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在成都参加户外体育研学活动 本报记者 陈晨 摄
刚刚结束的暑期,业界对研学旅行市场的探讨颇多。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家长对研学旅行的认知和需求呈现出更加多元的特点。业者也在思考如何从供给端提升研学旅行产品的深度和趣味性。不少业者意识到,弄清楚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在此刻显得尤为重要。
各方需求不同
研学旅行市场的服务对象包括家长、学校、学生3个层面。先看家长是如何理解研学旅行的。记者向身边的家长群发放了与研学旅行相关的调查问卷。在让孩子参与研学旅行目的这一项,有87.5%的家长选择了“开阔眼界、拓展能力”。但家长们同时也表示,送孩子参加研学旅行,也是给自己放个假。还有一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出游主打开心,不必纠结要学到什么东西,出行过程中让孩子学会照顾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家长的回答,有业者坦言,其实很多家长让孩子参加研学旅行的目标很明确,而且只要能实现,他们就会感到满意。但对于企业来说,难点就在于行程中,通过何种方式去实现这些目标?这需要业界给出更专业的回答,这也是研学机构的价值所在。
当然,研学产品面向的除了C端的大众市场外,还有B端的中小学校。采访中,也有业者表示,比起想法清晰的家长来说,在B端市场,并不是所有学校都清楚专业的研学旅行产品应该什么样。“尤其是研学旅行起步比较晚的区域,学校懂教学目标,但并不清楚如何在校外落地实施。”
“在研学产品开发中,其实,家长、学校和孩子各自的需求是不同的。”神舟国旅集团市场部总监史涛说,“孩子希望整个旅行体验足够好玩有趣,学校希望真的可以将书本中的知识‘搬’进旅途中,对于家长来说,孩子学有所获就是最好的。”
三方的观点看似不矛盾,但在执行的过程难免有顾此失彼的情况出现。有业者认为,对于提供研学产品的机构来说,在设计课程和旅游行程时平衡各方诉求显得尤为重要。
重在合理设计
“针对以学校为主的研学课程和针对散客市场的旅行产品,我们在研发时会各有侧重,尤其是在行程安排和课程设置上。”厦门万千研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亚婷说,“针对学校,我们的资源选择和行程安排会以课程为主,趣味性活动为辅,‘学’的分量更重;针对C端市场的冬夏令营,则会让体验性更强。”
“但是现在很多机构的课程大同小异,连追踪的热点都差不多。比如,北京的研学产品中一定会加入清华或北大的行程。但实际行程落地时,因为预约等问题,有的就是让孩子在这两所学校门口照个合影了事。那么研学旅行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作为一位中学生的母亲,邓香向记者提出了这样的疑问。这正是研学机构需要重视的。
采访中,记者发现有一部分业者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专业的研学课程需要更具针对性,而不能是一套产品覆盖全年龄段。”北京金泽和国际旅行社教研中心主任宋东旭说,8岁至18岁的学生,他们的心智和认知差之千里,应以年龄段为标准进行划分,推出更丰富的产品。年龄相差1岁至2岁可以划为同一个年龄段。
在北京德孝轩旅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文旅事业部副总经理齐磊看来,研学旅行产品与普通旅游产品最大的不同,就是对文化内涵的挖掘是否透彻。“研学旅行需要将目的地背后的文化符号提炼出来,组合之后形成深度主题类产品。”齐磊举例说,比如说北京,可以在故宫研究建筑,也可以徜徉在胡同中,体验胡同文化。
前段时间的一个中午,记者看见一群群孩子在景山公园的大门口席地而坐吃盒饭,当时气温达到37℃。“这要是让孩子家长看到该有多心疼啊。”有游客感叹道。
“这种现象在暑期比较常见。”有业者告诉记者,如果行程安排不合理,为了赶行程进度,孩子很容易被动地成为“旅游特种兵”。目前一部分研学旅行产品的落地是研学机构和旅行社共同完成的,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这两方的配合。
7月17日至8月17日,神舟国旅接待的5000人大型研学旅行团分7批抵达北京。这个产品是为期5天的研学之旅。总结这次接团经验,史涛认为,要做出各方都满意的产品,在确定行程时,旅行社和研学机构就应该详细讨论,把目的地的实际情况考虑进去,包括把交通拥堵的时间计算进去,做好热门景点预约难的备选方案等。研学机构不能一味执着于自己设计的研学内容,而是要根据现实情况适度调整行程。“因此,在前期谈合作的时候,旅行社和研学机构就要开诚布公地敲定所有细节,这一点很关键。”
寓学习于探究
研学旅行产品的内涵决定了这个市场的发展方向。有业者表示,研学旅行探究性学习的内核是文旅融合的完美呈现。
在史涛看来,通过研学旅游增强孩子的文化自信是非常有必要的。相关机构应该抓住这个契机,把优秀的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融入孩子的教育中。
“研学机构还应该为孩子们提供一个相对高质量的社交场所,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在齐磊看来,研学旅行的另一个意义就是为青少年种下体验社会美好的种子。
“其实,在研学旅行过程中,除了产品本身,相关服务人员——导游、讲师、安全员、司机,各行各业的服务人员,都可能成为孩子眼中的一道风景线,或成为他们感受精彩世界的领路人。另外,孩子在行程中的各种不如意、小惊喜,都可能会影响他们今后的处事方式,这就是研学旅行的魅力。其实,研学旅行就是让孩子学到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让他体会到生活的多彩。”史涛说。
陈亚婷认为,游客的旅游需求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企业必须要及时跟进,研学旅行可以更好地挖掘目的地的文化内涵,对于整个旅游市场而言也是一个很好的助力。
在北京人生远足国际教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黄传骅看来,同质化是造成旅游产品低价竞争的原因之一。作为新业态,研学旅行不应该再走这样的老路,要让产品不可复制。
“产教融合的研学旅行,未来不仅为未成年人服务,还将为成年人、老年人群体提供众多极具深度的文化服务产品。”黄传骅介绍,“我们正在把‘人生远足’课程化实践教育模式由青少年延伸到老年人,倡导‘正德教育’,形成人生远足教育旅游3个系列产品,实现全年龄段覆盖。”(记者 张 宇 首席记者 王 玮)
采访中,对于如何做好研学旅行产品,有业者说:“目前,我们的资源太过于集中,需要一个抓手挖掘和推广新的资源。以探究性学习为主的研学旅行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我们需要给消费者提供更多元的选择。”
来源:中国旅游报2023年9月7日第7版