通与协作,推动机制制度、监管措施、法律责任等内容相协调,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提供协同法治保障。”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京津冀三省市把加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作为重要工作推进,持续推动三地大运河沿线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度交流,京津文化高地、燕赵文化高地融合发展。

多年来,三地积极做大做深运河文章,强化运河的龙头带动作用,全面做好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文章,打造了富有特色的运河名片。

在北京,白浮泉遗址完成腾退,以此为依托规划建设了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目前公园一期已完成主体建设,未来将与昌平滨河森林公园融为一体,形成大型运河文化展示区;在河北,香河县金门闸遗址展馆、文庙和宝庆寺修缮已经完成,沧州市南川楼、朗吟楼风貌再现,大运河非遗展示馆、南川楼文化街区、大化工业遗存提升改造等项目进入收官阶段;在天津,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元宝岛)一期项目竣工,即将对外开放……依托运河沿线生态景观、文化资源,京津冀三地不断推进文旅融合,合力打造运河文化旅游观光带。

北运河香河段是大运河流经河北省廊坊市的唯一区域,上连北京通州区,下接天津武清区,是贯穿京津冀大运河的重要节点。“现在沿河两岸不仅修建了滨河绿道、观景平台,而且遍植垂柳、海棠、碧桃、元宝枫、栾树、楸树等四季观赏植物50余种,一条‘河畅水清、鱼翔鹭影、岸绿花浓、燕语人欢’的运河生态廊道正展开亮丽迷人的画卷。”廊坊市香河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高立军表示,为充分发挥京津冀运河旅游发展协同机制,当地推出了“运河水上精品线路、香河主题精品线路和京冀经典景点精品线路”3条近期旅游线路和11条中远期旅游精品线路。同时,为深入挖掘运河沿线文化旅游元素,香河编排打造了运河沿岸8个游船观光活动场景,包括小车会、中幡展演、通臂拳演练、香河童谣、运河吹歌、西河宵鼓等节目,还在中心码头开展常态化惠民演出活动,利用丰富的文艺活动推进文旅融合,在传递文化的同时带动旅游产业发展,增强游客体验感,使运河文化真的活起来。

不仅如此,京津冀三地还以大运河为纽带,充分发挥协同联动优势,通过举办主题活动,不断激发区域文旅创新创造活力,以文旅赋能共同富裕的精神内涵,助力京津冀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2022京津冀(通武廊)文化旅游交流季活动,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文化品牌,已举办6届,本届活动共吸引超过10万名网友在线观看,好物市集成交金额6万余元。此外,大运河京冀段通航后,香河先后成立两河事务管理中心、财信文旅有限公司,统筹推动北运河、潮白河和湿地公园等域内河流及保护区的保护发展,协调旅游运营、景观维护费用,对接京津协商推动文化旅游、海事航道、生态建设等事项,探索出一条以门票和船票为主导,购物、餐饮、休闲为辅助的多业态经营模式。

为进一步激发运河活力,按照《河北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和《北运河廊坊段沿线发展规划建议》,香河将对运河沿线谋划建设的北部生态康养特色文旅片区、中部民俗风情特色文旅片区和南部田园农创特色文旅片区3个特色文旅片区进行打造,在完善运河沿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促进乡村游发展,推动民宿、营地(房车、帐篷)、驿站等融合发展,如计划以北运河段荷花的盛花期为引爆点,推出以“展演+互动”内容为主的荷花节,围绕运河美食打造“寻味运河”“品味香河”等活动,让三地文旅协同发展惠及更多百姓。

高立军表示,下一步,香河将继续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充分发挥京冀通航优势,深入开展大运河文化挖掘阐释、展演展示,全面梳理大运河沿线历史遗存,实时同步更新大运河文化信息,提高游客的便利性、增强体验感,聊香河故事、品运河文化,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浙皖闽赣四省联动拓展文旅融合新局面

徐继宏

浙皖闽赣“四省四市”博物馆馆藏书画精品联展现场   受访者供图

为进一步推进“浙皖闽赣”四省四市文旅融合,扩大区域文旅协作的广度和深度,实现文旅资源共建共享,日前,浙皖闽赣四省边际博物馆联盟成立暨浙皖闽赣“四省四市”博物馆馆藏书画精品联展在浙江省衢州市博物馆举行。自浙皖闽赣四省边际合作开展以来,四省边际各城市联动开拓文旅融合新局面,加快提振文旅经济、促进文旅发展、深化文旅融合。

合作机制日臻完善

浙江衢州、安徽黄山、福建南平、江西上饶地处浙皖闽赣四省交界处,四市人文底蕴深厚,文化旅游资源富集。近年来,浙江省以高质量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为引领,文化先行、旅游促产,积极参与浙皖闽赣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建设。衢州市、黄山市、南平市、上饶市作为浙皖闽赣跨省旅游协作先行区,努力打造浙皖闽赣(衢黄南饶)“联盟花园”;依托区域内黄山、西递—宏村、西湖、千岛湖、三清山、庐山、武夷山、土楼等风景名胜,共同打造和提升华东世界遗产风景道……

据了解,浙皖闽赣四省《关于加快推进浙皖闽赣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建设合作协议》,提出将协作区作为一个大景区,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根据协议,四省在共建协同性合作机制、共创国际级旅游目的地、共享一体化公共服务、共推主题性旅游线路、共拓多层级客源市场、共促创新性协同发展六大方面达成共识,并开展长期合作。

为推动浙皖闽赣“联盟花园”区域内文化和旅游市场规范有序发展,四市还签署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联动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四市将在合作推进、执法互动、市场联查、培训联办、经验共享、互助共济等方面加强协作,以打破地域限制,突破体制障碍,降低行政成本,提升行政效能。

人文交流深入人心

衢州是南孔圣地,南平是朱子理学的发源地,被誉为“闽邦邹鲁,道南理窟”。前不久,衢州南孔文化与南平朱子文化深入“对话”,为两地市民献上一场人文盛宴。南孔爷爷、朱子爷爷文化IP联名表情包上线,相关学术交流会等活动轮番登场……南孔爷爷IP创始人徐明说:“在这些可爱的表情包里,南孔爷爷、朱子爷爷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圣人,而是幽默诙谐、勤劳阳光、开心生活的普通人。这无形中拉近了传统文化与市民的距离,有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衢州、南平地缘相接,文脉相连,推动南孔文化、朱子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还有着非常大的合作空间。”南平市朱子文化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陈育进表示,下一步,两地将联合开展课题研究,充分挖掘南孔文化和朱子文化的当代价值。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主任、朱熹纪念馆馆长吴吉民表示,衢州的南孔文化、南平的朱子文化,都是文化金名片,两地都有着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的职责和使命。

日前,由衢州市委宣传部、上饶市委宣传部主办的乡村振兴、衢饶共享“百名作家进百村”大型主题采风活动在江西上饶举行,吸引来自四地作协的100位作家、诗人,走进上饶的100个村现场采风,喜看乡村蝶变,讴歌时代精神,绘就文旅画卷。

联动发展相得益彰

浙皖闽赣四省边际博物馆联盟成立暨浙皖闽赣“四省四市”博物馆馆藏书画精品联展活动,由中共衢州市委宣传部、浙江省博物馆学会、安徽省博物馆学会、福建省文物考古博物馆学会、江西省博物馆学会指导,衢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黄山市文化和旅游局、南平市文化和旅游局、上饶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上饶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联合主办。“跨界办展览可以把博物馆的机制搞活,不仅提高了藏品的利用率,也将提升老百姓的认同感和幸福感。”衢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李纯浩表示,推动四省边际地区博物馆资源整合与开放共享,对促进区域协作、搭建馆际合作的长效机制和模式、推动博物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浙江省博物馆馆长陈水华看来,衢州、上饶、黄山、南平四地山水相依,人文相通。联盟的成立可以进一步推进区域内的馆际交流,从资源整合、馆际帮扶、整体提升等方面推动各地博物馆的发展,更好地为四市文化繁荣和文旅融合创新服务,最大程度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效益。

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副馆长姚昱波表示,博物馆联盟的成立和跨地域办展,既丰富了博物馆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提高了博物馆影响力,又能促进区域公共文化资源的全方位整合、利用,扩大区域协作的广度和深度,将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

四省联动,文融旅合……一幅生机盎然的浙皖闽赣区域协作蓝图正在徐徐展开。

川渝联手打造文旅活动品牌

驻四川记者  王雪娟

“成渝地·巴蜀情”川渝乐翻天——戏剧曲艺交流展演活动    遂宁市安居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供图

川渝再度联手,为市民带来了一场欢乐盛宴。3月初,“成渝地·巴蜀情”川渝乐翻天——戏剧曲艺交流展演活动在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凤凰文化中心举行。众多川渝地区的曲艺名家、幽默明星、喜剧达人现身,奉上了一场汇集戏曲舞蹈、相声、情景金钱板、谐剧、小品、京剧表演唱、非遗情景歌舞、方言脱口秀、散打评书等形式的精彩演出。演出十分接地气,取材川渝两地和现实生活,以丰富多样的表演,充分展现了双城经济圈内文旅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和两地群众性戏剧曲艺的繁荣发展,让观众在欢笑中感受川渝两地优秀戏曲文化。

川渝一家亲,巴蜀千年情。四川省曲艺研究院院长、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沈军介绍,作为川渝两地共同打造的文化活动品牌,“川渝乐翻天”自2020年发起,已发展成为川渝两地文旅主管部门共建的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中影响最广的群众文化活动之一。“川渝乐翻天”以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挖掘传统文化,有效促进川渝两地群众文化事业发展和文化交流,推动两地戏剧曲艺的繁荣发展。

记者了解到,2020年以来,在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大背景下,川渝文化和旅游部门围绕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两地文旅部门协同联动,频频“牵手”。2022年5月《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正式印发,川渝文旅合作更是加速推进。

2月28日至3月4日,“成渝地·巴蜀情”全民艺术普及核心功能服务“学才艺”川渝两地摄影培训班在四川南充阆中举行。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李舸,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主席李树峰等专家为两地近200名学员授课。整个培训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开展。

据四川省文化馆馆长吕骑铧介绍,自2020年以来,四川省文化馆与重庆市群众艺术馆签订了《四川省文化馆重庆市群众艺术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群众文化合作共建框架协议》,并逐步推进实施了一系列川渝共建文旅活动。例如,四川省文化馆已与重庆市群众艺术馆逐步推进实施了“成渝地·巴蜀情”2020成都重庆德阳眉山资阳文旅区域联动少儿美术、书法作品展,还有“成渝地·巴蜀情”2020年成渝地区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及产品采购大会暨成都市第三届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超市活动、“成渝地·巴蜀情”川渝乐翻天——2020成渝城市经济圈喜剧幽默节目交流展演活动、《唱支山歌给党听》大家唱群众歌咏活动启动仪式暨首届巴蜀合唱节、“成渝地·巴蜀情”2021年川渝两地文化馆(站)美术从业人员业务技能大赛、“成渝地·巴蜀情”——第五届“记忆中的年味”2022春节影像纪实摄影展等一系列川渝共建的文旅活动。

为贯彻落实“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专项工作组第六次联席会议精神、推动川渝两地务实高效合作,川渝两地文旅部门将采取轮流主办形式,策划遴选一批精品文旅活动,形成制度机制,共同打造川渝文旅活动品牌。今年,巴蜀合唱节、“川渝乐翻天”、成渝双城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产品采购大会、“成渝地·巴蜀情”川渝两地记忆中的年味摄影作品展、“成渝地·巴蜀情”川渝两地群文视觉艺术精品联展、“成渝地·巴蜀情”川渝两地乡村振兴农民画联展等精品活动将陆续与两地群众见面。

 

来源:中国文化报2023年4月20日第6版

分享到: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林校南路5号   邮编:102600
联系电话:010-69243250(办公室传真)   69268094(教务处)   69268437(科研处)
网站维护: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信息中心   电话:010-69268476
官微二维码
学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